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次打电话给张越,要求对她进行采访,她却一再推辞,直到“被逼无奈”才与我敲定见面时间,可她仍旧在说:“其实我真没什么可采访的,事儿就是那点事儿,都跟别人说过了,最近也没什么新变化。”鉴于她这种“态度”,我在坐定之后,向她发问的第一句话便是:“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不违己心     
亚历山大站在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前面,说:“我是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第欧根尼说:“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又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第欧根尼说:“请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相似文献   

3.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4.
偷窥     
站在我旁边的女人,本来是面无表情的,忽然对着前面,做了个“原来是你”的手势。她的表情迅速脱离了“公交状态”,活泛了起来。那个被指的对象移动过来,车上人太多,我看不清她的脸,只听见一个甜脆的声音,应该是个相对年轻一点的女孩子。她俩热情地寒暄,那女孩说这会儿才回家,谁烧饭啊?女子答曰:老公。女孩说哎呀,你老公可真好。女子谦虚了一把,说长得丑。女孩说,不丑呀,我说一句话你别生气,就你俩站一块儿,真看不出谁比谁大!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10,(44):14-15
据美国心理学家、婚姻问题专家邦妮·埃克·威尔博士调查:美国至少有50%的妻子对其配偶不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欺骗,所以做丈夫的不要过于自信老婆不会离他而去。她说:“做丈夫的应时时保持一颗戒备之心,任何时候你都有失去老婆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雪域高原的二十七年 1959年国庆前,李珊正在阳泉钢铁公司采访,匆接编辑部来电:调西藏日报社。他风风火火赶回太原。报社领导说:“珊,没办法,顶不住”。省委书记陶鲁笳当年是太行五地委书记,武安属五地委管辖,老领导直来直去:“送去14份档案,都打了回来,人家就是要你这位名记。支援西藏是政治任务,不忍痛割爱也不行。你去吧,三年回来。”谁曾料到,这一去竟是9个“三”年——27年!  相似文献   

7.
前年底我家属临时来队,事也凑巧,来队的第三天,基地宣传处要我到海军报社学习,看着疲倦的妻子和刚满3岁的儿子,我真不忍心让他们回去。等我给妻子说明情况后,她却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永军,你去学吧,俺娘俩明天就回老家,到报社学习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俺苦点累点没有啥。”听说要回去,儿子不干了,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坐火车人多,俺妈和我是站着来的,我不回去,不回去!”我没法回答儿子,只是紧紧地把儿子楼在怀里,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妻子决意第二天就走。坐在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儿子问我:“爸爸,咱今天上哪儿去?”…  相似文献   

8.
正当媒体广泛报道“好军嫂”韩素云的时候,笔者在北京图书馆邂逅一位德国专家。他不解地问:“‘好军嫂’真是了不起!可是这么好的人,你们为什么让她吃那么多苦?”他这个问题足以使我们语塞。你总不能回答说: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她不吃那么多苦,你怎么见出她的了不起呢? 《光明日报》曾载文《孩子,你要接过我的教鞭》,报道一民办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献身偏僻乡村的教育事业。引岁临终前他嘱托女儿:“你要接过我的教鞭,不要让孩子们退学,不然,我们村只有穷。”在这篇小通讯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自生自灭的个人在一个自生…  相似文献   

9.
赵凡 《新闻与写作》2001,(11):23-24
“徐院士,请给我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也行,再不就十分钟,我要采访你关于大陆科学钻探的问题”(采访提纲我前两个小时就已经传真过去了)。 她肯定地说,不行。她的口吻强硬得让人难以容忍,“如果想让我出洋相,你就来吧!”。 我想了想还是去了。最后,这次采访写出的文章《相约第一井》系列之二受到了行业读者的广泛好评。但是,并不是采访的结果,而是采访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人演出的戏,戏能否演下去,要看双方是否真正被调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互动” 法拉奇曾经说过:“人物采访是一出戏、一场…  相似文献   

10.
幽默     
《大观周刊》2010,(29):54-54
减肥 早晨,肥妈对瘦爹说:“我要去游泳。据说.这样可以减肥。” 瘦爹淡淡地回答道:“那是骗人的,你瞧瞧鲸鱼。”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某台播出一条为用手机上网而作的广告.广告词中说:“停电无聊、堵车无聊、吃饭等位无聊、……无聊时刻上网谋一把、看花边新闻……”其实.宣传用手机上网的优越,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词汇和句式.何必用一连串的“无聊”来反衬手机上网的“有趣”呢?加上播音员绘影绘声的朗诵,使一些模仿性较强的孩子在遇到停电、堵车等同样的情况时.  相似文献   

13.
孙杰山,1.72米的个子,穿着鲜艳的运动服,背着运动包,走在运动员中间,你一下子还真是弄不清,这位女同志倒底是运动队的年轻教练还是体委的什么干部?那年孙杰山赴日采访回到北京,进关的时候,一位海关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对她说:“你们辛苦啦!女排的?”孙杰山未置可否地说声“谢谢”,很快便顺利过关了。瞧,别人还真把她当成运动队的人呢! 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使孙杰山明白了一个道理:“接近性”,对于采访体育新闻是多么的重要。一身运动服,会使运动员和教练员感到你是圈内人而产生某种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孙杰山在采访中非常注意这类“细节”。同时,她知道运动员的爱好,教练员的脾气,并与许许  相似文献   

14.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4,(3):27-27
妹妹:“我觉得,我有恐高症。”弟弟:“那你拿出来我看看r妹妹:“我说,我有恐高症。”弟弟:“是啊!你把‘证’拿出来啊!”  相似文献   

15.
谈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运用熊兴保以凌厉泼辣的采访风格著称于世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契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采访中,要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感因素。下面是她80年代初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采访开头。法拉契一见邓小平就说:“明天是您的生日!”小平同志有些惊讶;“我的...  相似文献   

16.
朱虹,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播音员,198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朱虹应河北电视台国际部之邀,拍摄该台自成立以来第一个英语专题片。朱虹在片中担任主持人和翻译。那是她平生第一次上电视、第一次做节目主持人。后来又跟着拍了几部专题片,从此便和电视结下不解之缘。1988年,河北电视台在全省范围内招调具有编、采、播能力的播音员。这是朱虹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老师告诉她的,并叫朱虹前来报名考试。朱虹觉得试一试也无大碍,就去了。负责招考的老师见到朱虹说:“你叫朱虹,我认识你,你拍过的专题片我看了,这样吧,你直接参加复赛得了。”经过一番严格的考试,河北电视台终于从几百个报名参赛者中选中了五个人,其中一人就是朱虹。这是经观众投票和民主评议投票选出来的五个人。电视,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新闻媒体,向朱虹展开了她一向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那时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国际部只有五个人,选题、创意、采访、播音等都由自己来干,虽然苦些累些,但朱虹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同时,朱虹还担任河北新闻联播的播音员。  相似文献   

17.
去一个单位采访。正谈时,对方忽然问:“你写这稿子要钱不要?”问得我一愣。脑子转过圈以后,忙回答:“不要钱”。对方好心地说:“如果要钱,俺给钱。”我一再解释:“不要钱。我写的是新闻报道,不是做广告。”  相似文献   

18.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副省长胡笑云为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百灵鸟”! 今年“五一”劳动节之际,河南省总工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工业战线“爱企业、当主人、做贡献”的演讲选拔赛。副省长胡笑云听罢淮阳县棉纺织厂播音员王晶的演讲后,把王晶叫到跟前,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你讲得很好,是爱岗成才的  相似文献   

20.
新年刚过,在一个雪后初霁的中午,我如约前往毗邻中央电视台的梅地亚宾馆。我的采访对象是王小丫,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仅仅半年时间,王小丫就伴随着“用知识换取家庭梦想”的声音,在色彩纷呈的电视屏幕上崭露头角,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天上午她应邀到人民日报网络版做网上直播去了。由于路上堵车,她晚回来了一会儿,刚跟我们表示完道歉,就急不可待地说:“快请帮我拿一盒饭来吧!”谈起刚才和网民的聊天,她挺认真地说:“网民对我真是太客气了。听说有的‘名人’还被聊哭过呢。”这就是电视屏幕之外的王小丫,她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