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兴最早见于《周 礼·春官》,因而每当 人们论述比兴,必溯源 至此。然《周礼》除记 有“大师教六诗,曰 风、曰赋、曰比、曰兴、 曰雅、曰颂”外,对于 比兴,再也没有别的语 言。因而人们对于《周 礼》所说的比兴究为何 物,还是不得其解。而 后人所说的比兴,主要 来源于对孔子兴义的一 语半解和对《诗经》诗歌实际运用的分析。本文正是通过这二方面的论述,来重新讨论“比兴”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2.
刘卫华 《时代教育》2015,(3):142-143
比兴手法出现后对古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是诗歌的创作手法,起到增强表现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比兴刺过讥失的社会功能,奠定了中国诗人关注现实民生的创作态度,讽喻美刺成了中国诗歌遵循的原则。其次,在发展过程中,比兴的运用逐渐使诗歌形成含蓄蕴籍,意在象外的艺术审美特征。再次,由于比兴将主观感情物象化,形成中国诗歌重意境的传统。最后,由于比兴经常托付外物来抒情言志,由此诗歌的意象出现定型化的趋势,从而形成几种比体诗。  相似文献   

3.
许娟娟 《考试周刊》2007,(51):123-125
本文通过对王昌龄诗歌的分析,认为王昌龄诗歌含蓄婉曲抒情特点乃是比兴物象的妙用.王昌龄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运用比兴物象:一为化比兴物象为景象;二是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通过这两种方法,王昌龄诗歌达到了"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的蕴藉效果.  相似文献   

4.
比兴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兴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意象组合的两种形式即“错综”和“叠加”中,比兴分别起着映衬、对比和引发的作用;在情随境生、移情入境和物我情融等意、境交融的三种方式中,比兴更是意境生成的主要因素。从比兴介入意象构成和意境创造的视角来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成为解析古典诗歌迷人魅力内因的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比兴”走向“感兴修辞”的“内在理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比兴"是一个富有包孕性和可阐释性的核心范畴,对其认识人们经历了由原初两种各不相同的诗体到诗歌表现手法和诗的特征等几个阶段,并进而发展为诗歌发生、创作、本体、接受和批评等各种"比兴"思想或观念.王一川提出的"感兴修辞"理论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论"比兴"理论在其"内在理路"上的发展与当今后现代语境下个体化理解的创造性出场.  相似文献   

6.
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发稿于先秦,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兴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喻和比兴作为中西诗歌不同的表现手法,源于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中西诗歌不同的诗性思维,形成了中西诗歌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标准。中国新诗的变化也与隐喻和比兴这两种手法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建飞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13-16,30
比兴寄托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诗经》中就已广泛地运用了比兴。屈原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比兴从简单的以某物比某物或触物起兴的朴素状态发展到象征、寄托或者寄寓的高级状态。李商隐继承了屈原进步诗歌的传统,从屈原的艺术宝库中学习了象征手法的运用,特别是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遭遇的比兴手法更为他所自觉继承。他的无题诗不只是创造一些工于比兴、深于寄托的名句。而是把比兴寄托这种手法运用于全篇。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艾青曾选择桂林作为将近一年避难的驿站。同时,这一年也成为艾青诗歌创作生涯的一个黄金点:不少诗歌作品既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又能顺利保存至今。仔细分析艾青诗歌得以传承的原因,可以发现其中之一得益于他在诗歌意象具体化方面所下的功夫,而比兴手法的使用令其增色不少。作为艾青诗歌意象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比兴"意象,主要可以分作三种类型进行更进一步地探究:象征型意象、比喻型意象和综合型意象。  相似文献   

11.
屈骚对我国诗歌艺术表现方法的发展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一般论者大都局限在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方面,笔者认为,屈骚对《诗经》比兴手法最大的创新与发展则主要表现在比兴象征上,特别是在比兴象征形象、比兴象征构思、比兴象征范围和比兴象征传统等方面都作了突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杜甫诗歌的比和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和兴是诗歌的两种表现方法 ,二者在诗歌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唐朝的诗人之所以取得成功 ,与他们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密不可分。杜甫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为后人留下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13.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虽同时运用于《诗经》和《楚辞》的创作之中,但彼此之间则经历了学习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诗经》和《楚辞》中的比兴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原始诗歌审美意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最终使得诗歌审美意识趋向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风雅比兴”是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风”、“雅”二义早就连用,用以指称诗文之事。我们从中国诗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风雅比兴”传统与诗歌文学兴衰的密切关系,凡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诗歌文学就发展进步,取得辉煌的成绩;凡背弃这个传统,诗歌文学就衰颓而蹈入迷途,一些萎靡颓废的、无思想性的、有害的以及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文艺就会泛滥;当进步的文学界重新标举“风雅比兴”,文学就健康前进,并在新的时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个传统。今天的诗歌毕竟是从昨天的诗歌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贺二题     
讽谕之义安在一般的李贺研究者对李贺诗歌的高度评价,主要是立足在他的作品富于讽谕比兴的思想性这一点上的。那些被认定为具有讽谕比兴之义的诗歌,都被当作他诗歌中的精华而受到反复颂扬,以至于和屈骚相比,而那些专写侧艳之情的诗歌,则以为缺乏讽谕之义而被判为糟粕,因而不屑一顾了。  相似文献   

17.
比兴是诗歌创作中的常用手法、自《诗经》起,我国的历代诗人、在诗歌比兴的手法运用上、有着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且有不少传世之作。下面就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在比兴手法运用的艺术成就上,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诗歌理论认为诗有六义:风雅颂比兴赋。后来人们把它们分为诗体与诗法。风雅颂是《诗经》国风、大雅小雅、商颂的诗体分类,比兴赋是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诗的表达方法。按照古人的解释,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赋就是铺陈。这就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按照上述解释,比兴赋在文章写作中也是可以运用的,为什么只把它们定为诗法,而没有人说它们是“文法”呢?那么  相似文献   

19.
比兴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方法,源于原始先民的缘象比附的原始思维。比兴修辞是原始思维形式在文学上的残存物,是中国古人诗性智慧的结晶。另外,在比兴的阐释史上,有一种共同的以美刺解释比兴的偏向,即大多赋予比兴以美刺的政治功用。以美刺释比兴的阐释模式也是原始法术思维模式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学识过人、志行高洁的人,必定受到排挤和打击,这差不多成为古代社会的一条规律。屈原生活在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的社会,当然也不例外。《涉江》是屈原被第二次移逐江南时的作品。这首述志诗,抓住艺术美中的最主要的审美对象——人格,表现诗人一生在与恶势力的矛盾斗争中的美德。一、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人格美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一条传统的美学原则。屈原的作品“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歌》的“比兴”传统,进一步发展为比喻、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