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朗读教学,在师生、生生、生本的互动中激发学生情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诱发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将爱融注教学,用爱呵护心灵,唤醒学生最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爱的内容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爱的教育。教师通过点醒、熏染,将爱的体悟传递给学生,就能在学生身上获得爱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以学为乐,以教为乐,乐教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爱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语文教学的爱,对学生的爱是一个语文老师的爱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爱”历练成“乐”,语文教育一定会生机勃勃,教师和学生也一定都会是幸福的人。江成强老师爱学生,爱语文,青春逐梦,用爱与汗水把语文教育做成了赏心乐事。  相似文献   

5.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8.
王佐 《考试周刊》2013,(89):46-46
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学好语文。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不能没有爱,语文教师尤其不能没有爱,如果每一天我们都在满怀着爱与激情在教学,那么你肯定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了。  相似文献   

10.
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任小艾在她的多次教育讲座中曾说道: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思想的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而这艺术的精华归根结底就是:用心、用情去爱每一个学生,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中,都要含着深深的师爱,这师爱将化为学生一生的财富。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向学生传授知识一直是我的教学重点,却很少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今年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的精彩感人报告后,我深感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面对新教材,我认真反思,并重新界定了我的语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有意识地自觉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语文科目对小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以及培养学生对人的爱这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充满爱的教材;语文教学,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发现爱的实践活动。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守住民族的,捧上诚挚的,拾起严谨的,以爱导学,用爱实践,巧手串起语文教学的"珍珠链",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最炫美的精神大餐和文化服饰。首先,要串上最大的珍珠——民族博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教学要以民族为本,立足现实,面向世界,串上人文博爱这颗最大的珍珠,赋予语文教学更宽广的意义。要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近日报载大学语文鸡肋化日趋严重,老师抱怨学生不爱学、学生抱怨老师教不好,尤具讽刺意味的是大学语文教材却如"春秋战乱",仅书名中含有"大学语文"的图书就多达759种.语文教育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叹惋"当心象形人变成拼音人"--有些学生能讲流利的英文,但中文却很不乐观,连个通知都写不清楚.作为文化之根的语文教育出现了问题.人们诟病学生、老师乃至教材、科系,虽难避病急乱投医之嫌,其拳拳之心、切切之爱,还是使我读出了悲凉.……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有朋友之情,有拍案而起的激愤,有开怀的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情知交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细腻、微妙、复杂的情感领域里与学生心灵相通,情知交融。要以教师的真实换来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者,是沟通器械,交流工具,是知识海洋之头源,是理解之根本,舍此素质大厦之基必危脆难坚。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悉心体悟,认真研磨,精勤惕厉,今将教学写作之体会率尔操觚,一斑之窥,敬请商榷与指正。一、通过宽容让学生明理传道解惑是爱的职业,语文更是人文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必然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学生年龄小,要给予他们博大的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更好更快地  相似文献   

17.
<正>我总在思考:残忍是否是人性中固有的?是否我们的教育缺少关于爱的教育?缺少关于爱他人、爱动物、爱自然的教育?丢掉了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我们容易变得狭隘、自私;只知道人类的生命宝贵,不知道动物,特别是弱小的生命也同样宝贵。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善待生命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因为"语文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人文底蕴",唯其如此,语文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在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形象唤起美感,叩击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学应以"以人文教育为本位",这是当前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教学工作,"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材中颇富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中感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散文品读、诗文诵读等途径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有朋友之情。有拍案而起的激愤。有开怀的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涵,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