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农村小学生在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7)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11)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  相似文献   

4.
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学校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识、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人性、人格、意志等心理特征。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董金梅 《科教导刊》2023,(3):139-141
注重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阅读、写作、交际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出现的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思维教学、体验教学等兴发教学法应对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予以实践探究,以期改进中职学校语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张娜 《学周刊C版》2020,(11):27-28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将语文课程与德育内容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还可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许多教师没有渗透德育教育,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语文教学,这是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的。因此,文章就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将语文课程与德育内容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还可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许多教师没有渗透德育教育,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语文教学,这是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的。因此,文章就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追求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科教学则是其教育的主渠道,语文学科又是学校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不管从哪种意义上看,语文教学与心理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教学的变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体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学习积极性,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是依据现代教育法中的渗透教育法,在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理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将知识能力的发展与个性心理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利用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王宏伟 《课外阅读》2011,(5):133-13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和谐师生关系,组织学生交流,树立心理榜样三个维度,谈一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帮助广大语文老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语文课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把学习语文与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在语文教学中渐渐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语文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在这个阶段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