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一笑     
了不起的插班生高中时,我们班从外地转来了一位插班生,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几乎能回答老师所有的难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高难度的化学题,全班同学哗然,最后老师只好把目光转向了这位插班生.插班生问道,是用中文回答还是用英文回答.全班  相似文献   

2.
可乐超市     
《特区教育》2010,(5):18-19
了不起的插班生 班上转来一个插班生,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几乎能回答老师所有的难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09,(6):49-49
我们班从外地转来一名插班生。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几乎能回答老师所有的难题,让我们不得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相似文献   

4.
童声一笑     
爆笑教室了不起的插班生班里转来一个学生,他非常优秀也非常狂妄,每次回答问题都要问老师:"用汉语还是英语回答?"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非常难的题,全班同学都不会。最后老师只好把目光转向了插班生。插  相似文献   

5.
<正>这一次讲到的仍然是夏××,一个原本我们认为会感到陌生、害怕得不敢和人说话的插班生原来相处下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十分调皮、话多的停不下来。只要是问他的问题他会不用想,随口就能说出来回应你,生活常规一塌糊涂。第一天就发脾气的××给了我们两位老师一个下马威,两个多月下来对于现在的夏××变了,变得有点听话了,时而还会发那么几次所谓的脾气,但是次数渐渐减少了。一天一天过去了,原本我们两位老师想的如何去正确引导好这个不一样的插班生,从一条一条规定让他好好改改,改变开始  相似文献   

6.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7.
完美母语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把我们的杂志也在改变。如果你觉得原来的“第四部分”像一个降级又清高的插班生,那么三月后他就变了身份,你将看到的是一个无厘头又权威的外星老师,他好像不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开始了.许老师接手了五年级一个新的班级。带着新奇兴奋的心情,许老师走上讲台.第一次上课提问.一个小男孩竟勾着一个食指,只举四个手指回答问题,这不是故意挑衅吗?许老师很严厉地盯着他。他竟与老师对视着,浑若无事。许老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男孩竟咧开嘴笑了。  相似文献   

9.
正有插班生来我班上时,家长常会这样说道:"他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涣散,上课爱玩手机,希望老师能多帮忙、多关心一下。"其实,关注插班生不仅是满足家长的交代,更是班主任不可回避的重要职责。一、真诚欢迎插班生入班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一般都比较戒备、谨慎,甚至是自闭,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班集体?教师、同学会如何看待、评价我?他们疑团重重。班主任要摸准插班生的思想脉搏,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0.
正许世友是我们中五班新入园的插班生,这是一个腼腆的小男孩,白白净净的,很招人喜欢。刚入园的第一天,他妈妈就告诉我,由于他们夫妻的工作原因,调到了这个城市,世友也就随着转园了,在和原来的小朋友分别时他大哭了一场,特别舍不得原来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很担心他在新的班里找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11.
腾婧 《父母必读》2010,(2):86-89
宝宝离开家在园的时间里,他的一日生活是怎样安排的?他会遇到什么困难?老师是否会喜欢他呢……一个个问号不断地袭击着妈妈们。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跟随一位老师在幼儿园里待了一天.找找看.有没有你需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可乐吧     
长度的单位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啊?这时候,班上最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就得他回答啦。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有谁还知道有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4):2-3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啊?"这时候,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就得他回答啦。"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还知道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12,(6):73-75
叶湘伦是淡江艺术高中的一名插班生,他的父亲是该校的一名教师。这一天,同学带他参观学校,他与路小雨相遇了,纯纯的爱情故事由此发生了。没有什么朋友的小雨,选择了向教导主任叶老师毫无芥蒂地倾吐,而叶老师为了使小雨能够得到同学的帮助,却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班长。叶老师做得对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德育》2012,(6):72-75
叶湘伦是淡江艺术高中的一名插班生,他的父亲是该校的一名教师。这一天,同学带他参观学校,他与路小雨相遇了,纯纯的爱情故事由此发生了。没有什么朋友的小雨,选择了向教导主任叶老师毫无芥蒂地倾吐,而叶老师为了使小雨能够得到同学的帮助,却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班长。叶老师做得对吗?  相似文献   

16.
现在课堂总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地“一声令下”:“鼓励他一下!”或“表扬他一下!”随即便是学生有节奏地3次拍掌,并伸出大拇指:“棒、棒、你真棒!”老师的这种做法无可非议是为了鼓励学生,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但这精彩由谁说了算?是老师。有没有顾及其他同学的思维呢?也许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回答或是更精彩的妙语,可被我们的老师这一声令下给止住了,他们就认为那位同学的回答很好,自己的没有他好。无形中封死了其他同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魏书生教学研讨会上,魏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同行问一位外国老师一个对我们来说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你们学校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想不到这位外国老师被问得一脸茫然和惊奇,诧异了好半天才回答说:“我们学校没有好坏学生之分。”中国老师又问:“学习不好总是差生吧?”“不!”回答很干脆果断。“有的同学外语成绩不好,可他刚来的时候一句也不会说,他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能叫缺点,这是优点。”外国老师的这种与中国老师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式,留给了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堪称“经典之经典”。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两种情景:教师提问后,学生们举起了一只只小手,当一位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马上把脸一板,送给学生一个寒心的“冷笑”,学生不如所措,灰溜溜地坐了下来,这是一种情景。而另一种情景是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老师却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让他坐下来再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20.
校园笑语     
现在是谁抱歉?当我们初中的校长收到一盆仙人球时,我问他是不是他妻子送来的。他回答说是的,并解释说,他俩大吵了一架,她可能是把这送来以表歉意。他让我把卡片上的话念给他听,那上面用很大的红字写着:坐在上面。老师的记忆力真好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用下面的话作结束语:“这一切都发生在40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吃惊地瞧着老师,他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说:“老师的记忆力真好。”自习课的人数迪娜的爸爸很关心她的学习,也关心她们班的情况,以便了解女儿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学习。一次,他问女儿:“自习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