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意味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比同年龄段普通高中的同学更早地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以适应走出校园后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大量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在走出校园之后面临种种困境:包括专业技能不过关、社会适应能力弱、心理承受力不强……这些问题突出反映了中职生对自身认识和社会定位不足的问题。如何使中职毕业生顺利走向社  相似文献   

2.
一、适应能力培养适应能力指毕业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主要是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和适应企业环境能力。职业学校毕业生跨出校门走上社会时,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表现出不适应。因为原来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处于被监护、被照顾、被教育的地位,对社会的复杂、生活的艰辛不甚了解,一下子要求他们自立、自主、自律、自爱,可能会不适应。如嫌生活环境恶劣,怪工作制度苛刻,恨人际关系无情等。另外,他们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在谋职、就业方面还存在幻想,缺乏自谋职业意识和谋职能力。毕业生初到企业…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2到3年的社会适应期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困惑既有来自工作的,也有生活上的,以致大学生出现了依恋心理、自我否定心理、失望心理、寻求理解和机会的心理、攀比和嫉妒心理等一些特殊的心理表现。大学毕业生应培养健康的个性意识、积极的创造意识、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全方位的开放意识、坚毅的牺牲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完成从学生心态向职业人心态的转变,顺利度过社会适应期。  相似文献   

4.
杨淑荣 《教育艺术》2009,(10):67-67
又是一批莘莘学子离开学校,走上衬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日子。怀着激动与好奇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学子走上三尺讲台,他们对社会和教育事业满怀希望和梦想。但是学校和社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环境.在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刚刚踏人社会的新教师们难以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新教师投入工作的前提,因此,做好新教师的心理适应与调节工作.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适应能力,顾名思义是指心理适应的能力。在心理学中,通常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态度、情感、性格特征、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一种能力。心理适应可分为不随意适应和随意适应。前者是指上述诸方面在周围环境孺染或影响下,不需作出特别的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适应环境,而后者则要求个体以意志和理智来促使自己适应环境。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之一。一、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浅析由于现有教育条件和…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出现了诸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工作适应方面自信心弱、人际适应方面压抑感重、生活适应方面矛盾感重.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思政工作者应该把握"有效创造实践成才律"、"凸透镜律"、"角色转换律"等规律,积极采取调试措施帮助毕业生应对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引导包头钢铁学院王永明,马烈,苏忠胜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国家毕业生分配政策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使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尽快进入角色,学校有关部门应针对毕业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谈适应能力的提高福建柯亿亿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岗位聘用制的实行,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工作性质超越了所学专业的限制。有的以组织能力见长,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致力于本专业的发展和提高,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练就一技之长,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也...  相似文献   

9.
刘丽玉 《文教资料》2012,(31):125-127
为了全面了解高校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探讨党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途径。我们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在广州市内就业的28名党员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受访党员毕业生普遍经历不适应期,影响他们适应的障碍主要有工作、社会生活、组织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研究发现党员毕业生适应障碍存在的深层原因,应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加强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由于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现阶段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不够理想,提升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尤其是提高他们适应大学环境的能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以及他们将来投身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学校走向社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状况,将深刻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人、学校以及用人单位都需要正确认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帮助其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渡过职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12.
医学相关专业高职生与其他专业高职生相比,在专业特点、性别比例、学习特点、人际特点以及今后的工作内容都有所不同,分析医学相关专业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在校期间进行情商培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免疫能力,对他顺利度过大学生活、走上实习及工作岗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0,(10):35-36
职校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影响,尚未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及工作前期存在一些心理、行为上的不适应,容易因不适应而放弃工作,导致职业生涯遭受不必要的挫折。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发现,一些困扰职校生共性的心理问题,恰恰反映在了他们实习前、就业中。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肩负着为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多数毕业生要走向各自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逐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生存本领,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其能力的培养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适应不同环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生存本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基础能力,才可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适应能力。培养沟通能力、交往意识是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思想观念和不同文化的撞击融合,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目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存在较多的缺陷,产生了职业道德修养失衡、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主要倾向于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不应该把重点再放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加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完成角色转换,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如果这项工作做得较为扎实,学生入职后,会较快地融入工作环境,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以后学校的就业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高职软件测试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更关注学生专业能力成长而忽略职业素质培养,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较差,频繁“跳槽”现象严重,使校企合作的质量大打折扣。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重点探讨了软件测试专业学生个人基本素质、目标管理、压力管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使校企合作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们除了兴奋以外,剩下的恐怕只有不安了.据调查,10%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月内都会感到非常不适应.  相似文献   

19.
从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们除了兴奋以外,剩下的恐怕只有不安了。据调查,10%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月内都会感到非常不适应。  相似文献   

20.
刘阳喜 《成才之路》2013,(31):28-28
当今社会竞争的立足点,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参加工作以后,能否打开工作局面、站稳脚跟、创造成绩。纵观近几年我校毕业生从工作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说话能力不足,错过了无数次开口表达的机会,观点不被注意,意见得不到采纳,才能得不到认可,自己终日郁郁寡欢、怨天尤人。因此,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