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一课一得"是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新课改倡导"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那么在实际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又是怎样去实施呢?  相似文献   

2.
"一课一得"是语文统编教材倡导的教学核心理念。"一课一得"听起来简单,想起来也不复杂。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精心养育。"一课一得"的提出主要是遵从语文教学规律,剑指语文教学的软肋而应对的长期策略。"一课一得"必须精准把脉,厘清"一课一得"的"课"与"一课一得"的"得"。  相似文献   

3.
一课一得,最早在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笔者无意考证,也不是本文探究的话题。最早听闻这个词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笔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有一次学校要安排好上一节公开课,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要"一课一得"。可什么是一课一得?得什么?他却没能说清楚。十多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期间不时听人提起"一课一得"的说法,特别是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呼唤"一课一得"的声音更加高涨起来。可是真要细究什么是"一课一得"、"为什么要一得"、"得什么"、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一课·一问·一得”?这里所提的“一”不是一个绝对数,而是泛指,“一课”既主要指一节课,也可是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程;“一问”指的是“一课”要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者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其他的教学、学习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一得”就是学生围绕阶段目标,经过阶段学习,在语文具体能力上,能够有一个主体性收获.“一课”是平台,“一问”是手段,“一得”是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知识点纷繁众多,从字、词、句、段、篇到修辞、写作,乃至课外拓展延伸,数不胜数。如果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方方面面都浅尝辄止,收获甚少。这一学期,我校开展"生本·情智"课堂研讨活动,"一课一得"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口中的高频词。课堂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和谐发展,"一课一得"是最重要的实践指针。"一课一得"这一理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一堂课让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  相似文献   

6.
"一课一得"是近几年教师口中的热点话题,教师们常常思索着:"一课一得"应该让学生"得"什么?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一课一得"的发展,内容取舍,践行生本理念以及迁移运用、学以致用几方面来进行探讨,力求让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一课一得"是近几年教师口中的热点话题,教师们常常思索着:"一课一得"应该让学生"得"什么?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一课一得"的发展,内容取舍,践行生本理念以及迁移运用、学以致用几方面来进行探讨,力求让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2008,(10):63-63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广大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学科学探索大赛教师论文竞赛。1.论文文体(分6类):A.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个课或一个课中的活动设计等)、教课说课(教后感、教学小记、教课一得等)。B.教学杂谈:对科学课教材、教法发表真知灼见。C.实验与制作:实验设计与改进、自制教具和学具等。  相似文献   

9.
<正>"一课一得"是指胸有全册,课有重点,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一课一得"理念在语文教学目标中的落实是突破传统教学内容杂乱无章、蜻蜓点水等弊端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从教学整体出发,秉承"减法"原则的同时,做到精准预设,聚焦教学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实现高效扎实的语文课堂。一、学情入手,注重目标"一得"对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学情永远是教师教学目标设定的出发点,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是教师备课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和现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茵 《新教育(吉林)》2006,(4):F0003-F0003
由吉林省教育学会、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教育关工委、吉林教育电视台等联合发起的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经验“一得谈”活动(简称“一得谈”活动)已持续了一年时间,在各主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广大中小学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课一得"的理念: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或理解一个问题,或明白一个道理,或掌握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一课一得"呢?一、教学"切口"要小"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写文章,不能事无巨细。否则,文章势必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所谓"切口"小,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教学》2012,(9):64-64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领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深入研究小学科学教学,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六届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竞赛。1.论文文体(分6类):A.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个课或一个课中的活动设计与分析)、教课说课(教后感、教学小记、教课一得等)。B.教学杂谈:对科学课教材、教法发表真知灼见。C.实验与制作:实验设计与改进、自制教具和学具等。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2011,(7)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领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深入研究小学科学教学,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五届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竞赛。1.论文文体(分5类)A.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个课或一个课中的活动设计等)、教课说课(教后感、教学小记、教课一得等)。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师语文“每课一得”教学法伊春师范学校刘春龙当前.中师语文教学有各种方法,本文试从“教师默课”、“学生每课一得”、“教后小结”三个方面谈谈“每棵一得”教学法。一、教师默课教师默课是备课的一种好形式,而通常备课是说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似乎了解了教授...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2008,(4)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广大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学科学探索大赛教师论文竞赛。1.论文文体(分6类):A.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个课或一个课中的活动设计等)、教课说课(教后感、教学小记、教课一得等)。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2008,(7)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广大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学科学探索大赛教师论文竞赛。1.论文文体(分6类):A.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个课或一个课中的活动设计等)、教课说课(教后感、教学小记、教课一得等)。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8,(3)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广大科学教研员和科学教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学科学探索大赛教师论文竞赛。1.论文文体(分6类):A.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个课或一个课中的活动设计等)、教课说课(教后感、教学小记、教课一得等)。  相似文献   

18.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4,(44):56-56
语文教学中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只求一得。多则惑,少则得。一课只突出一点,学生好抓好记,再通过科学的"练",便能"一课一得"。日久天长,学生收获的知识自然会聚沙成塔。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进行的,实行“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系统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如果不是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高度着眼,科学地确定每课教学的一得,安排各学年的“得得相连”,就会使“一课一得”成为一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在武汉地区语文教学界,流行一种所谓“一篇一得”的教学主张。这种主张认为,每教一课书要让学生有一得且只有一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于这种主张,有关教学指导部门竭力推广它,语文教学杂志积极宣传它,许多语文教师争相实践它。“一篇一得”果真是语文课的一个带普遍性的教法吗?它果真是那么科学和灵验吗?恐怕未必。我对这种主张早就持保留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