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正史类提要中体现了四库馆臣丰富的史学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他们评价史书优劣的标准,如注重史书的考证,反对空疏议论;追求材料的精细详备;重视史书体例严谨与创新;贬抑史书嗜奇爱博的倾向;褒扬史书所写内容的广厚博大;反对刘知几等人的废表之论;推崇史书的实录精神等。馆臣的这些史学思想与明末清初时期盛行的实学思潮与经世致用观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国古典目录学集大成之作,既是四库馆臣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亦是中国古代书籍与文化的大总结.蜀籍学人杨慎作为明代开考据之风气者,受到了四库馆臣精审之批评.指出其著述“瑕瑜互见,真伪互陈”,其学术“博洽冠一时”“只成杂学”.四库馆臣在继承并理性辨析杨慎考据工作的基础上,揭示其学术源流概况,表彰其考据中强调“博学”与“博征”.通过梳理《四库全书总目》对杨慎的评价,说明了清代考据学启蒙于中晚明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四库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中"都会郡县"及其存目收录了古代各府州县地方志,内容丰富,记录了各地区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提要》中四库馆臣对于古代历来都会郡县的梳理、品评及归类,体现出了四库馆臣对于方志编纂的认识,也能够反映出当时学术界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4.
《西使记》一卷,元代游记作家刘郁著,《四库全书》文渊阁本《西使记》是比较通行的版本,该本著录于《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四库馆臣为《西使记》撰写的《提要》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八。该提要有三处错误:1.四库馆臣将刘郁认定为真定人氏,有失稳妥,其真正的籍贯为山西大同浑源。2.四库馆臣将锡喇和锡里库认定为同一个人,实属误论,事实上锡喇是睿宗(拖雷)的哥哥察合台之孙哈剌旭烈,而锡里库是睿宗第六子旭烈兀,二人是堂叔侄的关系。3.四库馆臣将《西使记》认定为"不足道哉"之作,有失公允。《西使记》不仅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地理、历史、医学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避免读者被误导,现予以辩证,以还本真。  相似文献   

5.
四库馆臣《明文衡·提要》颇有谬误。《明文衡》是一百卷,四库馆臣或言九十八卷,或言一百卷,所言抵触,在于失审。《明文衡》文体四十类,四库馆臣谓三十八类,原因在于抽删了“檄”,漏掉了“议”。《明文衡》录文上至元末,下迄成化,由于四库馆臣转述不严谨,致使录文时间的上、下限大大缩小。《明文衡》选文兼容并包,有很大的宽泛性,而四库馆臣视相关文章为“芜杂”、“乖体例”,或失于公允,或出于警戒前朝遗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史通》有关史书体例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史通》较为详尽地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言体、国别体与通史的编撰;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盛行状况及其原因,指明这一时期史例中兴与编年体撰述盛行的特殊关系;批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撰述中种种“体统不一,名目相违”的弊端。《史通》对魏晋南北朝史书编撰中体例运用情况的考察,论证并充实了《史通》的史书体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明曹学佺所著《蜀中广记》一百零八卷,是研究四川地方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常为史家征引。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是书被收入史部地理类三,所据为两淮著名藏书家马裕家藏本。《四库提要·蜀中广记》云:“谈蜀中掌故者,终以《全蜀艺文志》及是书为取材之渊薮。”可见四库馆臣对是书评价甚高。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诗类”正目共收录62部书籍,其中宋代学者的书有18部,存目中所收84部书籍中宋代学者所著的有3部。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四库馆臣的经学态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四库馆臣尊汉抑宋,而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经部“诗类”中正目与存目收录的宋代书籍的提要并结合正目中收录的清朝学者的22部书籍的提要来探讨四库馆臣对宋代《诗经》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史通》作为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全面地总结与评述了唐代以前的史学。但与《隋志》史部相比,《史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史籍流别观念。它对古今正史、杂述著作的理解,渗透着重视史体典型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撰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篇史学批评的专文,《史通》则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卢奇安与刘知幾生活在相差5个世纪的不同国度,但是他们二人在历史真实、史书编纂以及史家素养等基本史学理念上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并且都对西方与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论撰史》与《史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史学史上诸多理念的异同,有助于深化中外史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不仅由典籍记载,更被文化遗产见证。但在我国遗产保护实践中往往存在厚古薄今倾向,很多20世纪遗产的历史价值被忽略,一些有重大历史价值的20世纪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管理和保护,一些名人居所在城市建设拆迁中毁损。而这些遗产不仅蕴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意义,还见证着民族奋斗历史,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对后代有着深刻教育意义。为此,建议通过适当立法形式,尽快完善我国20世纪重大历史价值遗产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大唐帝国初期繁荣昌盛的文化氛围,奠定了刘知几早年丰厚的学术修养,科举制度使刘知几进入官僚仕途。武则天时代的劝谏上书,使刘知几崭露头角,武则天的诏修史书使刘知几获得了编修历史著作的大好机遇。中宗时代史书编修的烦恼促成了刘知几的不朽名著《史通》的诞生。纵观刘知几的一生,武则天时代正是他史学事业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缺少这样一个特殊的环节和氛围,刘知几将很难完成《史通》这样一部纵论古今史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库莫奚是北魏时期始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北方诸族之一,从《魏书》到《新五代史》的历代大多史书,对库莫奚都有详略不等的记载。《魏书》、《周书》、《隋书》、《旧唐书》和《新五代史》中的库莫奚传,是建构库莫奚基本历史框架的基础材料,而《北史》等其他一些史书中的库莫奚传,或可作有益的补充,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使考源     
中使之职出现在东汉,但稳定和发展应在三国时的东吴。虽然中使最早出现在史书上是东汉章帝建初七年(72年),但由于范晔《后汉书》成书时间较晚,他参考的史料中有很多是晋人撰的《后汉书》,诸家《后汉书》都或多或少受到吴人谢承的《后汉书》的影响,在撰写的过程中可能借用了当时己有的中使的官名,而范晔袭之。据《后汉书·张让传》,中平二年(185年)首次出现“号曰‘中使’”,中使当始于此时,而史书上此前出现的中使,有可能是史家借用进史书的。  相似文献   

15.
抄本《明史列传》的撰者被定为徐乾学是错误的。该书卷首韩方卓的跋文失误颇多,不足以证明此书为徐乾学所撰。有关徐乾学的传记资料和明史纂修的史料亦可印证徐乾学未曾撰写过《明史列传》。将该书与万斯同的《明史》和王鸿绪的《明史稿》比较后,确认此书系后人将上述两书的诸臣传中各抄录一部分组合后,另题名为《明史列传》。  相似文献   

16.
全国高校中文系现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 ,存在违背学术逻辑、无视文学存在、遗留文史空白等危及学科根基的学术盲点。只有客观对待各时间段中的所有文学事实 ,才能编撰出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现当代中国文学信史。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以来,面对日寇的咄咄进逼,受祖父言传身教影响的傅斯年奋笔疾书,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思想和抗日到底的信念;同时傅斯年积极投身到抗战中,用行动书写着他书生报国的爱国热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是陈垣先生将佛教史与史学研究相结合的成果。从史学史研究的角度来看 ,它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在考证史实、勾稽史料、考镜源流等方面的史料价值 ,在学术定位、学术批评、人物评价、探讨学术规律等方面的理论贡献 ,以及通过对佛教与政治、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而体现的突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兵家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子流派;历代受班固《汉志》的影响没有把它划人诸子学范畴,但从历代目录著作来看,兵家著作基本上作为子部书来著录,反映了传统学术对兵家诸子学性质的肯定;兵家研究应纳入到诸子学研究范畴,建立完整的诸子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理论对当代文学史写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集体写作存在矛盾与困难,影响了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发展;个人写作改变了当代文学史写作模式,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洪子诚和陈思和的文学史著作是新时期30年里具有重要影响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体现了"成一家之言"的学术精神,也暴露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