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锌电解阳极泥中有价值金属的提取”为真实情境,运用项目式教学进行化工流程专题的高三复习。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两个学科大概念为统摄,将项目设计成能力不断进阶的三个挑战性学习任务,通过设计物质转化方案、物质分离方案、解决真实化工流程问题,学生的元素观、变化观、平衡观得到充分发展,能够对元素化合物、热力学、水溶液、实验化学等核心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元素观”是化学教育的核心观念之一,充分理解元素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以“二氧化硫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为基点,以元素观为核心观念,进行“二氧化硫性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沉淀溶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后的又一个平衡理论,它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未在头脑中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实施学科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微粒观是学科观念核心要素,学生微粒观建构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教育价值,有利于解决当前化学知识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微粒观的视角,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课堂教学,探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科观念教育,以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4.
胡正怡 《化学教与学》2023,(1):26-30+44
以化学史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化学史展开“水的组成”的研究,引导学生建立化合与分解两种认识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建构“元素观”“微粒观”等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在高品位的主题下,渗透学科文化。并提出本节课的化学史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模型教学等方面的新思路,融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确立项目“合理使用洁厕剂”,规划四个子任务“确定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探究洁厕剂的除垢原理”“建构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模型”“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一般认识思路”,融具体知识“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实践应用中促进学习理解、迁移创新等化学学科能力的提升,形成结构观、分类观、变化观和科学的物质观,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解读。本节课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次积极尝试。一、理论依据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学习“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时,可运用“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概念,建构了“价-类”二维模型,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并发展科学合理的思维模型,外显了核心概念对于无机物性质和应用的认识和思维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观,注重“教、学、评”一致性,才能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以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盐类的水解”为例,聚焦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评价的落实以及教学策略的实施,构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8.
黄丽 《化学教与学》2023,(17):36-40+45
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大概念的要求,通过开展以“水、气、土”为主线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品德,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生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深度学习,在形成化学学科大概念、巩固核心知识的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与主人翁精神,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以人教版九年级“水的组成”为例,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核心素养教学。一、教学背景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教育的启蒙阶段,“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单一性到多样化的发展过程。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明确其蕴含的素养发展价值是实现“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新背景下如何精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到思维方式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下,学科大概念的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建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解决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粤教版九年级“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整体教学为例,阐述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从逆向教学设计视角出发,以大概念为统领疏理学习目标,巧设评价诊断学情,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堂实施,并且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科大概念教学的学科全局观、教材重组观、学习深度观提出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大概念的地理教学鼓励教师使用项目式学习整合课程资源。文章创设了基于大概念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流程,并以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二册中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探索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相似文献   

12.
以“水的净化”为例,探索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资源观、微粒观、实验观、价值观的构建,激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换个角度看世界”复习课教学为例,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抽提出元素和原子、分子的认识视角,将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和变化等具体化学知识与“宏微辨析”、“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相联系,建构基于元素和原子、分子的物质组成、结构、分类和变化的认识思路,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于化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学科内容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了解事物本质、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学科内容为重要抓手,通过化学教学中的微粒观、辩证观和守恒观等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涵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目前,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多集中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方式[1]。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指教学目标源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基于真实情境、教学过程的实施有利于素养的内化,关注“教、学、评”一致性,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2]。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大概念为统摄,根据化学学科大概念创设真实且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开展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本文以化学学科大概念“能量”为化学大概念,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化学事实,按照“化学事实—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核心概念—化学大概念”步骤反推出大概念,以此来设计教学思路,完成结构化教学,最后回归于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一节的教学中,采用5E教学模式,以肾脏病患者患病机理及现有治疗手段视频为载体,通过引入、探究、解释、精致、评价5个环节使学生深度参与生物学概念的建构,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并能应用概念探讨真实情境下的社会议题,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鲁颖慧 《江西教育》2023,(43):20-22
随着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实施,江西省于2021年正式进入新课程、新教材教学阶段,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新教材的核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指导理念,以新教材为基础,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化学既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双新”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化学学科能力的培育呈现出一种吸纳与排斥并存的异化发展状态,通过对化学学科能力概念的审思与重构,建构了“五环三阶九维”化学学科能力培育的模式。以浙教版化学九年级“碱的化学性质”复习教学为例,阐释了“五环三阶九维”化学学科能力培育的教学路径。培育学生在大概念统摄下解决实际而有意义、复杂又不确定的情境问题的迁移创新能力,进而厚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