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教学,应明确自身在“学习领域”中的定位,依据定位确立学习主题,在学习主题的统领下生成适切的大概念,并将学习目标主动与大概念相联结;在此基础上,创设指向大概念的真实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此,才能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创设情境任务是语文学习任务群高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落实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当前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一些课堂情境任务出现了“不合宜”“不准确”“不真实”的现象,背离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基于此,从紧扣教学目标、认知经验、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升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情境任务创设的“效度性”“真实性”和“驱动性”。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属性。数学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的意义构建。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实质是:学生通过对数学对象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数学对象的意义。情境是指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情境包括可见情境和心理情境。情境创设,不仅要按学习内容进行“情境”“设”,更要立足于情境的“创”。情境创设要与意义建构的目标相一致。创设的情境是否具有建构性,关键是任务情境的性质。因此,任务情境是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设计中情境的核心,任务情境蕴含着等待学…  相似文献   

4.
“任务群”和“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高频词。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群”教学情境创设应体现真实性、驱动性、整合性和合作性等要求。当前“任务群”教学情境创设存在情境策划失真、情境驱动弱化、情境整合受限和情境合作受阻等偏差。研究认为,要走出实践误区,教师就应把握主题内涵,设计真实情境;灵活设计问题,创设探究情境;关联学科知识,构建整合情境;组织多元活动,优化合作情境,进而实现“任务群”深度教学的持续发生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情境创设中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相似文献   

6.
彭青美 《教师博览》2023,(18):46-48
单元作业是一种追求整合性、进阶性、开放性的作业形态,与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文章尝试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对单元作业的内涵、特征、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并从“立足学习任务,确定作业目标;创设作业情境,统揽单元内容;明晰作业思路,整合单元资源;设计作业内容,关注内外衔接;加强作业反馈,完善评价机制”五个维度进行作业设计探析。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教书育人》2006,(2):49-50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思想 目前西方流行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大体上应如下面所述:(1)情境创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推广情境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育部开始重视情境创设的适切性问题,要求教师注重计划教学内容和创设的教学情境做到有机结合,使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英语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教师可分析情境创设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关于如何加强教学情境创设适切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情境创设的适切性是近几年来才引起人们重视的概念,"适切性"从字面理解就是适当、贴切,情境创设的适切性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等方面有深入而直接的联系,只有这样,课堂情境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对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切性展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是深受学生喜爱,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学情,从感知、体验、表达三个维度为学生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落实课程目标,把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学习评价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表现性评价对“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具有适切性,“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整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综合问题或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以应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过程表现与学习结果做出判断.在构建起“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为例,针对表现性评价设计阶段,阐释了“目标—任务—规则”3要素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以期表现性评价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决策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学习情境是指为了特定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实践活动或问题场景。真实的学习情境并不意味着要把生活的原形搬进课堂,可以是现实中的真实,也可以是“可能的真实”“虚拟的真实”等。在写话教学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将写话任务转化为趣味任务,有效推动写话教学。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的“深度”体现在高阶思维上,其关键因素在于情境的创设,在于创设适切的问题情境。在语文阅读救学中,我们可创设有挑战性的、真实的和深度迁移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姚惠平 《江西教育》2023,(18):34-3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三个特性中,情境性是第一特性。在语文学习的意义建构中,情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支点,可以实现语文学习可视化“增值”。笔者从学情研判、过程观照和实践慎思三个方面提升大单元教学中任务情境创设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王文斌 《山东教育》2006,(10):46-46
所谓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景下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求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究的行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可见,”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方面构建,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成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没有效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创设的生活情境只是走过场,没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也不能便于学生操作、理解、学习有关教学知识;(2)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有点牵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或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如何促使探究性学习由“应然”向“实然”转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难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要考虑问题的适切性、学习的主体性、学习时间和探究空间、创设探究情境与激发探究热情几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选取素材进行试题情境创设时,需要考虑适切性,才能使情境这一载体充分发挥测量功能,减少测量干扰,提高试题效度。试题情境创设的适切性指试题情境信息的呈现方式、蕴含内涵及容量与各测量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切合,达到最优化。具体而言可包括:情境信息呈现方式适切考生的认知水平,情境信息蕴含内涵适切学科教学实际,情境信息蕴含容量适切素养导向的测量目标。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顺势而行,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情境教学的首要环节,情境创设的适切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施效果。情境创设的适切性既体现为情境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达到最优化,又体现为情境自身内部要素最优且适合其他教学要素的内在特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主要包括情境的微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三个方面。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只有站在整体、联系的立场上全面把握情境的适切性,才能提高情境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高职英语语法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通过创设语言情境、运用“发现、总结、发散、联系”等环节、开展“任务性”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