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妄图吞并全中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江苏省淮安县新安小学校长汪达之在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方针感召下,毅然将该校14名10来岁的小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以下简称新旅),以社会为学校,实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学说,并希望借此唤起民众,共赴国难,抗日救国。10月10日,新旅从淮安出发,踏上民族解放斗争的征程。奔波在大江南北从1935年IO月到1937年初,新旅奔走于大江南北,从镇江而南京、安徽,又南京、沪杭,他们主要活跃在大中城市,也前去偏远的小镇…  相似文献   

2.
<正>本书从1929年新安小学的创办写起,一直写到1952年,以生动的笔触抒写了新安旅行团17年5万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吸收了新安旅行团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关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的同时注重历史的细节。文风亲切,故事有趣,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团员形象,再现了一个个有趣而感人的新旅故事。  相似文献   

3.
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淮安市楚州区的西门附近,风景如画的大运河畔,有一所名闻遐迩的小学——淮安市新安小学(新小)。该校就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儿童抗日宣传团体——新安旅行团(新旅)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袁晞  成艳 《出版参考》2008,(6):22-2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先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在国难深重的岁月.他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支持组织“新安旅行团”.倡导唱大众歌曲并组建大众合唱团.推行国难教育……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8日,淮安日报社正式组建成立淮安报业传媒集团。淮安日报社已有71年办报历史。目前初步形成了“3报3网2刊”和“1厂1店8公司”的事业发展平台和产业经营格局,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地市报第二方阵、全国地市报30强。组建淮安报业传媒集团后,集团党委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苏中苏北争一流,跻身全国地市报20强”。  相似文献   

6.
淮安城下有一个谜,一个埋藏了数百年的谜,这就是“藏军洞”。它“洞里伏兵三十里,一声叱咤壮风云……”淮安人民有个愿望,一个延续了多少代人的夙愿,这就是希望撩开“藏军洞”神秘的面纱,让它为历史文化名城增辉添彩。史料记载言之凿凿淮安,自古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新石器时期的“青莲岗文化”即以首次发现于淮安青莲岗得名。其老城建于东晋义熙年间,后来相继修建了新城、联城,形成了三城相连的船形结构,成为古代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之一,多次作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成为苏北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关于“藏军…  相似文献   

7.
△30年代,上海有家书局,发稿子按实际字数算稿费,标点符号不肯计算在内。于是,鲁迅先生有一次给这个书局寄去的稿子,既没有划分段落,更无一个标点,书局无可奈何,只得写信给鲁迅:“请先生分一分章节和段落,加一加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回信说:“既要作者分段落加标点,可见标点和空格还是必要的。那就得把标点和空格也算字数”。书局只得认输。  相似文献   

8.
1945年9月解放淮阴、淮安战役,是新四军在苏北对日的最后一战。我有幸参加这次战役,并在总攻时和突击队员们一起攀云梯登上敌城头。这是我作为新华社记者生涯中唯一的一次。  相似文献   

9.
周文骏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在全国图书馆界享有盛誉.1979年他发表《图书馆工作的传递作用、体系和发展》一文,提出了图书馆情报传递职能的新观点,作为“百年图书馆学经典文献”之一被收入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的《百年文萃———空谷余音》中.1986年他出版了《文献交流引论》一书,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最重要文献”之一,所提出的“文献交流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今天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仍然有重要意义.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多年,长时间内集系领导工作、教学、科研、著述于一身,是杰出的图书馆学教育家.此次访谈我们很想请先生谈谈他的求学经历、治学经验,但看到先生的亲笔回信我们调整了采访提纲,请先生主要谈谈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于是有了先生的《“碎片阅读”和“小微写作”》.看到先生的手稿,我们很感动,将其中两页扫描随文刊出,以飨广大关心周文骏先生的业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和汪曾祺先生有过一段不浅的交往。十余年间书信往还数十次,并有书画酬酢。回想起来,这段交往有声有色,值得铭记心中。 1985年我调漓江出版社任文艺编辑室副主任。次年夏天,我设计了一套“名家自选集”的选题,第一部就是《汪曾祺自选集》。大约是7月下旬,我给汪先生发出了一封约稿信,内容有三:一是表达我对他的敬慕之情,二是谈了我对《受戒》《大淖纪事》等作品的印象,三是谈了组稿意图。信寄北京京剧院汪曾祺先生收。我从一份资料中得知,汪先生供职于此,写过一些剧本,包括《沙家浜》。 8月27日,汪先生即给我回信,客气地表示荣幸,并说明选辑的意向。  相似文献   

11.
著名图书馆学家皮高品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高品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先生字鹤楼,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九日(公元1900年10月31日)诞生于湖北省嘉鱼县簰洲镇一个普通城市贫民家里,六岁开始读私塾,后因家境贫寒,于1912年转入簰洲圣公会所创办的一所免费小学。1914年,簰洲圣公会以先生成绩优良保送进武昌文华中学(教会学校,后改名圣约瑟中学).1919年,正当先生即将读完四年级(即初中)时,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先生带着朴素的爱国热忱投入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同年,升入五年级(即高中)。1921年,正当先生高中毕业前夕,文华中学发生了美国传教士虐待学生的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3日,新安晚报实施了自2005年“晚改早”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改版。这是该报在报业发展新形势下展开的一次“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成就自我”的创新行动。  相似文献   

13.
合肥的报业市场上近年来一直是三早(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两晚(合肥晚报、新安晚报)竞争,合肥晚报和新安晚报一直处于第一集团军,相互胶着,发行和广告不分胜负,是同行关注挑战的“靶子”。在此态势下,两家晚报的一举一动尤为各方关注。今年3月1日起《新安晚报》改为早晨出报,“晚报”从此变成了“早报”,有人因而曾发话说,最先受到冲击的将是合肥晚报,合肥晚报“前景难测”。然而,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合肥晚报不仅没有受伤倒下,反乘势而上,零售量和广告收入分别比今年新安晚报改为早晨出报前增长了30%和32%以上,迎来了发展史上新一…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06,(9):I0004-I0004
某旅积极组织官兵学习现代科技知识,部队战斗力水平稳步提升,多次出色完成重大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图为该旅进行买弹发射的情景。(刊于2006年3月30日)宋远高摄元旦前夕,某团“军营网吧”专门为新战士安装了网络视频。新战士贺龙扮着“鬼脸”在摄像头前给兄弟部队的战友看。(刊于2006年1月1日)陈双维撮某导弹旅在执行跨区驻训任务中,考核成绩获得全优。(刊于2005年1月1日)张建刚摄某部努力打造复合型技术人才方阵,部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刊于2006年3月30日)宋远高摄3月10日,正在进行机动演练的某团官兵在狂风飞沙中坚持训练,出色完成了…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现代文学馆建馆20周年,在珍品展上展出了一页巴金先生《春梦》的残稿。注解写到:“1928年巴金创作的中篇小说《春梦》残稿,此即《家》的雏形。”残稿为一页大32开稿纸,已经磨损泛黄,左侧有一行巴金先生的真迹:“《春梦》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中篇小说残稿巴金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这是巴金先生1991年捐赠给文学馆的,被定为馆藏一级品。虽然只有薄薄的一页,但这却是一部堪称丰碑的伟大作品的起点。1928年11月,在法国开往中国的游船上,巴金望着湛蓝色的大海,开始酝酿一部新的小说,他打算用自己的笔,把所熟悉的一个个被封建制度窒息的…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县牟家疃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7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出巨大贡献。一“、良知坎陷说”“1.良知坎陷说”的提出。牟宗三先生研究中国文化的终极目的,是寻求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创造性地重铸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即道德理性经“自我坎陷”开出民主和科学。诠释传统,引进西学,牟宗三先生建构了一套开创性的概念系统“。两层存有论”是通过康德“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我近40年的记者生涯中,曾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先后四次给我写信。第一次,他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真诚求助者”;第二次,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不该忘记您的人”;第三次,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知恩难报的人”;第四次,信末落款就只署了自己的名字。他每次来信,我一般都回信,于是,我们之间发生了一段书信交往的情缘。  相似文献   

18.
刘瑛 《档案与建设》2015,(10):70-71
淮安地处苏北,高等教育相对薄弱,但淮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1990年代初就开始起步,经过20年的发展,淮安高校的档案管理水平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逐渐缩短与苏南高校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正值抗战胜利前夕,当时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迁至我们的宗祠里,我也转入该校就读。那时我家订了一份《湖南日报》,报上几乎天天都有“克复”的消息。我天天下课后跑到十里开外的桥头河镇上一家裁缝铺(邮政所将报纸送到那里)取回代收的报纸,就想长大了也能当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战地记者。但是当我读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失学了。“记者梦”自然也成了泡影。 1951年7月,我由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结业后分配到苏北盐城工作,华东内河轮船公司泰州分公司有一位《苏北日报》通讯员,当知道我是由华东革大来的,就动员我给《苏北日报》写稿。当时正值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联手的力量     
中 国第 一历 史 档案 馆与 江 苏省 淮安 市 档案 馆最 近 有一 次合 作 ,在 2004 年 淮安 市 举办 的第 三 届“淮 扬 菜美 食文 化节 ”上,一向“ 养在 深 闺人 未识 ”的 清宫 档案 作 了一 次出 色 的亮 相。 明 清 时期 ,淮 安因 为地 处 京杭 大运 河 中段 ,占 据 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