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早在50年代末,就有人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即反对出现两种偏向:在语文课上强加一些空洞的说教和让过多的文学分析取代学生的学习。到了90年代末,又掀起了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社会震荡最大的一次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大讨沦。教育工作者面对这场大讨论,不能不深深感到了一种困惑:“语文.你到底姓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反对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   去年观摩一节典型的“表演课“.一节课40分钟,有风景录像、歌曲录像、师生同台朗诵、舞蹈录像,等等,闹得很.课后,一位教研员这样评价这节课:“课改反对的东西它全有,课改主张的东西,它一点也没有;学生想要的东西教师拿不出来,没用的东西教师堆出一大堆.“……  相似文献   

3.
我反对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 去年观摩一节典型的“表演课”。一节课40分钟,有风景录像、歌曲录像、师生同台朗诵、舞蹈录像,等等,闹得很。课后,一位教研员这样评价这节课:“课改反对的东西它全有,课改主张的东西,它一点也没有:学生想要的东西教师拿不出来,没用的东西教师堆出一大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材史的角度,论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作为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较以往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学课、工具课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个什么问题? 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些旁人看起来很奇怪的论题:比如"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语文教师有一个郁积于心而旁人却几乎没法理解的困惑:不知道教什么!正如一位语文教师所感叹的:"语文教师太难当',这是不少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一是无‘抓手'.  相似文献   

6.
最近,谈及中学语文教改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反映了不少问题,态度是诚恳的,反映的问题也是客观的。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的教师急功近利,有的教师标新立异,出现了一系列偏离语文教育功能目的的现象,走入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误区。有的片面强调语文的识字性,把语文课上成识字课;有的单独重视语文的文学性,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的过分强调语文的思想性,把语文课上成德育课,有的教师偏面强调语文的社会性,把语文课上成社会课,等等。然而,笔者认为,语文课既不是单纯的识字课、文学课,也非  相似文献   

7.
时下的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或是将语文课上成了品德与社会实践课,或是将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甚至还有教师将语文课上成了自然常识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不少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的本质没有搞清楚,对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没有搞明白。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学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对语文  相似文献   

8.
一、读为基础,贯彻始终。1963年颁布的《小学工作四十条》指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而是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全面发展。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识字课,也不能上成文学鉴赏课。  相似文献   

10.
反思篇早在 5 0年代末 ,就有人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即反对出现两种偏向 :在语文课上强加一些空洞的说教和让过多的文学分析取代学生的学习。到了 90年代末 ,又掀起了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社会震荡最大的一次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大讨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场大讨论 ,不能不深深感到了一种困惑 :“语文 ,你到底姓什么 ?”简而言之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 ,她来源于生活 ,最终又用于生活。单从教学上看 ,乃是基础中的基础 ,按道理我们都对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可看看我们的成果 :大部分学生错字连篇 ,词不达意 ,…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重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和讨论时及时给予点拨指导。教师既要避免串讲,把语文课上成内容分析课,又要避免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题解答课。教师角色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学习,必要时铺  相似文献   

12.
在这教育战线的春天,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夜扪心,不能不感到焦急和惭愧。怎样工作?怎样抚育?真得好好想想。 一、 时论以为前些年的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语文课作为工具课的特点,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了。因此,必须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这,完全正确。但,请允许我再发挥一下。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在一度忽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大气候条件下,语文教学中也有人以突出语文课的工具作用为口实,反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诚然,语文课不同于政治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但语文课、政治课,除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教学任务之外,它们还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准的共同任务。德育应渗透到所  相似文献   

14.
一说到学与练,感觉应该是数学课上的事。但如果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语文课堂上少了动笔练的时间,少了写字的时间,缺乏在课堂上扎扎实实的有针对性的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要落实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工具性,把语文课扎扎实实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一、明确训练的含义语言训练课不同于语言练习课。练习是指教师出题目或演示一种动作,由学生反复学习,多次操作,掌握某项知识或形成某种技能技巧。语文课也有练习课型。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味的问题,是针对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科学课等现象而提出的。虽然语文课与思想品德、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有关,但是,语文课决不是思想品德课、天文地理课和其他  相似文献   

17.
文与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作为两个侧面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彼此间紧密相连,互为依存条件,不可或缺其一。古人说,文是载道的工具,是明道的媒介,文道只有作为一个统一体才能得以成为实在,才能在发挥教化之功的过程中渐行渐远。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是偏废了这个统一体的道的一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则是偏废了这个统一体的文的一面。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当然要有语文味,这好像是废话,其实不然。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有之;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的有之;还有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的。那语文味又如何在语文课中体现,我的理解是:作为语文教师,教学用语简练、流畅、准确、生动、感人,要有语文味;教学思路安排巧妙、合理,伏笔、呼应,层层推进,需有语文味;学生回答的语言需在老师的指引下越来越有语文味;教学内容需围绕字词句章、听说读写,需有语文味。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基础学科,那便要求老师首  相似文献   

19.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教学琐谈之一知一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还能上成其它课?其实不然。我1983年大学毕业初上讲台,教研组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帮我设计了一个“开场白”;同学们,卡吾文课上了七八年了,什么是“语文”呢?同学们定然说话文就是语文呗。那时,你再...  相似文献   

20.
要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训练的特点□安徽省望江县雷阳镇小学韩寄望语文教学由“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把语文课上成分析课”到“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到“满堂练”。使人不免发生怀疑:命运多舛的语文教学是否又是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