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进行终身学习的主要媒介,通过探讨台湾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给我们以启示,从而使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更完善,社区营造更和谐。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进行终身学习的主要媒介,通过探讨台湾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给我们以启示,从而使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更完善,社区营造更和谐。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1995年,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开始,一直十分注重推动社区终身教育。有着独特人文与自然资源的嘉义县在工商业急剧变迁的经济社会中,面临许多社区问题的挑战,其社区教育的实践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介绍了台湾省社区营造的内涵与目标;然后总结了彰化县社区营造中产业发展、福利社区化、社区治安、人文教育、环境景观、环保认知与作为等六个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得出我国其他地区社区建设的重要启示,主要包括挖掘各个社区的本土特色、大力开展社区人文教育、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和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和加强社区福利的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十分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而且非常重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教育幼儿并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幼儿教育。一、法律保障的台湾社区幼儿教育自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起,台湾地区政府就非常重视发展社区教育。1965年,台湾"行政院"颁布《民生主义阶段社会政策》,其明确规定"采取社区发展方式,促进民生建设"。1968年,台湾"内政部"颁布的《社区发展工作纲要》又指出,社区发展目标在于推动社区各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国内外社区旅游研究文献,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提出了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旅游,并不是所有的古村落都宜于把旅游业作为社区发展的增长点,而应通过社区自主能力的培植,结合科研机构和学术专家的积极参与,政府构建社区旅游整合的平台,将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形成社区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台湾社区大学办学理念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社区大学是以知识启蒙作为提升公民素质之策略,符合台湾当前社会改造和社区转化的需要而陆续成立的。台湾社区大学融合了各式社会资源不断成长,展现出迥异于传统大学办学形态的教育面貌。她以"知识解放"及"建立公民社会"为使命,其办学理念主要是:拓展公领域,发展民脉;重塑生活形态,引领社会价值;进行社会内在反省,培养批判思考能力;解放知识,重构经验知识;结合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提升台湾整体文化。台湾社区大学的办学理念,对大陆发展社区学院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为了构建和稳固终身学习支援体制,特别是为了实现以居民为中心的地区建设与发展这一目标,注重通过开展地区教育共同体运动来建构新的社会纽带(合作网),并依靠终身学习提升居民自治意识及推动学习型社区营造事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草根"推动的社区营造与终身学习活动。这些"草根"活动在构建官民协作的地区教育合作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促使近年来韩国的社区营造正逐渐从以往的行政主导的居民动员型转向通过与行政部门的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地区问题的居民主导型。  相似文献   

9.
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社区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将研究台湾社区教育相关法规政策、经费来源、管理体制、主要机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几方面,并从中分析台湾社区教育经验对大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社区教育尤其是社区成人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对我国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社区发展的过程就是台湾社区教育的过程。台湾社区成人教育的内容及内涵,更多地涵盖于社区发展所推行的面向成人的社区精神伦理建设及社会教育之中。该文在明确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后,透过台湾社区发展的过程来看台湾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中得出了对我国大陆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当代文化创意产业观念与文化政策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例,可以探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从"社区总体营造"向"城市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向。延此脉络,可进一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郑州市二七区陇海大院社区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构筑和谐社区,定期在社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搭建了"文明礼仪大讲堂",真正促进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提升了社区的整体文明素质。由此营造出社区讲文明、讲礼仪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背景陇海大院社区是街道办事处的亮点社区,但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观察和  相似文献   

13.
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贡献,这些机构与组织涵盖各级正规、非正规及社会教育机构,为民众提供了多元化的终身学习资源与服务。"贯穿正规教育体制的终身学习"、"打破学校藩篱的社区学习"、"面向海外的远程学习"反映了台湾终身学习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空中教育机构及社区大学是台湾终身教育的两大支柱,台湾通过"非正规终身学习成就认证制度"、"社区大学与空中大学合作"、"两岸终身学习合作"、"融入国际的终身学习社会"等途径建设起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力量的注入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专业社会工作者实施的D社区营造项目,开创了"三社联动""三化一体""三维布局"的"3+3+3"社区营造新模式,为社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元主体、全面布局的经验支持。本文通过对服务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该模式下的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社区营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反思,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仇润森 《成人教育》2012,32(12):43-44
以广西北海市社区教育为例,通过对社区教育学习氛围的营造与构建进行探索和总结,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居委会与教育单位的共建与合作,形成合力,是营造社区教育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和分析了美国学者肯恩提出的实利主义、权利正义、民主集体和人本心理学等四大社区教育策略理论观点;探讨和分析了西莫利的教育策略规划要素论和罗利等人的教育策略规划推动架构及其对营造学习型社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社区词指的是在台湾社区流通的词语,反映台湾社区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首先或主要在台湾社区流通。台湾与大陆差异社区词在两岸的交流中较难被对方语言社区吸收和融合。以《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和《两岸常用词典》为蓝本进行比对和研究,发现两岸差异社区词330个。狭义差异社区词所指称的事物或概念只在台湾存在;广义差异社区词反映的是两个语言社区的共有事物或概念。统计显示,差异社区特有词所占比重最大,接近总数的一半,主要以“缩略”构词为主。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并依托于社区的一种教育形式,双方在目标相同、利益相关、"资源"互补或共促基础上存在一种共生发展的关系。在服务与保障指向上,社区教育是一种为了社区的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社区又为社区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有鉴于此,为深化社区教育与社区的互动共生,推进二者共生发展,应创造和提供如下前提条件:树立"共生发展观",为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共生发展提供理念支撑;做好"社区居民培育",为社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强化"资源保障",为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相似文献   

19.
1955年至今,台湾社区建设已走过60年发展历程。1994年是台湾社区建设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发展模式向社区建设模式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之后台湾社区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台北市文山区忠顺里的社区建设实践能够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通过社区文化再造树立社区品牌形象;培养居民在地意识与自主参与积极性;重视民间力量,形成合力机制。但忠顺里的社区建设也表明,台湾社区发展极不平衡,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权责不明、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对于台湾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台湾社区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下,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表现为:一是根据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鼓励民间组织的参与,形成多元的学习渠道;二是通过社区大学的支持、社教馆所属社教站的投入、社区总体营造,建构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达到提升地方经济成长、凝聚社会意识、促进个人自我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