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是一个诙谐的人,诙谐早已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融入了他的整个文学生命。苏轼的诗词作品有极大一部分充满着谐趣,这种谐趣大致可分为两类:单纯的诙谐和寓庄于谐,而且,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体现的这种诙谐是有它自身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轨迹的,是在他的生平经历、性格气质、才气学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出他的谐趣,而且“蚀刻”了他的谐趣的发展历程;苏轼的诗词作品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和乐观的精神,是他一生人格的结晶,具有重大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除了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表达上的抒情美、精炼美、音乐美等美学特点的共性外,还有其思维空间三维合一、人格蕴含壮丽崇高、生命根须继承庄苏、历史源流推陈出新等独到的特征.他从天地人三维空间的角度辩证地表现世界;其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继承豪放派庄子、苏轼的风格;他继承创新,在诗词创作上开一代先河,成为"现代诗词派"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诗词书画无一不精。他的散文豪放自如,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名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诗风遒劲刚健,开"豪放派"之先河;同时,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曲折的爱情故事,也让他的诗文在豪放之外多了几分哀愁与婉约。通过对苏轼诗词和文集中关于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女性的作品进行解读与阐释,希冀展示一代文豪豁然、旷达心胸之外的婉约情怀。  相似文献   

5.
胸有成竹     
宋代有两位画家,他们的画在我国绘画史上被称为"文人画",他们就是大文学家苏轼和他的好朋友文同。苏轼不但文章和诗词写得好,而且书画也很有名。苏轼作画追求自我陶醉,他向文同介绍经验说:"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中国古代的大文学家,他的诗词文赋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和试卷上。本期,我们推出两篇苏轼的佳作及其赏读,以飨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同学们。其中的《留侯论》是一篇策论,类似于我们的考试作文,可苏轼照样写得立意新颖,见解深刻。这对我们是不是有所启发呢?  相似文献   

7.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俱佳,在古典艺术长廊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豪放,"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他的旷达。米芾借作画对苏轼评价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如其胸  相似文献   

8.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不仅是我国古代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智者,他深邃的哲学思想在他的诗词中有较为全面的展示。以苏轼的诗词为研究文本,分析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东坡赤壁:谁成就了谁? 我们知道赤壁,大概是读了苏轼的黄州诗词,或是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两个可爱的老头,把一个当时的蛮荒之地一黄州,写得花团锦簇。明明是苏轼的贬谪之地,却这般多情多义、摇曳生姿。  相似文献   

10.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人豪放派的代表,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对人生始终抱有乐观、包容、豁达的态度。在徐州任职期间,他留下的不仅是令后人称叹的政绩,还创作了150余首诗词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对苏轼徐州诗词的鉴赏、研究,进一步探寻他诗词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在徐州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轼,北宋文坛巨擘,不论是诗词文章,还是书法绘画,都称雄一时。他的词豪放杰出,一洗晚唐五代以来词坛的萎靡之态,赵师艿评其为"此老真老狐精也"。苏轼词中的"野狐味"主要体现在以诗为词,境界始大;清雄词风,直指向上一路;突破音律,更为自由,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苏轼一生留下的著述极多,他在诗词散文乃至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苏轼的词显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以雄健之笔,扩大词境,在婉约之外,独建一宗,形成"豪放"一派,因而苏轼也被称为"豪苏"。这是对苏轼极准确的概括。在苏轼身上明显体现这儒家经世致用与道家旷达精神的极圆满的融合,具备了古代儒家所重视的善处穷通之际的一种自持的修养。虽在  相似文献   

13.
在苏轼2000多首诗和300多首词中,涉梦诗词达352首。这些诗词分真梦诗词和欲梦诗词两类,真梦诗词有的记录其真实梦境,有的记录其在梦中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记录其在梦中所作诗词;喻梦诗词则主要抒发其古今如梦、劳生如梦的生命意识,而后者又主要表现为世事如梦和时间如梦两种形式。苏轼之所以大量创作涉梦诗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感受力及前人创作多涉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北宋时期,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fú)、蔡襄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不仅书法写得好,诗词也很厉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人们称为"三苏"。黄庭坚的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诗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感知意境,拓宽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的能力。为此,笔者在诗词教学中做了一点探索,归纳了一些提高诗词教学效果的新方法,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一、"不求甚解"法小学生对诗词非常感兴趣,抓住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用一定的时间去查字典、阅注释,疏通文字障碍,清除"拦路虎",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读诗词,囫囵吞枣地理解大意,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此时可以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放由诗词谱写改编的歌曲,让学生对诗词有一粗浅的认识,我在教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时就放了男高声歌唱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人物的精神,这是每个教师都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作一简单的剖析,看看如何根据古诗词,带领学生感悟人物精神,体会诗词当中蕴藏的深厚意蕴。一、理清作者信息,掌握诗词基调《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生活在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才华横溢的苏轼,创作出了无数或豪放或婉约的诗词,成为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在苏轼的笔下,感情是豪放充沛的,表现出他的坦率,开朗的胸怀,苏轼给北宋词坛注入了一股雄风。苏轼遭受了"乌台诗案"之后,被捕入狱而后险遭  相似文献   

17.
读懂苏轼     
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在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被称作“铁板铜琶”的豪放派诗词。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遣出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  相似文献   

18.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软媚,学界说他"诗如词"、"女郎诗"、"小石调"、"诗似小词",而深究其诗词融通的艺术渊源,可能与苏轼等对其的影响不乏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可爱,一在于他超凡脱俗的才华;二在于他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乐观洒脱的文人,苏轼不但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而且一生率真正直,历经磨难却始终拥有一颗单纯好奇的童心。  相似文献   

20.
试论苏轼诗词艺术美的构成特点王云飞苏轼作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其作品是多方面的,思想是多元的,艺术特点也是丰富多样的。他诗词的豪放特色是公认的,但就其诗歌艺术形式的美学成分看是多要素的。现将其诗词特点分析如下,以就教于学仁。一、空灵朦胧之美苏轼在《饮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