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中学生手机使用时长等情况以及智能手机依赖现状在性别及学段上的差异,采用自编问卷以及智能手机依赖量表,对北京市某区进行整群抽样,对该区八所高中及十六所初中共计817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使用时长存在性别及学段差异:在校使用时长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周一到周五放学后及放假期间手机使用时长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智能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存在性别及年段差异:男生在积极期待维度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日常干扰、戒断症状、过度使用、耐受性以及手机依赖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除网络亲密维度外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初中生。(3)智能手机依赖随着年段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多途径减少初中生的手机依赖行为,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希望和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初中生希望问卷、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33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初一的学生,并且手机依赖程度存在学校间的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手机依赖相关显著,其中,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希望在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拒绝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手机依赖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海安县83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业负担成因分析表明,初中生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小学生负担主要源于家长,教师和家长压力主要源于学校和社会。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要做好家长工作,初中要侧重做好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海安县83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业负担成因分析表明,初中生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小学生负担主要源于家长,教师和家长压力主要源于学校和社会。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要做好家长工作,初中要侧重做好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大学生注意力问卷,对37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此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注意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呈正态分布,约有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仅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手机依赖总分显著低于女生总分;大学生注意力分数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注意力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注意力可以作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一个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探讨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中学生手机依赖者达15.2%,男生手机依赖显著高于女生,高中生手机依赖高于初中生.手机依赖与应对方式中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等呈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解决、积极地合理化解释呈显著负相关,与人格中的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开放性呈正相关,而与道德感呈显著负相关.中学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9,(3):59-64
文章从北京市和山东省抽取783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从视力、呼吸频率、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四个方面探究每周使用网络学习环境时长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协方差分析,文章发现: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网络学习环境时长对视力有显著影响,但对呼吸频率、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无显著影响——不同性别、学段的中小学生受每周使用网络学习环境时长影响程度的对比结果也基本与此相符;稍有不同的是,每周使用网络学习环境时长显著影响女生/小学生的左、右眼视力和男生/初中生的左眼视力,并显著影响初中生的体重指数;中小学生每天使用网络学习环境的时长应控制在1.5小时以下。  相似文献   

8.
以1036名小学生、5011名初中生、1915名职业高中学生和8608名普通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关系,结果发现:山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且几乎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居于正常范围。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且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维度上,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初中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的差异非常显著,且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心理不平衡维度上,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心理健康在强迫、抑郁、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敌对、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困扰水平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使用手机依赖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75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困扰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别,并表现在为理科生的人际困扰高于文科生。手机依赖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低于女生。人际困扰和手机依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表现为正相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越高,人际困扰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0名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①16.8%的大学生为手机依赖者。②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着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孤独感强于女生,年级的孤独感从强到弱依次是:大三大二大一。③大学生手机依赖和孤独感存在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了云南省水富县部分中小学生考试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考试前后焦虑水平有显著差异,考前得分很高,存在着较高的考试焦虑;初中女生考前考后焦虑水平均高于小学女生,其余各年龄段无显著差异;初中男生考前考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小学生手机成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在甘肃省白银市城镇和农村小学中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670名1~6年级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和手机成瘾程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调查小学生手机成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时段集中于下午和晚上,使用时长周内平均1.6小时,周末平均3.2小时;观看短视频、微信聊天、手机游戏、在线学习是小学生使用手机最为主要的内容;小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检出率平均值为23.9%;城镇小学生手机成瘾程度显著低于农村;随着年级增高,小学生手机成瘾程度加重;父母学历水平越高,小学生手机成瘾程度相对较低;年级、家庭所在地以及父母学历水平三个变量对小学生手机成瘾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听力残疾者由于受听觉功能和语言功能限制,其生活、娱乐和社交等活动对于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通常高于普通人群,这往往会成为诱发智能手机成瘾的风险因素。为探讨听力残疾学生手机成瘾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本研究考查了安全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手机成瘾量表、歧视知觉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570名初高中及大学听力残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47.4%的听力残疾学生具有手机成瘾倾向;(2)女生手机成瘾程度显著高于男生;(3)和普通人完全能交流的听力残疾学生手机成瘾程度显著低于基本能交流和完全不能交流的残疾学生;(4)听力残疾学生的歧视知觉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5)安全感在听力残疾学生歧视知觉与手机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综上,未来可从降低听力残疾学生歧视知觉感知、强化其安全感体验,引导他们从虚拟社交转向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进而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近日,江苏省统一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全省共有17.5万名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接受测试,实际测试内容主要为3年级、8年级教学内容。据悉,这一测试是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不同地区教育共同发展战略研究”进行了一项跨省区大样本调查研究,用一套以实践操作能力与情景行为选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类开卷式书面访谈,对小学4年级、初中2年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测试,以了解学生发展水平的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某些特点。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3337份有效测试卷得出的结论是:1、不同地区小学生基础化课质量水平有显性差异,而思想以及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能力没有显差异;2、在江苏、安徽两省。协调与他人关系及叙述能力、协调与社会关系及论述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城市中的学生优于农村学生,城乡差异显;数学综合能力得分低而无城乡差异;英语实践能力没有城乡差异;3、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化课质量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家长对子女的化教育投入、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父母对子女学业期望均无明显正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初中生的负性情绪状况,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及抑郁量表对318名初中学生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6.2%的初中生存在焦虑情绪,29.6%的初中生存在抑郁情绪;11.6%的男生和10.7%的女生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9.1%的男生和14.8%的女生仅有焦虑情绪,5.9%的男生和1.3%的女生仅有抑郁情绪;不同性别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女生的焦虑情绪得分高于男生,男生的抑郁情绪得分高于女生;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12岁、13岁、15岁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分高于14岁学生,12岁和15岁学生的抑郁情绪得分高于14岁学生;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初中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初中生的情绪问题受疫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应及时对初中生进行情绪疏导与调适。  相似文献   

17.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是采用《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991年版)和《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1988年版),对234名初中生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测验。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相关异常显著,与非智力水平相关也十分显著,且与非智力因素之好胜心相关异常显著,与抱负相关显著。(2)优生在智力上与中、差生有差异,其智商较中、差生者高;而差生在非智力上与优、中等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抱负、好胜心与自我意识上,其发展水平比此二者皆低。(3)初中,男女生间成绩差异十分显著,女生的成绩高于男生。男女在智力、非智力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但在非智力之坚持性上存在差异,女生的坚持性较男生强;男生之成绩与非智力无关,而女生与之相关。男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差生与中等生之间,而女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优生与中等生之间。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选取456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吴怡欣编制的自尊量表考察了初中生自尊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初中生利他自尊,人际自尊,生理自尊和自尊总分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明显低于初一年级,但初二与初三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理自尊在年级与性别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初中二年级女生的生理自尊显著低于男生,女生的生理自尊在年级之间差异显著,男生的生理自尊在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526名特殊家庭和510名普通家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结果表明,特殊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2.20±0.49)最差,其次为学习认知问题(2.09±0.66)较多,再者是性格缺陷(2.03±0.54)和情绪问题(2.00±0.51)。特殊家庭子女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性格缺陷、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均显著劣于普通家庭子女。不同类型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显示,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流动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较多,其次是离异、丧偶和再婚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少。特殊家庭初中生在学习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显著多于特殊家庭小学生。特殊家庭小学女生的自我概念问题显著多于小学男生。特殊家庭初中男生的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问题、性格缺陷和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劣于初中女生。  相似文献   

20.
维西县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维西县1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l_维西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2.维西县汉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3.维西县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项目上女生明显差于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