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海燕 《甘肃教育》2011,(16):56-56
信息技术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塑造创新人格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运用启发式的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效教学模式是以创新学生思维开发的培养为核心,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本质的理解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今信息技术教育,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史方静 《考试周刊》2011,(88):168-16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本文探讨了如何让创新教育走进地理课堂,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效教学模式是以创新学生思维开发的培养为核心.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认知进行本质的理解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由表到里,由现象到本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勇 《考试周刊》2011,(40):140-14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本人就当今计算机教育,谈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目前教育界正在探索与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格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程璐 《河南教育》2005,(9):24-24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创新的学校管理,才有创新教育。而创新的学校管理最主要的是营造出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兴趣激发,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手段;不拘泥传统思路,进行思维训练,设置开放型作业,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