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岩 《兰台世界》2016,(5):132-135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相当数量关涉新疆的内容,通过对之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发现:离开新疆近20年的纪昀,写作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依靠参考《乌鲁木齐杂诗》、同类事物交互联想和直接回忆等途径。纪昀之所以选择将这些材料写入《阅微草堂笔记》,既是出于对于新疆的深厚情感,从而想要向中原人民介绍新疆;也是由于在高压的文化政策下,想要通过对于王朝强大的歌颂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还与整部《阅微草堂笔记》的主旨相一致,即通过种种因果报应的故事来劝诫世人。  相似文献   

2.
纪昀是清乾嘉两朝重臣,对清朝吏治之弊端感悟深刻,并以<阅微草堂笔记>予以揭露.本文对<笔记>中描述的腐败现象进行归纳综述,以警后人.  相似文献   

3.
《阅微草堂笔记》廿四卷,清纪昀著。该书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如妄听之》四卷及《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1789)年至嘉庆三(1798)年陆续写成。嘉庆五(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于北平合刊印行。 纪购(17  相似文献   

4.
前年购得一套清人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共13册,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半,近日刚刚读完。此书可谓是民间视角下的百科全书,涉及各地风土人情及坊间传说、逸闻。手头还有清人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李渔的《闲情偶寄》、沈复的《浮生六  相似文献   

5.
韩川 《大观周刊》2012,(49):23-23
“狐”的形象在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在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狐更是随处可见。不管从形象来看,还是语言又或是其内涵,都带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阅卷,引起了我的思绪.试卷问《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谁?竟有好几份卷子不某而合地回答"唐代诗人杜甫".很明显,"阅微草堂"与成都"草堂"在字面上多少有点联系,致使考生产生了"想当然".象类此的失误是不乏其例的.我还听说有一位编辑,看到来稿提到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竟认为是脱了字,顺笔改成为《莎乐美人》.  相似文献   

7.
张泓 《中国出版》2012,(24):55-57
《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时刊印非常普遍,但质量都较为低劣,只有纪昀的学生刊刻的版本质量精良。民国年间,该书还出版了注释本和插图本。21世纪该书的出版进入疯狂的状态,短短10年时间,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30多个不同版本的该书。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     
在北京市宣武区的珠市口西大街上,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地方——“阅微草堂”。阅微草堂原为三进带跨院的老四合院。第一进院,门道连南房2间,西侧有绿屏门通西院,北房大厅两明一暗,院子中有古藤蜿蜒而上,老干屈盘,大如蛟龙,花时浓荫满院。  相似文献   

9.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学识渊博,曾任四库全书总编,所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1768-1771年,纪昀因得罪权奸巨贪和神以及泄露查盐机密,乾隆罚他“谪戍乌鲁木齐”。虽是充军发配,但在乌鲁木齐他受到了大将军温福和朝廷办事大臣巴彦弼的礼遇,在他们的幕下纪昀习武从文,随行巡视,结交上下,视野大开。离升乌鲁木齐后,他曾写过《乌鲁木齐条待)160首和《间微草堂笔记)24卷。纪购员不是为新闻传播,但其中确也传播了新闻。说到新疆…  相似文献   

10.
明清以来,以收藏、整理、出版、流通古籍为职志的文献大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崛起.流韵所及,在湖南也出现了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如道州何绍基之"东洲草堂"、湘潭袁方瑛之"卧雪庐"、岳阳方功惠之"碧琳琅馆".其中,岳阳方功惠在广州建成的"碧琳琅馆"共收藏宋、元、明、清刻本及明、清抄稿本达740多种50多万册,成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全国私家藏书之冠.  相似文献   

11.
纪昀妙解老头子纪昀(xuan)博学多才,是乾隆时期的有名才子。乾隆皇帝在北京皇宫翰林院里集中了庞大的编辑队伍,编汇《四库全书》,任命纪昀为总编修。正值盛夏,纪昀体胖怕热,脱衣光背,将辫子也盘在头顶,埋头阅校稿样。冷不防乾隆向编辑工作室走来,纪昀不及披...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五十六回,清吴敬梓撰,清嘉庆八年卧闲草堂刻本,16册,半页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巾箱本,钤有"心庵吉祥"白文方印. 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年,卒于清乾隆十九年.  相似文献   

13.
前言、后记,古称序、跋,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明者写的序、跋,半页、一页足矣,两页的都少见。《牡丹亭·题词》仅234字,突出“情之至”。《搜神记序》仅287字,突出“发明神道之不诬”。《聊斋志异·自序》,370字,吐出“孤愤”。《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小序,81字,表明“劝戒”。《拍案惊奇》序,1页零3行,希望“闻之者戒”。中国名著如此,外国著作也如此。《大卫·科波菲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昀殿试卷。原件尺寸47.8×13.5cm,经折装。首页题:"应殿试举人臣纪昀。"次页题:"应殿试举人臣纪昀,年三十一岁,系直隶河间府献县人,由原廪膳生应乾隆十二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应乾隆十九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并所习经书开具于后:一、三代:曾祖钰未仕故,祖天申未仕故,父容舒仕存。一、习《书经》。"第三页空白。第四页题:"第二甲第四名,拟七。"第五页始为正文。每页12行,每行22字。正文末尾  相似文献   

15.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清河间人。乾隆时进士,累进侍读学士。曾坐事戍乌鲁木齐,不久释还。官至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馆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虽由王室郡王等为总裁、副总裁。而做实际工作的是总纂官,有纪昀、孙士毅、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分纂官大多是当时著名学者,纪昀还兼任集部的分纂官。每当一部书籍校订完成,就由馆臣写好一篇提要放在卷首,提要简述该书的“大旨及著作源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以及辨订“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等,最后由总纂官纪昀修改、润色,并勒成一书,称《四库全书总目》。纪昀在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是指没有鲜明行业特点而又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逸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骊《阅微草堂笔记》除了狐鬼题材的作品外,书中收集了当时大量的趣闻逸事,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无情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  相似文献   

17.
纪昀与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档案》2008,(4):9-11
纪昀(1728—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出身望族,19岁考取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先后官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但是,纪昀不是因官高闻名,而主要是由于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一生致力于《四库全书总目》(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撰。  相似文献   

18.
郭琪 《中国档案》2014,(5):78-79
纪昀,字晓岚,清直隶河间人,以其风趣幽默、学识广博流传于民间。《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剧中乾隆、纪晓岚、和之间的故事更是将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风流倜傥智斗贪官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与和、乾隆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沈冰 《档案天地》2010,(8):17-20
沧州市国家档案馆珍藏着一部清代著名学者、一代文宗纪晓岚所著的随笔体杂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为十六开本线装,一套共十本。全书以工笔小楷写.每段话后面都有注解,非常详尽。该书于民国七年(1918)由上海会文堂刊印发行.会文堂主人作详注。蔡元培先生作序。  相似文献   

20.
浙江海宁私家藏书活跃,藏书名家、名楼蜚声东南,享誉华夏,其中海宁蒋氏藏书家族甚为典型。蒋氏家族藏书名家辈出,藏书名楼不乏宋椠元刻,收藏甚丰。蒋氏来青阁、别下斋、衍芬草堂及西涧草堂藏书世代相承,衍芬草堂藏书更是历经六世递藏,绵延二百余年,诸多善本精品悉数捐与国家,可谓流传有绪,泽被当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