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了解第二语言词汇在心理词库储存和提取的属性、特征,可以有效指导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根据双语心理词库理论,词汇教学应注重语义相似性输入,发挥语义联想,进行词汇重组,力求建立一个合理的心理词库和词汇概念网络,使二语学习者能够直接联系语义与概念,有效习得二语词汇,提高二语水平。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对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二语习得和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双语心理词汇的意义以及知识表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双语心理词汇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许蔚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X):172-173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阅读中的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是指通过视觉接受输入二语词汇信息,并提取词义的过程。受不同表征观及实验方法的影响,研究者在双语者是否需要借助母语通达二语词义这一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目前研究者构建的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假设主要有:语义独立储存理论下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语义共同存储理论下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和混合(mixed)语义表征理论下多维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二语词汇语义通达受双语者二语熟练度、认识能力、认知压力、二语接触方式和程度、二语习得年龄、双语平衡度、词频、词长、词型、词形相似度、语义相关度和语言相似度等多个维度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各因素交互效应的研究并不太多,且多以行为实验为主。未来应着眼于对影响二语词义通达的各种因素交互效应进行整合性研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实验过程,才可能进一步完善现有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  相似文献   

6.
频率作用于词汇习得过程,牵涉到学习者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词汇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等。从频率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二语词汇习得的频率框架,包含输入频率、输入阻隔、词汇的发展、输出裂痕和输出频率五个主要过程,二语词汇教学架构必须以词汇输入频率为基础,输出词汇为驱动,缩小输入阻隔,填补输出裂痕。  相似文献   

7.
关于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构建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家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心理词汇构建为理论基础,通过词汇联想的实验方法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初级组,大学英语高级组两组不同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着重探论了中国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累积的形式和特点,从而对如何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词汇学习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词汇联想测试探析本族语者与二语学习者对刺激词的反应类型,发现我国高级阶段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知识结构不健全.实施语块教学,模拟本族语者心理词汇的语义网结构,将语义联系丰富的预制块直接作用于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中,通过外部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对其心理词汇结构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9.
词汇熟悉度和频率效应:动态的二语心理词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不同熟悉程度和高低频二语词汇的联想反应,探讨二语心理词汇在构建中受两者影响的程度及映射出的词汇习得问题。提出母语介入是导致非语义联结和英语搭配知识薄弱的重要原因,二语心理词汇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系统。  相似文献   

10.
蒋楠提出的二语词汇发展和表征的心理模型从词汇表证、词汇加工、词汇发展等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本质.二语词汇习得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英语词汇的教学应该具有系统性;增加高度语境化语言输入;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并及时提供反馈.  相似文献   

11.
心理词汇是上个世纪语言学领域提出的一个较为新型的研究课题,也是语言习得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层面向语言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双向层面迈出的一个突破性步伐.在心理词汇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语义产生的作用举足轻重.文章综述和分析了目前普遍认可的两种代表性的语义组织模型:激活扩散模型和层级网络模型,通过对比两模型异同之处,提出了心理词汇重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释义在第二语言心理词汇重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目标语解释方式一释义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同时结合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设计了教学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解释方式对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重组产生不同的影响,目标语解释方式即释义对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重组有积极的作用,该结论对提高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率,促进二语心理词汇重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词典是指外部词汇在人心理的表征,它存储着词汇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信息,在结构上包括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双语者的两个心理词典之间存在符合关系,即双语者两个心理词典在语义水平上是共同表征的,但在词汇水平是独立表征的。双语心理问典实验研究既有词汇联想实验和Stoop效应等比较粗放的实验手段,也有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功能核磁共振和正电子层描术等高精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心理词典的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由Treisman提出后,90年代后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中.本文围绕二语习得中双语心理词典,对如何促进二语习得中"心理词典"的建构及如何形成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评述,以期对实际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运用词汇联想测试,通过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在留学生心理词典的发展来考察两者在加工深度上的差异。实验表明,随着词汇从理解性词汇发展到产出性词汇,学习者的心理词典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势态。总的趋势是,聚合反应和组合反应在增加,语音反应和无关反应(无反应)在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在加工深度上存在差异,产出性词汇的加工水平比较高,理解性词汇的加工水平比较低。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word association test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ies in mental lexicon and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depths of the two kinds of vocabulary of overseas students.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learners' mental lexicon is a dynamic develop ment as their lexicon develops from receptive ones to productive ones.The general trend is an increase of as sembling reaction and combination reaction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of phonetic reaction and irrelevant reac-tion(no reaction).This,to some extend,shows the difference of processing depths between receptive and pro ductive vocabularies,that is,the processing level of productive vocabular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eceptive ones.  相似文献   

16.
心理词典的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由Treisman提出后,90年代后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中。本文围绕二语习得中双语心理词典,对如何促进二语习得中“心理词典”的建构及如何形成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评述,以期对实际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以二语词汇联想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某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两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异同,从而发现其发展变化特点,即:呈现出逐渐优化的趋势,反映出随着二语词汇习得量与质的提升,心理词汇意义联系逐渐加强;这也同时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互为作用与反作用,打破词汇僵化。  相似文献   

18.
谢晴 《海外英语》2012,(2):79-80
词汇联想测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能有效揭示第二语言心理词库的结构特点。该文通过词汇自由联想测试调查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是以词形反应为主,语义反应还没有占据主体地位。该文同时探讨了此研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对心理词典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心理词典的两种取向研究,分别对心理词典的概念、构成、活动方式以及两种词典之间的关系、大脑皮层机制、熟练和非熟练第二语学习者的比较、获得方式和策略等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对进一步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来探究低层次EFL(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表征特征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揭示出英语词汇习得的规律,进而帮助低层次EFL学习者更科学、更合理地提高词汇学习和词汇习得的效率。研究发现,受试者心理词汇的存储模式呈现出"横组合"与"纵聚合"的联想关系,并且从总体上来说,低层次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依照"横组合"关系存储的数量要多于依照"纵聚合"关系来存储的数量;同时,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中国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语音的"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