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家曾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做为一个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更在乎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作为一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是先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应该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真诚欣赏与宽容。赏识点心灯,宽容架心桥。赏识和宽容都是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也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社会化的需要之一。能否得到尊重和赏识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有时甚至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更为强烈。“赏识”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动力,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其一生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张彦飞 《学周刊C版》2014,(1):132-132
一个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更加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自觉地督促自己取得进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还应让他们懂得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学习和生活,在赏识中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品德,在批评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赏识学生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因此,我们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要学会赏识,建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平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自内心去欣赏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相信他们的无限潜能。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语文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却不能正确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中,很多教师往往单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不能正确地赏识、教育学生,只有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帮助才是真正尊重他们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点滴的语文学习中体验快乐。赏识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田,学生因它而灿烂,我们应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让平凡的教室里撒满赏识的阳光,让学生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  相似文献   

7.
姜艳  张杰 《黑河教育》2010,(3):34-34
所谓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一种普通而又神奇的方法。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可,学生也无例外,他们更是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在别人的赏识中,学生能够更加强烈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赏识学生要出于一份爱心,流露一份真情,表现一份关心,体现一份热情和理智。在大力推进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赏识就是爱,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点滴优点;赏识就是自信的源泉,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地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罗林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找出他们值得表扬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就会增加多少。  相似文献   

9.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向教师进言     
编辑同志: 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曾说:"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他们的天资."这就是说,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过错真的不在学生,而全是家长或学校的责任,尤其是教师的责任更大些.如果我们能象周弘对待聋哑女儿一样,处处采用赏识的话语,用真心的赏识去关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唤醒他们沉睡的大脑,那么我们将会创造多少人间的奇迹,又会培养出多少人才?在此我愿向教师说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后进生前进的有力推进器,是后进生重拾信心、不断进步的一剂良方。实施赏识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固有的认知,注重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情感上贴近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不吝激励、表扬和夸奖,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和关怀,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转化为积极的行为,为进步奠定基石,找回本属于他们的艳阳天。  相似文献   

12.
周弘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出的赏识教学给广大教育者一个新的启示,那就是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让赏识教育在学生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以此教育理念为契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沟通手段,在实践中探索,让赏识教育真正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受益,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逐步形成积极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效课堂是学生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大胆的发言、展示自我。然而,要想打破以往的常规教学,赏识在数学高效课堂中不可缺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总会有自己擅长的一些事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鼓励的话语、肯定的眼神、关心的动作等赏识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高效课堂才能得以实现。赏识的教育也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它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优点得以更好地发挥,并能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本文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总结的一些赏识教育的经验,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宽容。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的感受充分关注与理解。如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就能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赏识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尊重、鼓励和宽容。  相似文献   

15.
陈欣 《教书育人》2008,(2):33-34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何谓赏识?就是对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予以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让他们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谷祖翔 《考试周刊》2009,(35):213-214
学生是需要被人赏识、被人鼓励的,可是不少教师在赏识鼓励学生时,还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以肯定、鼓励,尤其要多关爱后进生.使他们能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并能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与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的赏识,就是对学生的肯定、信任和鼓励,它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挖掘和提高自己的潜质,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刘卫红  胡节 《江西教育》2003,(17):27-27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若能准确而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1.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只有树立了信心和勇气,才会敢于说、愿意听、喜欢练,才能进入到课堂主人的角色中。因而我们在实施赏识教育中始终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理解他们、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摆脱以前只傻听、只附和的习惯,有勇气、有兴趣去做课堂的主人。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成绩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敢大声发言,但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有一天上《齐天大圣》这…  相似文献   

19.
朱丽英 《考试周刊》2013,(87):31-31
进行赏识教育可挖掘学生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其个性得到张扬。每位教师都应赏识学生,使他们在学校快乐学习,轻松生活。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杨文学 《文教资料》2011,(7):146-148
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产生自卑心理,而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赏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结合具体事例,就赏识教育的作用、效果展开分析,指出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恰当采用赏识教育,使学生真正喜爱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