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它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修订后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着力改进以往思品课教学中“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阶段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而要想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而空洞的理论说教灌输式教学,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将理论准则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行为准则,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成为自身的自觉行为,更好地指导生活与学习,乐观生活,快乐学  相似文献   

4.
李彩霞 《考试周刊》2012,(74):139-139
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教学基本功能之一。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又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归宿的。为了很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充分发挥情感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过程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要深入人心,促使学生将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德育课程。多年来,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对其他同仁的教学成功之道的总结归纳和探索,觉得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不妨借鉴以下形式。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担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耍在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教会他们一些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现在,我将多年来对小学思品课教学中的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知识强制输送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将接地气的教学选材、学生的情境活动、教师情感、教师的道德活动等教育元素融入教学,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善育才者,无不首重德。能成才者,无不德为先。德育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教学。寓教于乐,上好品德课。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信念与自觉行为。因而,思想品德不能上成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语文课,也不能上成以硬记熟读条例为主的背诵课,更不能上成空洞的理论课。首先,备课要有针对性。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做到有的放矢,采取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质疑的开放式学法,与学生一起构建宽松、民主、融洽的探究平台。其次,上课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  相似文献   

10.
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为如此。"情"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情"是引发道德认识的动力;"情"是沟通知与行的桥梁。从品德心理结构来看,道德情感是加深道德认识,推动道德行为,坚定道德意志的"内驱力"和"催化剂",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内部动力。因此,在品德教学中不仅要明理传知,还要致力于激发情感,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产生共鸣。在师生情感交融中,学生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赢得了学生的心灵,要看学生是否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实现了道德内化。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才干,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观点,并主动地将道德观点转化为道德情感、意志、信念、乃至行为实践,变他律为自律,变“必然”为“自由”。实现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它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全过程中要确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  相似文献   

13.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做到观点鲜明,讲清道理,注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其学科性质、任务和原则,思想品德教育必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他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动。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去完成《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所规定的任务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教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知道多少道德规范,它的主要目的是用理论指导人的行为,用理论指导学生去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才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就能抓住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纠正。  相似文献   

16.
思品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忽视了实践性。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青少年进行“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表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主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因此,思想品德课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世纪之交,国家新一轮基…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了解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将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行为实践,并能转化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课前调查,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作铺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启发学生道德认识的"活"的源泉,根据课程特点,让学生做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而养成教育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只有打好思想品德行为形成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才能增强养成教育的力度一、抓住情感点,打好行为养成的思想基础。道德感情是人们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的智力支持。“只有对之有情,才能付之以行。”教学中应做到情感交融,深入意境,引起共鸣。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教育学生,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促使行为养成。如在教学《为人正直》…  相似文献   

19.
刘茂江 《学周刊C版》2014,(3):228-228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黄金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担负着传授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的重要责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未来公民“学会做人 ,学会关心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是整个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德育方面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是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应与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有机结合 ,使诸教育围绕养成教育目标 ,优化教育方法 ,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一、养成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知到行形成正确行为品德 ,需从道德认知出发。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的重要阵地。把握“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