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使得作文空洞无物,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虽然有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素材,写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2.
张秀云 《现代语文》2014,(10):140-141
学生的作文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学生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没有真实性,没有感情色彩。学生由于缺少素材积累,往往苦于对该话题无话可说,造成了作文难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切入点就在于学生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多思多想,从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素材的方式有多种,但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很多名家的文章里无非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教师应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丰富学生情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展作文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作文时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指导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作文成了"无米之炊",没有内容。作文素材的积累至关重要,作文素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生活、教材、现代媒体、实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积  相似文献   

4.
杨小梅 《考试周刊》2011,(54):71-72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语文能力。作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本文主要从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写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懂得勤能补拙,练能生巧,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从而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5.
中职生的作文能力普遍偏低,原因是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没有可写的材料。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活生生的生活,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学会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生在作文时,由于语文基础和文字组织能力本身就欠功底,作文写多了,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去写。写的作文往往也成了罗列具体事实经过的“流水账”。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因此,老师也要为学生创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生反映,写到作文就头痛,自己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出他们“摄取素材”、“积累素材”的潜能。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吸取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要使学生的作文内容具体,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利用日记,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利用课外读物,扩充素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完善口头作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激发写作欲望,展开合理的想象;整合自己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写作文,总是苦于没有内容可写,这种现状对广大语文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作文素材从何而来?人们总认为学生生活枯燥单一,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解决作文素材问题,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校园生活中丰富的“现成”习作素材,却常常被学生忽视了,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有效的生活素材资源。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代表着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墨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11.
林华君 《考试周刊》2012,(45):44-45
中职生的作文能力普遍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可写的材料。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活生生的生活.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学会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素材匮乏,而从生活中撷取直接与间接的素材成为必要与可能。语文教师作为导引者要注重培植学生语文素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直面生活实践,内化身边的生活素材,获取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还要重视有系统的作文训练以及恰当的作文评价。  相似文献   

13.
学生有生活但是不会表现生活,有想法但是表达不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经验,探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广泛积累素材,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的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来源于生活的作文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和写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犹如泉水,源泉丰盈永不枯竭.没有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最雄辩的证明.”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之根本.本文主要从指导学生从观察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强记中积累素材、从练笔中积累素材等五方面来阐述如何“立足素材积累,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面对俯拾皆是的作文素材,学生却喟叹无材料可写。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精心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经向鲁迅先生讨教作文的秘诀,鲁迅直言作文没有秘诀。这里所说的没有秘诀实则是作文没有生活素材就写不出,然而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生活素材,为何有人写得出,有人写不出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认识到良好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然而现今学生不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作文内容枯燥乏味,且不具有生活性与创造性,教师需对此种现象具有高度的重视态度。因此,对小学语文生活作文和素材积累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如打造合适的教学环境、生活中注重积累素材,其中包括收集大自然中的素材、收集家庭生活中的素材、收集社会中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将使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途径逐步增多,作文水平获得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孙艳秋 《中小学电教》2011,(12):147-14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是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来的。所以,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面对作文话题,有立意,却苦于没有生活体验,没有写作素材。作文,处于一种"欲炊"而"无米"的状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积极活泼生动的写作氛围,激活学生已有之"米",给予学生确无之"米",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开阔学生写作思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做好"名无米、实有米"之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