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黎小力 《现代语文》2010,(4):124-125
林黛玉纤弱多姿、生性多疑的性格可谓人人皆知,但那是林黛玉外在的行为性格,其实她心地单纯。本文拟通过关注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异常举动解读她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认识林黛玉形象。  相似文献   

2.
钗黛情理辨     
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人处世,一个是从本性出发,追求合情;一个是按规矩办事,讲究合理。然而,她们最终一个情未了,一个空寂寞,都没有得到幸福.作者在那"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怀金悼玉"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一、至情林黛玉林黛玉纯洁、痴情,是一首清丽而又忧伤的抒情诗.她"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住在不染尘俗的潇湘馆,整日与药香为伴.她以病弱之体,傲然屹立于风霜之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品性和风情。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林黛玉初到贾府的见闻、表现和感受,我们可以从中探知作者笔下的林黛玉美丽文弱、礼数周全、内敛得体、懂事明理的人物本色。  相似文献   

4.
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的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通过她的眼睛,曹雪芹全方位地展现了贾家豪华的建筑、侈靡的生活、森严的等级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初步塑造了贾母、王熙凤、王夫人、贾宝玉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行踪是曹雪芹的叙事线索,林黛玉细致的观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曹雪芹叙事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70):28-29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一场悲剧,毋庸置疑。只是前人对宝黛悲剧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两个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假使宝黛的"木石前盟"最终战胜"金玉良缘",两个有情人走到了一起,他们是否真的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在封建婚姻道德观念和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他们真的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在薛宝钗和林黛玉的选择中,哪一个更能适应当时社会?再者,根据现代生物遗传学原理,宝黛的后代能否得到质量保证?所有这些问题的澄清与再思考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代和背景下重新理解宝黛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6.
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画廊里,林黛玉是作者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也是作者倾注感情最多的一个人物。对林黛玉,新旧红学家们早有种种肯定或否定的评说,红学发展到今天,否定林黛玉的论者已经很少见了,任情率性,清高孤傲,单纯坦诚,执著地追求自主的人格和美好的人生理想,是当代红学研究者们对林黛玉形象的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在有些人的眼中,林黛玉却是不可爱的。作家刘绍棠在《十读红楼》一文中就提到当年他们同宿舍的人从婚姻的角度来谈《红楼梦》中的女性,有喜欢王熙凤的,有喜欢薛宝钗的,却没有一  相似文献   

7.
冯国华 《语文天地》2012,(11):37-38
《诉肺腑》节选自《红楼梦》,是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重要章节。在这一回书中,贾宝玉不但敢于在人前称扬林黛玉,而且当着林黛玉的面诉出了长期积压在内心的肺腑之言,从而消除了由于林黛玉的敏感  相似文献   

8.
比较分析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和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两个片段中的细节描写,解析两个片段中的"笑"与林黛玉悲剧命运形成的潜在因素,力图诠释这两片段中小说所显现出来的不同张力效果以及林黛玉和刘姥姥的一些行为在协调或不协调之间的微妙韵味,解释其中的涵义,以小见大,了解小说悲剧中的喜剧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部著名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个性黛玉     
“心胸狭窄,多愁善感,尖酸刻薄,小心眼儿”,这是许多人对林黛玉的总体评价。我虽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但我却一如既往地喜欢林黛玉,喜欢她那份卓尔不群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但除却恋人关系,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还存在着一层师生关系。这层师生关系,透过二人日常的生活、学习、交流体现出来。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这种师生关系,既塑造了主人公丰富的人物特点,又不着痕迹地表达出《红楼梦》作者对于师道传承、文化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在小说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形象不仅本身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而且她对其他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也起着极为突出的衬托作用。刘姥姥的见闻里生动刻画出贾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使这些人物形象更为立体、丰满和传神,为整部《红楼梦》增添了奇异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悲剧,其中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宝黛爱情悲剧的成因一直为学界和读者所关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黛玉自身健康与性格角度出发,对宝黛爱情悲剧成因做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黛玉自身的性格和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各具特色.写黛玉出场,主要从正面进行心理描写、言行描写及从侧面进行外貌描写,揭示其性情;写凤姐出场,主要是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法,正面描写其言行举止,并通过黛玉眼中所见,抓住其服饰、容貌特征,展现其性格;写宝玉出场,主要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和侧面描写、正文反作、对比描写等手法,活现其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本以实事求是精神,重新揭示钗黛婚姻的悲剧意蕴。它不是封建宗法制度肆意扼杀叛逆青年的幸福爱情,以政治婚姻代替感情婚姻。木石前盟属于理想型,金玉良缘属于现实型,由于贾宝玉执意追求理想主义,才酿造现实型婚姻的悲剧。钗黛悲剧体现着曹雪芹微妙的心态:美妙的理想与复杂的现实之间可避免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笔下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之一。纵观林黛玉的一生,不论是体态神貌、举止言行,还是吟诗作赋、赏花弄月,无不体现出诗人的气质,焕发出诗性的光芒。诗性之美,才是她的美之为美的根源。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林黛玉的诗化人生:首先,从林黛玉的待人处世等外在表现来看;其次,从林黛玉写的大量诗作中体现出的诗美来看;再次,从曹雪芹塑造这样一位诗化人物所寄托的审美追求来看。由此得出结论:林黛玉的诗化人生其实是曹雪芹诗美理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旨在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的生存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一特写式的全面介绍。文笔优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回肠荡气。然而,稍加琢磨,便会疑窦丛生。嗣前林黛玉真的从未去过外祖母家吗?贾府的主子她真是一个都不认识吗?这当然是有悖事体情理之事。究其原因:既非作者的疏漏,更不能以败笔论,而是宏著梦幻性特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旨在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的生存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一特写式的全面介绍.文笔优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回肠荡气.然而,稍加琢磨,便会疑窦丛生.嗣前林黛玉真的从未去过外祖母家吗?贾府的主子她真是一个都不认识吗?这当然是有悖事体情理之事.究其原因:既非作者的疏漏,更不能以败笔论,而是宏著梦幻性特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18.
以原型理论对贾宝玉这一形象作出阐释:即通过顽石意象的分疏,阐明《红楼梦》百二十回文本在叙述贾宝玉的情爱婚姻历程中显示的哲学过程和人性逻辑,这就是物我分离、灵肉分离、情礼分离、真假有无同一等四个范畴的推衍,这与大荒山、太虚幻境、大观园和贾府四个存在境界是对应的。  相似文献   

19.
本借助俄罗斯多余人学精神悲剧的视角,探讨了贾宝玉精神悲剧的中国化特性,与多余人比较,因化背景,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的不同。贾宝玉的精神悲剧主要表现为纯粹的精神探索,缺乏共鸣的社会基础,因而不可能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甚至长时间不为评,读所理解,本以世界眼光阅读《红楼梦》,贾宝玉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以黛玉初进贾府的一天活动为线索 ,为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 .其优美动人的人物外貌描写 ,生动传神的语言运用 ,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刻画 ,贾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 ,让我们如同亲历过一般获得无尽的审美感受 ,表现了高超的行文艺术 ,充分体现了小说艺术美的生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