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31年5月至1934年1月的三年时间里,瞿秋白是“左联”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首先,作为党内首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瞿秋白为中国左翼文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对纠正“左联”时期相当一部分左翼作家中存在的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机械等同起来的“左”倾错误,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其次,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以及他参与起草的“左联”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创办的刊物,扩大了左翼文学的阵地,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使“左联”逐渐摆脱了“左”倾路线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标志着“左联”的“一个旧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为中国左翼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它的艺思想对“左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为他参与对“左联”的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纠正了党内的"玩弄暴动"的错误倾向;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瞿秋白又批判了米夫、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论点.瞿秋白参加"左联"工作时,为"左联"提出了新方针、新任务,并全面、正确、深刻地评价了鲁迅.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在“左联”时期,作为瞿秋白重要学活运之一是:他跟鲁迅一起,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由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瞿秋白同志生平的报告》明确指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翟秋白同志在上海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对此,大量的回忆录也作了有力的印证:  相似文献   

5.
“左联五烈士”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缅怀纪念与考证研究紧密结合,二是研究中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左联五烈士”研究自1931年正式拉开序幕并掀起第一个高潮,建国后又分别在纪念“左联五烈士”牺牲20周年、30周年和50周年之际形成三度浪潮。“左联五烈士”研究自鲁迅创始,经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脚踏实地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从一砖一瓦构建起坚实的颇具规模的研究殿堂。  相似文献   

6.
“左联”的内部刊物《秘书处消息》第一期(一九三二年三月十五日左联秘书处出版)里,刊载了一则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秘书处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左联’改组的决议”的消息。该决议共通过了八项议案,其中第五项规定了在左联秘书处下设立三个委员会,即创作批评委员会(创委),大众文艺委员会(众委)和国际联络委员会(联委),并提出了各委员会的具体任务。“创委”的任务是在文艺大众化的方针之下进行:①自己创作的任务及题材的规划;②自己创作的批评;③外界新出创作的批评;④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及创作方法之研究。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化建设的重要领导和开拓。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8.
一九六二年十月,香港自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司马璐撰写的《瞿秋白传》。该书装帧为黑色封面,封面的瞿秋白像和书名均为黄色,三十二开本,共一六一页,正文约六万余字。全书除序言和附录(《多余的话》)外,分为八章。第一章“出生·家世”;第二章“从北京到莫斯科”;第三章“参加共产党前后”;第四章“恋爱与结婚”;第五章“‘八七’会议的前后”;第六章“‘左联’鲁迅”;第七章“进入苏区与被捕枪决”;第八章“瞿秋白一生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九三○年三月成立于上海。她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国民党反动派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英勇顽强地展开了反“文化围剿”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党所领导的武装斗争,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左联的对敌斗争形式,除了举办读书班、演讲会及开办工人夜校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创办刊物。通过这些刊物,宣传左联的纲领、章程、决议,并发表作品,介绍无产阶级文学,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左联的刊物有三十二种之多。这些刊物,大致可分为左联机关刊物、左联有关刊物及左联成员办的刊物三种。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领导人之一,于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八日英勇就义于福建长汀。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蛮横地篡改历史,恣意向瞿秋白同志泼污。然而,历史毕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关天瞿秋白同志在党的历史上的功过,党中央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所作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早已作了符合实际的评价。本文仅就瞿秋白早期的思想,做一些浅陋的分析,借以批驳强加于他身上的诬蔑不实之词,也以此纪念瞿秋白同志牺牲四十四周年。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文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导者和开拓者。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文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2.
政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既能相互交融 ,又存在矛盾。瞿秋白在 2 0世纪 30年代参与左联文学活动时期 ,处于政治家与文学家两种身份的自我认同之间。他在这个时期对新文学的贡献和认识上的偏误 ,值得今人思索  相似文献   

13.
鲁迅风是现代杂的一种独特流派,是指鲁迅、瞿秋白等人创作的鲁迅式的战斗杂。其风在“左联”时期已经形成,后经“孤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唐弢、巴人、聂绀弩等一大批杂作家的丰富与发展,进一步走向成熟。其主要特征是以讽刺、幽默的笔调,以形象化说理的表达方式,进行社会批评和明批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太阳社、创造社"奉旨申斥"事件开始,依据所能见到的材料,仔细追溯了鲁迅与瞿秋白从"五卅"到"左联"期间的龃龉和友谊,认为鲁瞿关系呈现为一种不平静的动态过程,即从富于敌意的对手转换为很有原则性的诤友。同时,为了便于理解,本文还梳理了瞿秋白与太阳社、创造社的关系,与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关系及其极左思想的来源和一贯性,也分析了鲁迅的心理活动。这种探讨对重新审视鲁瞿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和对"自由人"、"第三种人"论争中的角色与地位问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文艺战线统战运动的经过“九一八”后,我国发生的新的政治形势给革命文艺运动提出了抗日救国的新任务。“左联”一九三一年曾在《文学导报》上公布关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把“在文学的领域内,加紧反帝国主义的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在“左联”的具体组织下,许多作家参加了抗日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地创作了许多抗日题材的文艺作品,当时,以抗日为题材的话剧、电影、歌曲非常流行,在群众中曾产生很大的政治影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五四”以后,他就清醒地觉察到新文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弱点,主张新文艺要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中,和广大劳动民众联系着。在“左联”时期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瞿秋白以列宁关于文学的党性原则作指导,结合当时文艺界的实际情况,写了许多论大众文艺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实施文艺大众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大众文艺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九三四年到中央苏区后,他对文艺大众化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教师节●韩长代从1931年5月到1985年1月,我国曾确立过四次教师节。第一次是“六·六”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邵爽秋、程其保等人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的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其目的在于尊师重教、振兴民族。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与鲍罗廷的合作是沉重的,被涂上了厚厚的灰色基调。但是,鲍罗廷离开中国之前做了一些弥补自己严重错误的事,即与瞿秋白最后合作,制定了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新的方针政策。1930年1月,瞿秋白与鲍罗廷一起出席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举办的“陈独秀主义的历史根源”学术讨论会,这是他俩最后一次共同出席会议,以后留在双方心目中的是说不清的政治话题。  相似文献   

19.
《湘江文艺》第九期发表杨桂欣同志题为《丁玲——经得起苦难和委屈的人》的文章,介绍了丁玲同志坎坷的一生。丁玲同志1904年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四岁丧父。她从小就投身于革命,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同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著名共产党人开始接触。1930年她和爱人胡也频一起加入左联,1932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并查封和禁售她的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在中共领导的早期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史上,尊重来自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积极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土地革命和组织工农红军的决议精神,对于中共领导的早期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