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浓HNO3跟碳反应的探究   C HNO3(浓)(==)4NO2↑ CO2↑ 2H2O Q,在教材实验中,①把灼热的木炭放入浓HNO3中,反应很快就停止了,虽然能观察到NO2的生成,但无法检验生成的CO2;②不能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污染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让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查阅资料,提出改进.有同学说,由于产物中生成了水,浓HNO3本身也有部分水,导致Q吸>Q放,所以实验不能继续进行,于是提出了控制浓HNO3的用量,及时把生成的水转移的思路,设计出了装置A.……  相似文献   

2.
1 实验原理 1.1 浓HNO3 能将C氧化,生成 CO2、NO2 气体 C+4HNO3(浓)=4NO2↑+CO2↑+2H2O 1.2 NO2溶于水生成稀HNO3,酸性条件下不能形成CaCO3的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3.
张富群 《文教资料》2005,(5):133-134
无机框图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也是不少学生感到较难求解的一类问题。这类题目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对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在复习中,笔者觉得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重要的无机反应规律,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又是解无机框图题的一个突破口,现举例如下:规律1!物质X+物质Y→物质A+物质B+物质C#(即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重要反应有: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2NaCl+2H2O=2NaOH+H2↑+Cl2↑2Cl2+2Ca(OH)2…  相似文献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重视反应条件,因为即使反应物相同,当反应条件不同时,产物往往不相同,现就各种情况举例说明. 一、反应物浓度不同,产物不同例1 铜与浓HNO3反应,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为NO. Cu+4HNO3(浓)=Cu(NO3)2+2NO2↑+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铜与稀硝酸反应如下: 3Cu+8HNO3(稀)==3Cu(NO3)2+2NO↑+H2O 实验现象应该为生成无色的气体,但往往观察到的是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一、气体制备实验类型1.乙烯的实验室制法:CH3CH2OH浓→17硫0℃酸CH2CH2↑+H2O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2H2↑+Ca(OH)2二、特征实验类型1.需水浴加热的实验水浴加热是控制有机反应条件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①反应物受热均匀;②可控制反应的温度在100℃以内。中学化学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实验主要有:(1)硝基苯的制取+HNO35→0浓℃硫~6酸0℃—NO2+H2O(2)酚醛树脂的制备nOH+nHCHO浓→△盐酸[OHCH2]n+nH2O(3)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4)乙酸乙酯的水解CH3COOC2H5+H2O稀△硫…  相似文献   

7.
鉴于NO2有如下的平衡2NO2(=)N2O4,理性解读了在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制得不含N2O4和NO的所谓纯净的NO2.NO2溶于水的反应是复杂的,既有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的主反应,又有与水反应生成HNO2不提供NO、更有消耗NO的副反应.因而出现“把充满N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水位上升的高度大于试管体积的2/3”的实验现象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8.
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2.1 铜与浓HNO3的反应及NO2的性质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约10ml浓HNO3,插入铜丝,使之与浓HNO3接触反应产生NO2,同时关闭三通活塞,使产生的NO2暂不进入玻璃Z管"1"或"2",生成的NO2气体可将HNO3沿导管压入漏斗中,从而使之与Cu丝脱离接触,此时反应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9.
在中专及高中课本中,都有Cu与浓、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这些反应简单易行,但不能控制,实验中生成的气体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在教学中以可控和减少污染为目的,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二、实验药品浓HNO3、稀HNO3、Cu片、NaOH溶液。三、实验操作方法1推动试管A中钢丝绳(钢丝绳可以通过塞子上下移动),使Cu片浸入浓HNO3中,此时试管A中产生红棕色NO2气体,同时,溶液变为蓝色。2当试管A中的红棕色气体充满后,把钢丝绳提升,使Cu片脱离浓HNO3,试管A中的气体通过导管进入试…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硝酸>一节中,讲到铜与浓HNO3反应时,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很难保证NO2不泄露,而NO2又是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做铜与稀HNO3反应时,这样的装置又不能很好的检验生成的NO,对NO的变化现象观察不明显.为克服上述弊端,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