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振宁  (ChenNingYang) 美国物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 1 92 2年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 1 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1 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1 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 949年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 986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杨振宁教授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进行了长期创造性研究 ,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 ,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性的贡献。( 1 ) 5 0…  相似文献   

2.
<正>尤金·保罗·维格纳(美国,1902-1995),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维格纳,1902年11月17日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25年毕业于柏林工科大学。1928年,在柏林高等技术学校担任物理学讲师。1930年至1936年的部分时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兼任数学物理教授。1937年入美国国籍。1936年至1938年,受聘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从1938年至1971年退休为止,一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数学物理教授。  相似文献   

3.
健康快递     
吃葡萄干可杀灭牙菌斑在餐桌上就可获得健齿食物,如葡萄干、乳酪、香菇等均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防止龋齿。一般认为龋齿的形成与细菌形成的菌斑有关。最近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牙科中心的教授们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正>爱德华·劳伦·塔特姆(美国,1909-1975),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塔特姆,1909年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鲍勒德市。1930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1931年获微生物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37年至1945年,任斯坦福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1945年至1948年,受耶鲁大学聘请,任植物学教授,后任微生物学教授。1948年至1957年,回到斯坦福大学,任生物学教授。1957年后,长期任职于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科教文汇》2020,(7):F0004-F0004,1
保罗·弗洛里(美国,1910-1985),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洛里,1910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斯特灵,1931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生物化学博上学位31934至1938年,就职于威尔明顿杜邦实验室,主要从事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他聚合物研究工作。1938年至1961年先后在辛辛那提大学、伊丽莎白橡胶公司、康奈尔大学、梅降研究所任职。1961年后,出任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兼任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6.
《科教文汇》2014,(8):F0004-F0004
正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国,1883-1970年),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于193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瓦尔堡生于德国弗莱堡,父亲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13岁那年,由于父亲被柏林大学聘为物理学教授,瓦尔堡一家迁往柏林,他也随之进人柏林大学,师从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7.
40年前的1957年1月,吴健雄教授在美国物理学会上宣布,她的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教授、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新论点。这一成果震动了科学界,使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领域。50年后的今天——1997年1月,我们来回顾吴健雄教授是怎样走上物理学的顶峰的。  相似文献   

8.
香港中文大学陈耀华教授是著名爱国学者,他1950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获物理学士,1952年获物理学硕士,随后在香港大学教书。196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物理学博士,1962~1963年留校做博士后。1963~1971年在美国Brookhaven国家研究院工作,先后任物理助理及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宋健     
控制论专家。汉族。1931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1960年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毕业,同年包曼高工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后又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墨西哥国家工程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终生荣誉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七机部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  相似文献   

10.
《科教文汇》2013,(35):F0004-F0004
卡尔·西格班(瑞典,1886—1978年),因对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与研究,于192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西格班,1886年12月3日出生于瑞典的厄勒布鲁。1906年西格班中学毕业后,进入隆德大学,并于1911年获博士学位。1907—1911年在隆德大学物理研究所担任当时著名的光谱学家里德伯的助教;1920年接任物理学教授;1923年担任乌普沙拉大学物理学教授;1937年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同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研究所物理部成立,西格班任第一届主任。1938ff起,他入选瑞典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持物理学奖金的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