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是信息的载体。随着社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行情发布与分析应成为经济报道中的最常见内容,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经济报道的三大组成部分(经济工作报道、经济生活报道、行情报道)中,行情报道在很多报纸上,总量一直居于末座,在版面处理上也是“轻描淡写”。 是读者不需要通过报纸了解行情吗?事实的回答是否定的。1996年5月,我们做了一次读者调查,在“您最需要但晚报较短缺的内容”一栏中,有5条可供选择填写,结果36.52%的读者选择了“行情”,比例为第一。事实证明,社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行情与社会成员的相关度越来越高.以至于过去人们看起来枯燥的行情数据和曲线,正被越来越多、越来越热切的目光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确定的前提下,都市类报纸创造竞争优势主要是两条途径: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要么比竞争对手更经济地满足读者。如何更经济地满足读者,其实质涉及的是报业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低成本管理问题。下面结合都市报的竞争现状,谈点看法。一、价格推动成本:从更廉价到更经济各地都市报的崛起主要靠更出色,对手是当地晚报。都市报学走了传统晚报的看家本领,像晚报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像以批评报道影响读者等等。再增加硬新闻,做到“大信息量”;增加服务性报道,做到“强综合性”。在这种“新闻纸加实用纸”的对照下,那些固守“报的补充”、“茶余饭后消遣”的传统晚报,就明显信息量不足了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确定的前提下,都市类报纸创造竞争优势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要么比竞争对手更经济地满足读者。没有第三条途径! 价格推动成本:从更廉价到更经济 各地都市报的崛起主要靠更出色,对手是当地晚报。都市报学走了传统晚报的看家本领,像晚报的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像以批评报道冲击市场等等。再增加硬新闻,做到“大信息量”;增加服务性报道,做到“强综合性”。在这种“新闻纸加实用纸”的对照下,那些固守“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消遣”的传统晚报,就明显信息量不足了。 继都市报而起又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其遇到的经济现象也逐渐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经济事件、经济政策、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表现得更加迫切。但平面媒体特别是地市晚报上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因缺少可读性、趣味性而难以成为受众必读的内容。经济报道如何与时俱进,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地市晚报经济报道的社会新闻化写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借鉴社会新闻可读性、趣味性强期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的特点,从经济报道的选题立意、写作形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变革。地市晚报经济报道的不足(1)题材偏深、偏专…  相似文献   

5.
在日益突进的现代化势态中,有时传统深厚的东西往往容易陷入困境。晚报是中国最先进入读者市场的报种,80年代最弓队注意的文化景观是“晚报现象”。十年后的今天,重庆、黑龙江等地方的晚报已改为早晨出版上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地的晚报都不同程度受到当地其他都市报的挑战,发行市场和广告收入受到~定程度的挤占分割。当今晚报正受到来自五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滞后的出版时差,多样化的晚间娱乐方式,对晚报生存空间的挑战。晚报是各报种当中最易“碎”的信息品,有效阅读时间非常有限。昨日新闻对读者己是滞后消息,今…  相似文献   

6.
晚报的科技报道怎么写法?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三个“着眼点”晚报是一份面向千家万户、供男女老幼广泛阅读的报纸,它所报道的内容应与最广大的读者接近。因此,从这个特点出发,我认为晚报的科技报道的视角应放在以下三个“着眼点”上。第一,着眼于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领域,科研领域中有不少新技术成果是普通人无心关注的。但蔬菜、水产研究直接关系到人  相似文献   

7.
要办好一张晚报,首先会面临一种两难的处境。一方面,晚报的读者对晚报的普遍期待是“好读”。晚报是带人家庭阅读的报纸,读者希望在晚间的休闲时光中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放松精神、娱悦性情等等,总而言之,是希望读到较“软”的内容。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软”是有限度的。“好读”是读者对晚报的要求,同时应该看到,“好读”也是晚报的一个误区。晚报是一种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如果以为市民只喜欢读那些轻松的、消闲的、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无关痛痒的内容,从而一味地迎合有些人的趣味,那么,这样的报纸是没有分量的,只能以“街头小  相似文献   

8.
主旋律报道,中心报道,重点报道,深度报道,追踪报道,是晚报版面上的拳头产品。晚报要运用“主旋律报道多样化”的法则,加强力度,精心策划。 主旋律报道多样化 主旋律报道的策划与实施,首先要抓住“四个把握”和“四个多”。“四个把握”是;把握每项主旋律报道的核心内容及其所涉及的各个侧面;把握所报道事物的纵深发展趋势;把握晚报读者关心的“突破口”;把握“量体裁衣”的报道形式。“四个多”是: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多色彩地组织上下左右前后“立体式”报道。这就是说,要体现主旋律报道的多样化。 正确处理晚报的主旋…  相似文献   

9.
当前,普通百姓对经济生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晚报要想拥有更多的读者,就必须增加经济新闻报道的比重和分量。然而,做经济报道对晚报来说,又是一个弱项。这是因为经济新闻的"数字化"、"术语化"现象,导致经济报道枯燥无味,可读性不强;而晚报对可读性的要求又是相当高的,这就构成了晚报经济新闻宣传的难点。从现状来看,我们的经济新闻在内容上存在着“几多几少”的现象:报道面上的东西多,点上的内容少;报道领导部门的措施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分析报道少;抽象系统枯燥的报道多,  相似文献   

10.
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应该让党报的经济新闻“活”起来。“活”即是新,“活”即是深,“活”就是不仅注重微观经济报道,更注重宏观经济报道与分析,“活”就是使党报的经济报道更加贴近时代脉搏,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读者。经济报道只有做到三贴近,在新、深、快上做文章,才能“活蹦乱跳”,吸引读者。 要求经济新闻“活”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许多党报尝试着办起了经济特刊,加大经济宣传报道力度,追踪市场经济热点,党报创办的经济特刊,满足了读者急于了解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重大方针和举措,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信息,各个层次的读者从这类经济特刊中都能程度不同的有所获取,使得党报的经济特刊成为读者竞相传阅的报纸。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面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新闻改革也必须确立相应的市场经济新闻观念。那么,怎样搞好晚报的经济报道,便成了晚报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晚报的特色、风格和优势,搞活经济报道。人们常把日报比作一天不可缺的正餐,而把晚报比作正餐中的一碟别具风味的菜肴,从中品出社会味、知识味、消遣味、服务味、人情味等等。这些风味和特色,就是晚报的生命和优势,也是读者喜欢晚报的原因所在。因此,晚报就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报道中,拓宽报道领域,增加信息容量,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开辟“短、广、软”的路子,充分发挥晚报与群众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的特点,搞活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2.
晚报的爱心报道及其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着贴近生活、贴近读者鲜明特色的晚报,其助困济贫报道向来深受读者欢迎。这类报道最明显的作用,在于帮助被报道者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晚报“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但对助困济贫报道的认识如果只着眼于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认识到它所蕴含的鲜明的舆论引导作用,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策划这类报道,从而对读者进行政治、思想、价值、行为等方面的正确引导,促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晚报的爱心报道向来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3.
新闻改革,使不少日报不断吸取晚报的特点和长处,改变了面貌,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也使晚报面临着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晚报以变应变,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新的“坐标”,加大自身改革的分量和力度,由过去的“贴近”读者,进而更注重报道与读者“贴肉”(江南俚语,贴切之意),以至于与读者“贴心”,努力使晚报成为读者的挚友。  相似文献   

14.
新闻改革,使不少日报不断吸取晚报的特点和长处,改变了面貌,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也使晚报面临着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晚报以变应变,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新的“坐标”,加大自身改革的分量和力度,由过去的“贴近”读者,进而更注重报道与读者“贴肉”(江南俚语,贴切之意),以至于与读者“贴心”,努力使晚报成为读者的挚友。  相似文献   

15.
成就报道是“政绩新闻”,反映较多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所以一直是新闻媒体的“规定动作”。作为以服务民生、服务读者为己任的晚报类报纸,如何在成就报道中既让政府满意,又让读者满意,确立成就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亲性、可信陛,做到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是各家晚报类报纸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重要题目。  相似文献   

16.
自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新闻图片在晚报上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了。然而经济新闻的“硬”和晚报新闻的“软”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如何使经济新闻图片报道更具晚报味已成为晚报摄影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透视经济活动背后的故事“新闻的面要广一些”,是我们晚报的老前辈赵超构先生一贯的办报思想。这一思想至今对于搞好晚报经济图片报道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晚报新闻的固有特征,只有抓住了这一特征,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既有天天不能离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既有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深”在哪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力丹 《新闻与写作》2004,(4):10-11,17
有人称,目前,媒体已进入品牌营销时代,新闻报道则进入了观点时代。不管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在传媒业被看作影响力经济,真知灼见成为构成媒体影响力重要因素的今天,具有高品质信息“附加值”的深度报道,受到广泛关注和厚爱势在必然。然而,尽管“深度报道”被众多的媒体当作竞争的“重武器”,但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有深度的报道却并不多见。深度报道应“深”在哪儿?怎样才能“深”下去?本期刊登此组文章,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1,(9):78-7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8月10日报道,“不偷菜,去种菜!”《福州晚报》旗下东街口网站将线上虚拟农场与线下真实农场结合起来,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承租了上万亩农村闲置土地作为“开心农场”基地,并作为《福州晚报》读者服务基地。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国内的晚报以社会、文化、体育新闻和副刊见长,经济报道一直是条短腿。缺了经济报道这条腿的晚报如何与都市报竞争呢?答案只有一个:加强晚报的经济报道。这既是为了迎接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阅读口味的需要,更是实现晚报均衡发展的需要。首要定位是大众化经济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  相似文献   

2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切实把握的重大理论原则问题,是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报道质量的指导方针。作为综合性报纸的晚报,经济报道是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晚报的经济报道更有贴近性,提高经济报道档次,是提高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贴近实际,突出经济报道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实际”,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经济新闻的报道面应大大拓宽。经济新闻不再是经济工作新闻,更不是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