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就业备受当前社会的关注.学生能否更好地就业,更是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名职教就业指导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关注思考就业教学:我们的教育产品是否合格,学生能否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工作的考验?社会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关于人才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上述一连串的问题促发我的思考:如何在企业、学生和教学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平台,实现三者之间的信息对接呢?  相似文献   

2.
关于2006年就业力问题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规模空前扩充的时期。随着入学难的逐步缓解,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大学不断扩招的同时,就业矛盾却日益突出:毕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就业能力正是学生和企业能否跨越“鸿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对这一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和教研中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一、关注学习起点,让学生找到方向在教学中,我有时埋怨: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怎么不理解?原因就是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把学生储备的知识和生活经  相似文献   

4.
要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必须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一定要紧紧抓住“职业与就业”这个基本概念。因此,一些教学研究、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此概念。能否从事专业工作,关键要看技能。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也正在于能否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本文结合对高职教学工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年一度的学生求职高峰,尚未签约的应届毕业生将可能加入日益庞大的青年失业者行列。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学生的职业观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等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教育政策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重点。如何确定在就业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在促进就业过程中实现其应有的效用。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大致被归结为:诸如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调、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之间的脱节,还有学生…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何在?说白了,就是所培养的人才通过社会的就业与使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靠学生就业来实现的,是以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为桥梁或枢纽的。从某个角度看,评价一所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只有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考察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才能客观地中肯地估价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所以,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必须架设起一座畅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作为普通大学的重点学科大学物理,其教学历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物理人才的需求性变化,普通大学物理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企业对物理人才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学生因就业压力而要求物理教学更适合自身发展和就业需求。这样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就必须考虑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以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为出发点,定位大学物理教学,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旧的不适合学生能力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足以适合学生能力发展,能够适应企业挑选,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持久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症结,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人才扩招政策的逐渐推进,每年新增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在快速地增加,大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更多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学校和社会沟通起来的桥梁,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语     
正@经济日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前落幕,企业在参赛选手就业洽谈会上现场招募人才。职业教育要加速发展,离不开校企结合、产教融合。只有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配置师资、设置课程,才能让职业教育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担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责。@教育报邓兴军:工士学位能否拯救职教?职教为什么"中央很重视、行业离不开、社会看不起"?我看有三大原因:一是就业不平等,招聘单位有学历或学位要求,直接把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成为学有所长,为我所用的人才;让学生学习一门技术,能够顺利就业,这是每一个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一技之长,一门技术,相信每个职业学校都能达到,之后呢?能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吗?能顺利就业吗?实际上技能和人才之间,技术和就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否解决好学生就业,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能否走出招生困境的决定性因素。故此,如何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具备就业能力,是各农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思考的问题。一、能力是人才的根本,职业教育应把能力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就业一直是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企业的用工难也日益凸显。本文从学生的就业研究入手,分析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初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3.
谷伟 《林区教学》2014,(12):6-7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本科院校的就业问题,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校教学、企业合作和学生就业的预就业过程,培养应用型人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特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及其应用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作为计算机专业中职教育者,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教学,以适应新世纪对信息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劳动者,成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的问题。新课标也指出:信息技术新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信息技术课到底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陈秀娟 《新疆教育》2012,(22):21-21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繁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考是当下国内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主流社会普遍认可的考试制度,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下的严峻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相应地,高中教育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国内高中教育模式的改革成为了时代的大趋势,其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和力度不断加强。英语是高中教育非常重要的科目,其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有紧密的关联,其教学质量也成为了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也是不少高中英语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是简单的探讨与分析阐述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就业热线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2003级的学生,我学的是土地资源管理,但是现在发现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太好,所以我准备考研.后来听说,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形势也不是很乐观.最近有了跨专业考研的想法,想考行政管理或是企业管理.我平时关注比较多的是政治方面和企业宏观方面的东西,请问,我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努力学习原来的专业,还是跨专业考研?谢谢!!迷茫的小丰小丰,你好!在大二就考虑就业问题,这说明你是一个关心自己前途和发展的人。需要指出的是,你遇到的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做出选择之前,我想和你一起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考研是解…  相似文献   

17.
李强 《现代教学》2013,(5):34-35
我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作文可教吗?我认为:是可教的,而且还极其有效。第二,作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我认为:既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种心智活动。第三,作文教学的现状怎样?我认为:是内容空洞,不会写,而"内容空洞"是问题的主要表现,是问题存在的根本。基于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单单靠"教→学"能否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教中学得作文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专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中专生就业难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所在。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能否生存和发展。解决好中专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支持与大力配合。就学校本身而言,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调整专业结构学校要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技术快速发展,岗位差异加大的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缺少足够的应变来培养对口人才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笔者做出了以下思考: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应建立起合理的课程,面向企业实际需求;并建立和完善与用人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平台;且在师资培养方面更注重"应用型"师资能力建设的观点,以满足社会、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的高考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高考改革能否体现历来被人关注的减负问题?推行外语一年多考、推行社会化考试的举措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文理分科的初衷究竟在哪儿?取消文理分科能否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