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一届中国男排运动员和北京奥运会冠军队美国队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新一届中国男排与北京奥运会冠军队美国男排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指标的差异,旨在从非技术因素的差异上揭示新一届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美国队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新的中国男排在人员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男子排球运动员选材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运动员的训练,促进中国男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方面的差异,旨在从非技术因素的角度揭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从’98世界男排锦标赛看中国男排的一攻战术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排参加’98世界男排锦标赛时的一攻战术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男排的快攻成功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强攻成功率和失误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的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得分手段,但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5.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上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与交手队的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男排年龄相对较小,身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明显,但在力量素质上,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差异,而网上高度则位于世界男排队伍前列。(2)攻防技战术运用效果:与世界强队发球形式存在差异,中国队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和稳定性较差,世界强队以大力跳发球为主;中国男排一传到位率优于世界强队,但失误次数相对较多;中国男排的有效拦网没有展现优势;中国男排防守失误率较高;一攻中,后攻效果较理想,但前排强攻和快攻得分率弱于世界强队;反攻中,强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但中国男排得分效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排比赛12支男排队伍144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年龄结构偏轻;身高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世界强队差距大;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第28、29届奥运会男排比赛前6名以及第17届男排世锦赛前6名的18支球队、226名运动员的6项非技术因素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世界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等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男排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已达到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但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等四项指标低于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建议增加中国男排的大赛经验,重视对身材高大队员的挑选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身体功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排同6个对手的比赛进行录像,并对中国男排与对手扣球得、失分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如何提高中国男排扣球得分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中国男排以后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统计的方法,将中国男排与2003世界杯排球赛的前4名巴西、意大利、塞尔维亚和黑山、美国及亚洲主要对手日本和韩国的交手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排与世界诸强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具体表现在:技战术水平相对落后、组队思路模糊不清、训练与比赛的科技含量较低。试图通过及时客观地总结中国男排在本届杯赛中的经验与教训,能帮助中国男排认清形势,重塑信心,并尽快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10.
陈珂  李超 《湖北体育科技》2016,(10):880-88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对中国男排与澳大利亚男排、加拿大男排在非技战术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从而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准备。结果显示:1)中国男排队员的年龄分布不合理,老队员过多;2)中国队拦网方面比较好,这和中国男排的身材高大有一定关系;3)而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较差,主要体现在关键分的把握上。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湖南的郴州、福建的漳州孕育了中国女排辉煌和成功的话,那么,座落在风景胜地的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则是中国男排的“风水宝地”。1997年,从日本回国执教的汪嘉伟率领中国男排在此进行集训后,即取得了阔别已久的亚洲男排锦标赛冠军。此后,中国男排又多次在这里进行过集训,先后夺取了1998年曼谷亚运会和1999年亚锦赛两项桂冠。而邸安和在接任中国男排帅印后,中国男排的第一次集训也是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对中国男排来说颇不寻常。这一年,国际排联制定的每球得分制等新规则正式开始实施,亚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也将在此间相继举行。对中国男排来说,这既是一次难逢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新规则的实施,从总体上说有利于中国男排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加得分手段,拉近和世界排球诸强的差距。靠自己的实力打进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是中国男排几代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盼望已久的梦。而今年年底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资格赛则是中国男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进军奥运会的大好时机。中国男排的侄儿们在经过了'98一'99中国…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得失分的角度,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网上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存在的差距,旨在为中国男排取得新的战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81年世界杯后,中国男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亚洲却难同日本、韩国等队抗衡。1997年,中国男排在第9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队员打出了水平,找回了自信,但中国男排在1998年,第14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又被世界诸强挤出了前14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男排同世界强队间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男排向世界排坛更高层次迈进,就要尽快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2013~2014赛季中国男排联赛运动员年龄、身体形态、网上高度与2013世界男排联赛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联赛运动员的整体年龄偏小,年龄层次结构不合理;身高无显著性差异,但我国2m以上运动员所占比例较低,体重、克托莱指数的差异非常显著,身高与体重的发展不协调;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指标显示我国在网上高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张玉红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6):72-74,88
运用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排在2012伦敦奥运会落选赛上的4负场比赛(对伊朗、塞尔维亚、韩国、澳大利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球上,中国男排以飘球为主,发球攻击性较弱;一传上,应保证接发球的到位率;拦网上,较高的拦失率使中国男排的整体拦网效果大打折扣;防守上,接拦回球的整体效果相对较好,但接传垫球的机会少于对手;进攻上,前排强攻是中国男排主要进攻形式和得分重要手段,但得分率相对较低;防反中,中国男排前排强攻、快攻及后攻方面的得分效果与对手的差距是全面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男排在’99杯赛的失利 ,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整个比赛过程 ,中国男排已与世界强队 (包括日本和韩国 )在技战术水平、意志品质和科研投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尽快适应新规则带来的各种变化、加大科研力量并创建新的攻防体系 ,是中国男排提高自身实力、走出低谷、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3月10日,是中国男排队员报到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似乎也在预示着中国男排以后的道路并不会平静。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男排将全力备战5月22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进行的雅典奥运会落选赛暨亚洲区资格赛,这也是中国男排夺取雅典奥运会入场券的唯一也是最后的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进奥运会,是中国男排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和追求。然而,教练换了一茬又一茬,队员也来了一批又一批,奥运仍然是中国男排一个美丽的梦,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22日至27日,中国男排在日本长野和东京 参加了2005世界男排大冠军杯赛。在这次比赛中,中国男排先 后与欧洲冠军意大利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得主巴西队以 及非洲冠军埃及队,东道主日本队和美洲劲旅美国队进行了 较量。虽然中国男排在本次大冠军杯赛上的状态起起伏 伏,最终没有取得一场比赛的胜利,然而对于平均年龄 23.7岁、持外卡参赛的中国男排来说,这次大冠军杯赛 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和锻炼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男排在’99杯赛的失利,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整个比赛过程,中国男排已与世界强队(包括日本和韩国)在技战术水平、意志品质和科研投入等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尽快适应新规则带来的各种变化、加大科研力量并创建新的攻防体系,是中国男排提高自身帝力、走出低谷、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