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夜,有一个悲观厌世的男子从家中拨通了某寺院的电话,他向接电话的僧人倾诉了一番自己的苦恼和困惑,僧人也耐心周全地予以开导和安慰.他非常感激和欣慰,就问僧人的法号,准备翌日前去拜见.  相似文献   

2.
那个人是谁     
清风徐来,月华如水。老禅师在寺院的菩提树下来回地走动,一边散步一边思忖着什么。过了不知多长时间,他似乎是走累了,坐到离菩提树不远的一个石凳上闭目养神。一个小和尚怕他着凉,为他披上一件袈裟。他谢过弟子之后,忽然问道:“刚才那个在菩提树下来回走动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刘小光九段离开北京,只身一人出现在无锡.他在无锡太湖一畔有一处房宅.他曾对我描述过这个地方,傍依湖水,清静恬淡,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一座寺院,或一座兵营,他自己的.和以往一样,他是在此修身养性的,也是来备战的.这次他的对手异常凶猛——小松英树八段和依田纪基九段.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说:一个人能分清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比如笔和骆驼,或者寺院和教堂、橡树和槐树,这并不代表他有高明的比较能力。同样的道理,分得清意大利足球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水     
有一个大半辈子都未能得志的人,实在不想再忍受老天爷的捉弄,便决心出家。这家寺院住着一个智者,慕名来访者很多。在寺院里这个人见到了智者,智者听完他的倾诉后,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回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历史研究等方法,分析西藏寺院壁画中的体育图像.寺院壁画是西藏古代体育文化的载体之一,寺院壁画中反映了古代藏民族形象生动的体育运动,有其独特的体育文化特征,为研究西藏古代体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拳捷骁武的邺下著名武僧、少林二祖稠禅师和邺下寺院僧人的尚武风习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北朝与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武僧的产生和发展.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的寺院是邱下寺院,佛门僧人中的武术活动源自于我国民间古老的尚武传统.  相似文献   

8.
翁静 《武当》2012,(9):58
古时候有一位财主,自从拥有了99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再添上一只,便自感心满意足了。然而羊的数目忽减忽增,始终未能突破百只大关。无奈,他只好去拜访后山寺院的一位禅师,恳求禅师将自己养的那只羊让给了他。一个月之后,财主又来见禅师,愁眉苦脸地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200只革呢?禅师默默无言,转身端来一杯水,递到他的手  相似文献   

9.
《健身科学》2008,(8):26-26
一教书先生在父母双亡后,因分家产与兄弟姐妹稍有分歧和怨隙。他在心绪难平、困惑愁闷之际来到禅林寺院,拜访一粟禅师,想请老禅师开导一下。  相似文献   

10.
快乐的阀门     
有一天,大明寺的乐曾和尚去化斋,刚走出寺院的大门没多远,就踩了一脚小孩子拉的脏物.面对如此的倒霉事儿,他却哈哈大笑起来.同行的其他僧人们看着蹊跷,就问他笑什么.他说:"我今天肯定走好运,化缘也会非常的顺利,因为我刚出门就踩上了软黄金!"他一边说,一边眉开眼笑地翘着脚走进附近的麦田,将脚上的脏物全部磨蹭、抖落在麦田里,嘴里嘟噜着:这可真是软黄金啊!  相似文献   

11.
西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遍布西北民族地区的寺院在历史上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文化教育场所,除了研习宗教知识外,还涉及体育、健身、语言文字、天文历算、绘画雕塑、医学、建筑等各种学科,成为传播和保存民族文化的主要场所。形成了重要的寺院文化。寺院体育文化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宗教信仰体育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和民族风俗体育文化。本文就寺院体育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进行了探究,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这些体育文化资源,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与民族宗教习惯,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11,(2):F0002-F0002
他,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将举世闻名的“泥人张”彩塑发展为铜彩塑,从此彻底改写了泥彩塑保存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他,行程数万里路,走访并详尽考察了国内及东南亚百余处佛教寺院和道观圣地.  相似文献   

13.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在壁画、色彩和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有“西藏塔王”之称。  相似文献   

14.
规矩     
王凤国 《武当》2011,(3):50
小和尚越来越顽皮了,不是跟俗家人掏鸟窝,就是跟着去河边捉鱼。老和尚看越来越不像话了,打算修理修理他。终于让老和尚逮住了一次机会,就狠狠地给了小和尚几板子。小和尚挨了打,受了委屈,很不服气。老和尚说,你这样整天玩,不给你一点约束是不行的,跟我来。老和尚领他出了寺院。不远处有  相似文献   

15.
回归自我     
有一个走私的商贩,担心自己早晚犯事,便经常到寺院去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有一天,他索性去拜见释若禅师。商贩问:"请问禅师,我这样的人究竟还有救吗?"释若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商贩的问话,而是指着他脖子上的黄金项链问:"这是什么?"商贩说:"是金项链。"  相似文献   

16.
德虔 《精武》2005,(7):48-50
1945年初的一个清晨,众僧正在早课时,突然一位中年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转到素喜背后,轻轻踢了一下素喜,然后匆匆出殿。素喜急忙出殿,紧步跟上了那个中年人.向北走出寺院北门,来到一片树林。那位中年人转过身来.素喜问:“韦教员,这么早有啥急事?”韦教员张望四周,见没有什么人,然后低声说:“体中回县大队后,孝田不仅没杀他,反而重用他。根据可靠情报,今天早饭后.  相似文献   

17.
武当功夫有两种,一为外家硬功夫,即世人称之“武当派”.一为内家柔性功夫,即太极拳. 传说武当功夫起自明初.相传当时明太祖耽心镇守北平的燕王,兵多将广,日后会谋反、争夺王位.临驾崩之时,密授予继位之建文帝一个大锦囊,并在其上亲书“临危拆看”四字. 后来,果然燕王谋反,举兵南下,攻陷南京,即登天子宝座,改元永乐.但因未找到建文帝,心中总是忧患不安.他派人四处搜捕,八方追剿,甚至派郑和领水师在海上侦缉,终无所获. 原来建文帝在京师失守危急之时,以为太祖授之锦囊中有妙计救危.不料打开一看,只有几套道士衣帽,并不是什么退敌救危妙计呀? 好在他还聪明,危急之中领悟到太祖之用意.马上与几位亲信、武臣以道士装扮逃出京城,又由水路而逃到武当山.道士们很同情他的遭遇,他便留下来在武当山居住.为了保护他的安全,道士们都习武练艺.随建文帝上山的武臣则成了武术教师爷,所以武当功夫为正统功夫而非花架之艺,具有实战的技击性. 永乐帝虽未捉到建文帝,但侦骑暗探密报建文帝藏匿在武当山,却又无实证不能随便搜查寺院、道观,只好令大军在武当山设营扎寨,又在各地密  相似文献   

18.
笔者十分喜爱收藏门券,且专门收集佛教寺院专题。经过几十年的孜孜追求,倒也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在众多的佛教寺院门券中,有一枚较为少见,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9.
普陀山牌坊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岛上名胜古迹众多,寺院、庵堂、殿篷星罗棋布。曾有二百四十余座。最著名的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院,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我国清代典型的建筑群。普陀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且以观音道场为首,被誉为“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20.
古代有位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想把和尚们赶走,就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这样确实把不少年轻的沙弥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不为所动, 直到道士用完所有法术,最后道士无法,只得弃观而去。故事里的道树禅师凭借着一个“无”字胜了比自己强大的“有”。以不变胜万变,而在当今的飞速发展的世界足球环境中,这样的计谋是否还能发挥他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