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存在先于本质",以及"选择是自由的"三方面。本文简要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鼠疫》是荒诞主义代表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该文从作品的人物、背景、情感三方面对比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三种主要情感:人们的恐惧、流放感和同理心。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思潮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契诃夫作品中具有浓厚的现代人文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他的作品中带有较强的存在主义色彩。在《第六病室》一书中,作家在思辨中明确了荒诞世界中的痛苦人生、相异的他者与自我的孤独感受,作品中充斥着的死亡意识又强化了这些认识,这部小说也因此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存在主义氛围。  相似文献   

4.
像尼采和卡夫卡这样思想高远、审美意识超前的人,一时是很难找到同调者的,孤独成了他们的命运。 卡夫卡与尼采的关系不是偶然的。现代主义文学一个鲜明特征是哲学强有力地打入了文学。在诸多的现代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可以说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从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这些代表人物,他们每个人都兼有作家的特色。卡夫卡对存在主义情  相似文献   

5.
《等待》被认为是是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代表作。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去分析该小说是如何体现了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个人的哲学态度。《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人生的虚无,活在当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迷惘。同时强调了个人要进行自由的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实现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谭静 《科教文汇》2009,(18):249-249
《等待》被认为是是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代表作。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去分析该小说是如何体现了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个人的哲学态度。《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人生的虚无,活在当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迷惘。同时强调了个人要进行自由的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实现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并从6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作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其基本主张是关注人的存在。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教学逐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从而形成个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本身就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课程与教学思想。首先,存在主义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及经验出发进行设计,它反对学科中心理论;其次,存在主义的课程与教学实施主要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创造性活动和非连续性教学;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对教师的专制和控制,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自由地做出适合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申铉顺 《中国科技信息》2006,(4):324-324,336
本文透过存在主义哲学来讨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著名小说<格列佛游记>.本文从反对理性主义及展现主人公的"此在"两方面来分析小说的存在主义思想,并从存在主义角度看格列佛的积极选择,从而发现小说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艺 《科教文汇》2009,(7):238-238
存在主义是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海德格尔以其对存在的独特追问开始了其存在主义思想道路,并且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对存在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介绍,继而引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内容,且进一步解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的内容。随后评述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最后指出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启示意义以及海德格尔思想为实现东西方的平等对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情境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特殊载体。以《恶心》为代表的"情境剧"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形象表达,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萨特存在主义文体的哲学含蕴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针对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和科技主义对教育界的冲击,从存在主义哲学立场出发,以培养“全人”为教育目的,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内容,每项教育内容都反映出存在主义哲学对人和对教育理解的根据性。而作者认为,与存在主义哲学主张高度相关的则是这三个教育内容:精神家园教育、历史教育和哲学教育。在大的教育环境与雅斯贝尔斯那个时代有些相似的今天,在倡导并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重温并深刻领会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的教育内容观,既有学术研究价值,也有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约翰·巴思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的两部小说《漂浮的歌剧》和《路的尽头》中所表现出来的男女关系少了爱情的神圣意义,“肉欲”却贯穿了爱情的始终。这不禁让人困惑和思索现代爱情的意义和方向。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基础,试从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原理探讨这两部作品中透漏出来的情与爱以及尝试了解这一困惑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袁方兴 《知识窗》2010,(3X):66-68
约翰·福尔斯对存在主义哲学情有独钟,并在创作中深受其影响。在他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福尔斯通过塑造萨拉这一形象,为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解读。本文对萨拉形象中所体现出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这一形象的解读提供一种途径,并得以考察福尔斯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4.
小说《灰烬之城》是美国作家卡桑德拉·克莱尔笔下"圣杯神器"系列小说的第二部。小说《灰烬之城》中男主人公杰斯·维兰德寻找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旅程以及杰斯·维兰德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这部小说具有存在主义色彩。小说《灰烬之城》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和废名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化选择代表着京派作家的整体选择。试图从这两位作家对传统文化、乡村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的选择这三方面来展示京派作家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萨特哲学主要包括早年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本体论和晚年的历史哲学——实践总体论,二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萨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人的“自由”,并作为人的本质来决定。其自由观又和其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首先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萨特首先把文学的本质与自由、存在联系在一起,认为人所创造的文学艺术也必然是对自由的选择和揭示。本文拟就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本质的论述来揭示人的存在和自由。  相似文献   

18.
《在路上》是垮掉派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是"垮掉派的一代"的宣言。《在路上》描写的是主人公迪安和萨尔的四次旅行经历,以及一大群"垮掉"的年轻人的生活。文中充满存在主义色彩,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思想观点对《在路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奥特加是西方技术哲学经典时期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 ,也是谈论技术问题的第一位职业哲学家。他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出发 ,对技术作出了比较全面的哲学沉思。他首先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技术的语义进行了剥离还原 ,然后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技术的本质作了形上论证 ,对技术与人性的关系作出了哲学分析 ,并在哲学人类学的背景下对技术的历史演化提出了三阶段论。  相似文献   

20.
姜芳 《科教文汇》2011,(8):74-74,94
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写实文学虽然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文学历史上仅仅是昙花一现.但任何一种文学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新写实也不例外。它那本真生活状态的再现、零度的写实态度,无不受到上个世纪萨特等人存在主义的熏染.打上了明显的“存在主义”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