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龙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告诉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会阅读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本。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形成爱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作业之前翻开课本,看一看当天所教的内容在教材之中是怎样说的,再回顾一下老师是如何讲的,然后再进行练习;在学习新内容前要看教材预习一下将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萆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我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却往往为教师所忽视.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设计好一堂数学课,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情况。深入了解所教内容在这一单元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在知识系统中的来龙去脉,这一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要求?关键在哪里?学生对于学习新知所必备的旧知识理解与掌握得如何?对这些教师必须了然于胸,然后才能着手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旧知联系新知,挖掘细节内涵,课外拓展延伸,转移学习任务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要完成小语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规律.下面就我教五年级的情况谈几点体会:一、教给学生规律,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教学生阅读是高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凭借教材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的规律,提高阅读水平,培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但在我们教学中有很多现象却令人遗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却为广大教师所忽视。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谈及阅读,所想到的便是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很难联系到所教的数学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被老师所忽视。将阅读与数学学科联系起来,让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数学阅读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自主获取数学新知,锻炼学生自学新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克服懒惰、依赖性强的陋习。通过数学阅读,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语法的讲解以及语句结构的分析,忽视了英语阅读以及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地位的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意识与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单纯的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从而忽视英语阅读对学生了解英语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加以改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法不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以“教”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遣成了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缺乏学习兴趣,严重的则出现了厌学情绪.教师忽视了学生个性,按照传统模式墨守成规地进行教学,使得教学过程出现多种弊端!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在课堂上进行了教学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和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教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师生共同学习和相互提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从而帮助学生为上课作一定的准备,包括复习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为学习新知搜集相关的素材。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读指定的参考书,对教材中的新知识进行预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师事先拟定的学习目标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有效的预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材语篇的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通常在相对固定的板块位置呈现具有特定设计意图及目标指向的阅读语篇和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所教教材的整体设计思路、教学理念以及具体的语篇和阅读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包括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引导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阅读板块的定位、主要阅读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解读,为教师提供具体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并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文学著作,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并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以教材文本作为教学的全部,教材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文本的理解不深.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即使编得非常详尽,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罢了.因此,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三、教师要循序而教教材给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教学的依据.但学生要能按照教材的安排,掌握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获得知识技能,则须靠教师正确掌握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循序而教.(一)要掌握语文知识本身的科学系统,循序而教.  相似文献   

15.
由于初中生学习英语会受所学知识内容的局限,而教师又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低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教学要突出课堂效能坚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堂教学要突出课堂效能。首先,坚持先学后教,精讲多学。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在普通中学教材基础上有所修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知识内容抽象,忽视了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学生难以接受:由于赶教学进度,教师教学时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态及时调控.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语文教学立足于教,而新课程改革则立足于学.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教师再也不能在课堂上继续唱"独角戏"了,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和学生的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生无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阅读策略,必须要有教师的引导。而在教材的编撰时,编者专门为教师提供了集中训练阅读策略的教学单元,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策略方面的能力。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就针对如何提升学生阅读速度进行了相关阅读策略的教学和训练。教师在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阅读能力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切实学好相关阅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李强 《语文天地》2015,(10):73-75
高中的语文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根本,以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习惯为目标,进行阅读教材的编制和阅读内容的选取。新课改后的高中阅读融入了更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元素,更加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工作。"少教多学"模式的推出对高中语文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少教多学"模式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组织过程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  相似文献   

20.
"质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有效阅读,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效果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和反复研究部编版语文教材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变化及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有效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