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学和人性、人道主义关系至为密切。文学发生于人性、人道主义,又服务于人性、人道主义。中国当代文学对人性、人道主义经历了探索、沉寂与再发展的阶段。其间的经验值得总结,教训更需要汲取。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文学都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怀的工具和载体。欧美文学自诞生至今有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人道主义。在西方文学家对人道主义的渲染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被保留并流传至今,使得欧美文学厚重的人本主义色彩熠熠生辉。本文着重梳理了欧美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发展轨迹,对其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库普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继承了俄罗斯文学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传统,其小说创作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方面是"真",即注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借助选择素材、塑造人物、描摹细节、锤炼语言等手段来创作具有深厚生活基础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善",即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人道主义情怀,注重小说的道德教诲作用,通过塑造蕴含英雄本色的小人物来展现作家的人道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王瑛 《文学教育(上)》2011,(19):101-103
"十七年"文学是一个政治革命时代的文学,在文学政治化压力之下,文学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在"十七年"文学中备受打压,但是在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中,对人道主义的探索并没有停止,丰富了"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5.
人道主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而又崇高的道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则是其发展的最高境界。它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真诚的、现实的、彻底的人道主义,是处理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人们尊重每个普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求对先锋文学的出现起了不可置换的诱导和催生作用.先锋文学对人道主义的观照,是通过一些奇异的主题以及杰出的形式改造等策略实现的,人道主义的观照潜隐在创作主体写作姿态、写作立场和文本背后.  相似文献   

7.
王达敏先生的《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理论著作,通过“十七年文学”人道主义思潮、启蒙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和世俗人道主义文学思潮三个不同阶段代表性作家作品的研究,掀开了当代文学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面纱,在善与爱中生发出对同情人道主义的准确阐释,完成了对当代人道主义文学的全新解读。这是第一部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它的面世,必将对当代文学研究与作家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定当会引领一代人文价值潮流。  相似文献   

8.
谢非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100-104
本文从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中心主题——人道主义思想出发,以分属欧洲三个文学大国英国、法国、俄国的三位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维克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作为十九世纪欧洲文坛人道主义的三大代表,以他们的部分作品为例分析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传统基督教博爱观念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是弗拉基莫夫生活在西德期间创作完成的,小说的创作与作家的自由思想和个人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这部作品中,弗拉基莫夫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战争的反思、对个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良心的拷问。弗拉基莫笔下的人道主义是对以往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一次新发展。小说中所触及到人的尊严、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否可以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被弗拉基莫夫提升到了人道主义层面,作家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是作家对战争深刻而有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道主义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中的反映。这种人道主义思潮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于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的最初表现是人文主义。它所针对的是中世纪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蔑视世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