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是双向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精讲精练,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等已成为课堂教学共识。近期,在初中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中接触到一些老师,由于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2.
目前初中语文新课改已全面推开,课堂教学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新教学的思想,这无疑是可喜可贵的。但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让人深思的问题,这里提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主导不能丢新课改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于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唯学生至上,课堂由“一言堂”变成了“大放羊”、由“满堂讲”变成了“满堂闹”,老师不“主导”了,课堂完全放开了,课堂秩序乱了,学生思维乱了,学生认识乱了。这是另一种极端:丢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试想,在完全丢了“主导”…  相似文献   

3.
先学后教:还学生一个真正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习惯于把“教”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4.
蔡志明 《考试周刊》2009,(12):49-49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著名教育家哈罗德·泰勒说:“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课堂导人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活跃学生的心灵,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课堂导入,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解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用意明确。下面根据我的一些课堂实践与思考.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目标。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中学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勤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创新精神就会得到不断的弘扬,学生创新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提高。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语文课堂一度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从授课模式上讲,教师的授课方法较为单一,课堂上往往以老师为主体而过分忽视学生的看法,缺少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从教学手段上来讲,只是老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开拓;在授课内容上,教师的授课重点在于对语文教材与参考资料的讲解,而往往忽视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容易削弱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很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已经注意到进行课堂创新的必要性。如何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激趣教学莫过于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种教学手段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读、议、讲、练”教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改变学生在传统教法中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听、看的被动局面,有利于加强“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阅读或对课堂实验...  相似文献   

9.
自主有效的课堂是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自主有效的课堂是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个性化课堂的一种新模式。然而,目前我们农村中学的现状是: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各种模式大致有所了解,但有这种尝试和体验的教师太少。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相似文献   

10.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合理地设计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的教学环节,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鉴于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种问题,老师更应该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相长。本文试从坚持课堂互动教学的意义、当今互动教学的现状、进行互动教学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育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和优化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倡由传统的讲授式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在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是师生互动的基本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问题过多、问题没有针对性、问题难易不当等问题,而因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问不仅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的思考作用,反而占用了课堂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抓得过实 ,学生学习缺乏挑战性 ;引得过多 ,学生缺乏自主性 ;讲得过繁 ,学生丧失独立性。针对这些弊端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讲解不可“包揽” ,求知要自主化 ,让学生自己来学习 ;点拨不要“包场” ,探索要活动化 ;释疑不要“包干” ,学习重在反思 ,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数学。讲解不要“包揽”。 课堂应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是真正的主角。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的引导、讲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贯穿课堂的始终 ,教师的“包揽”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讲解要少…  相似文献   

14.
荣群力 《课外阅读》2010,(8):156-156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以老意识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的听从老师的吩咐,没有多少时间独立思考,更不能向老师提出异议进行探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完全处在被老师的监管之下,因而,气氛显得异常紧张沉闷。如此一来,没能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动,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他们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那么,  相似文献   

15.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句口号我们喊了多少年,但课堂教学实际如何呢?恐怕并不令人乐观。原自治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毅、王爱勤两位老师针对我区课堂教学实际,结合实例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相信广大老师读后会受到启发,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编者说到“教”与“学”的关系,所有的教师都会脱口而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说课和评课时,也会经常听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句话,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说与做,还是有…  相似文献   

16.
王溅波 《广东教育》2011,(10):52-53
一、教学主体单极化的迷失 当前有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是就教师在课堂上起的作用而言,“主体”是就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而言。作用与地位,两者在逻辑层面上并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故这样表述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很好地运用会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的。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对课堂上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理论上已很熟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大问题,不能准确地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实施。目前,一些农村和边远的山区学校教师没有把主体和主导关系搞清楚,教师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依然存在,课堂教学时间依然被教师所占用,用来讲那些课本上的套话,使得课堂气氛极为死板。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25):51-52
初中时期的学生思考事物的时候相对感性,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实际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对初中生讲述课文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并不能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融入情感,情感教育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对初中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感染学生,这对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将情感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运用深入地分析,以供相关的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形象、具体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高教师创新教学水平。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特点,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林琳 《陕西教育》2009,(1):111-11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堂教学的原则,它体观了新课标的科学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取决于自身的内在因素,而不能绝对说是教师的功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到“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的求知欲望饱满,主动从课堂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