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积淀下来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历史教师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将这种民族精神传承下去,让学生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负载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自我认同,因此,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传统文化对每个成员的熏陶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毛泽东也不例外。因为“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1] 。他一生下来 ,就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是中华文明的琼浆玉液哺育着他的成长。纵观毛泽东的一生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他始终接受着中国文化宝贵遗产的陶冶 ,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了他的人格基石 ,并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同时 ,任何人的思想、生活乃至习性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所生长的那个地区的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我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启蒙和认知教育,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我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启蒙和认知教育,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  相似文献   

6.
自从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提出文化的概念之后,文化的定义就层出不穷。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统指的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沿革和积淀,是历史积累下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就像一个民族的基因,它是"获得性的、积累起来的遗传"。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统是社会的决定性力量,也是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甚至是物质财富。培养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对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十分重要,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语文课堂来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4,(11):F0002-F0002
正"大学教育担负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的任务。大学在民族、国家、社会的部体结构中,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坚守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保垒。大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身处这样的校园,人可以沉潜下来,沉潜到历史的最深处,沉潜到学术的最深处,沉潜到民族和人类文明的最深处。这是一种生命的‘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其中民族器乐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奇葩,由于它本身萌发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同时又有几千年文明历史代代相承的丰富积累,在能够正确认识传统艺术文化价值所在的当今时代,更加施展着无穷的魅力。一、民族器乐教学的开展(一)幼儿启蒙教学进行民族器乐教学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从小抓起。民族器乐作为“母乳文化”之一,小朋友应该是最先了解和受到熏陶的。这对今后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从幼儿开始进行民族…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室内装饰文化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正庆 《考试周刊》2011,(40):227-228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由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更是如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磨练出来的文化命脉和文明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谐社会理想经由长期的历史积淀已泛化为民族的社会心理习惯。对古代和谐思想的传承,使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彰显其中国特色。充分审视和把握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积淀,是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积淀的积累,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等精神形态方面。传统文化反映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就是传统思想。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形成世代相传的巨大的社会习惯力量,影响人们的生活影响社会的发展。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亲时期在中国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尽情享受着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却无情地丢失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灿烂的民族文化,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也就更加令人担忧。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应当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在课堂上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中国与美国各有千秋。虽然中国的传统思想更重视“家教”。但不可否认美国许多独特的教育思想模式更符合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父母擅长历史教育,一则古往今来的圣贤多强调“厚德载物”争人际和谐,“对国尽忠,对家尽孝”;二则作为家训的书籍、篇章数不胜数;三则是历代道德楷模在人们心中树立不可磨灭的丰碑,世代相传的佳话激励每个家庭和谐圆融,形成民族的社会心理积淀,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浑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熏陶着每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原生态舞蹈,其在舞蹈语言,如:形态、节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民族特异性。舞蹈生态环境,对舞蹈特异性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对社会、自然等环境对民族舞蹈特异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舞蹈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陈文江 《文教资料》2012,(14):189-190
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道德积淀。而高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对传统文化菁华传承与普及的重任,对当代中学生而言,高中历史教学无疑具有开拓文化视野、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功用,更重要的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得以生存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优秀文化,具有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关系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我们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和  相似文献   

18.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19):12-15
<正>张平仁,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张平仁: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具有  相似文献   

19.
张林 《文教资料》2010,(19):175-176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大浪淘沙,具有底蕴厚重、哲理深邃、意境悠远等优秀品质,积淀和蕴含着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统一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每个成功的教育都无不重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在教育中发挥其社会人文价值。大学师范教育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塑造师的文化阵地,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国家栋梁方面担负着尤为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我们这里所讲的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独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的纽带,是促进民族进步的伟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又起着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协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