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今社会,不少大学生自我认知缺失,存在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一则真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案例,介绍MBTI性格测试理论及其在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指出:MBTI性格测试理论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盲点;能帮助大学生初步确定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MBTI性格测试”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关于其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人们争议颇多。MBTI从内倾(l)与外倾(E)、实感(S)与直觉(N)、思维(I)与情感(F)、判断(J)与知觉(P)四个维度排列组合得出十六种人格类型。当受试者完成MBTI性格测试后,便会收到一份人格报告,告知其人格类型,并给出该类型的具体表现分析和优缺点分析,方便受试者更精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MBTI性格测评理论对300名大学生的职业性格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评结果把16种性格类型划分为8个组合,分析了每个组合类型的特点与长处,并针对他们的职业和人生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让大学生有意识地在弱势方面进行培养与训练,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奇感与满足感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MBTI性格测试就像是“肥宅快乐水”,以一种游离在严肃与娱乐之间的方式,让测试者轻松地找到自己的性格坐标,为紧张的学习、工作平添了一些乐趣,满足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心理需求。能量来源与自我认同在仔细阅读MBTI性格测试的结果后,同学们不难发现,这些结果大多是用美好而模糊的词语来描述测试者的性格。学者、空想家、领导者……这些字眼往往带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实自我”朝着“理想自我”的状态发展,从而找到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MBTI量表,对198名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性格类型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性格类型比例最多的四种为ESTJ(41.4%)、ISTJ(12.1%)、ESFJ(7.1%)、ISFJ(6.6%);被测试者在MBTI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外倾(E)多于内倾(I)、判断(J)多于知觉(P)、思考(T)多于情感(F)、感觉(S)多于直觉(I),这与普通大众的分布存在不同,说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MBTI性格类型分布特点。通过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性格特点和医生的职业特点及从业者的性格需求,探讨了不同类型性格适合的医学职业及从事临床医生的性格上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了一些职业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也致力于探寻人类性格的秘密,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就是其中一位,他划分了8种性格类型,他的心理类型理论被后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凯瑟琳·布里格斯和伊莎贝尔·迈耶发展形成MBTI性格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被广泛地用于商业,成为经理们的日常工具,同时也为职业规划指导和咨询者所使用,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MBTI性格类型测评系统已经在全世界企业里广泛使用,在选拔人才、团队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婚姻家庭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文章重点探讨MBTI性格类型与个人创新潜力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事业单位选拔到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81亿种人格     
<正>今天我们双方的讨论,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MBTI通过一个没有很科学、没有很严谨的测试,将人类分成了16种人格。首先,即使退一万步,我们放在MBTI的框架中讨论,MBTI本身不会变化吗?人格可不是性染色体或肤色这种在出生就已经决定好的东西,它是在人的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某人今天写辩论稿累极了,不愿意说话了,网上一测量就是I,第二天喜欢的人来找他聊天了,他再一测就变E了。基于一个只能保证一段时间有效期的性格测试结果去交友,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生涯规划理论有霍兰德兴趣、多元智能、MBTI性格类型、职业价值观探索等,运用这些理论能够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初步了解自己的天赋优势、学科潜能,从而科学规划学业,并逐渐确立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笔者主要从MBTI性格理论对学生学习力提升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睡姿就可以判断出你的心理问题;听听男友给你的买房建议就能辨别出他是否三心二意;看一眼自己伸出的手掌的形状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性格倾向……颇会招揽生意的信息台看上了心理测试这块招牌,频频以趣味心理、性格测试为诱饵调动读者拨打信息台的积极性,对此心理学专家郑重声明:如此测试心理纯属天方夜谭。翻开各种报纸杂志,信息台的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其中尤以心理测试的内容最为吸引读者。像什么根据吃西瓜的习惯判断性格,根据女友对你胡子的期望而判断你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根据你对前方景物的想像判断你的感情属于哪种类型……某女士说,…  相似文献   

11.
张翼 《考试周刊》2009,(48):105-106
本文以对英语口语的教育为侧重点,着重研究高职院校中,教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应采取的口语教学对策。以28名高职院校新生为测试对象,通过内外向性格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试他们的性格类型和焦虑度;并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英语口语课程的自我评价和建议。通过调查统计,得知内外向不同性格类型对英语口语学习各有一些有利和不利影响。性格类型与英语口语学习效果并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不同性格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学习特点不同,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性格类型差异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职业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研究中,我们随机抽取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06级和2007级13个专业8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软件测试相结合、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测试工具包括MBTI性格自测问卷、Holland职业倾向量表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等三种。针对测试和调查结果,课题组提出了高职职业指导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MBTI基本概念和其应用的介绍,阐述了大学毕业生在进行职业定位时应合理使用MBTI,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认清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成功进行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正>从曾经流行的“血型性格说”到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星座学”,再到如今网络爆火的“MBTI测试”,甚至是小众而神秘的“塔罗牌”“罗夏墨迹测验”,人们似乎很喜欢预先设定一个“框”,然后把自己和他人往里面“放”。随之而来的,便是出现各种“人设”“性格标签”“人格模型”。然而,人们立体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真的可以用一张测试报告中几行单薄的文字、几个扁平的数据反映和概括吗?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典实用的生涯测评工具之一的MBTI性格类型理论,在解释专业与学生的特质匹配程度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匹配度如何及其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的存续发展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基于MBTI的学生与专业特质分析,在匹配与不匹配的情况下,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关系到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学习的投入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关系到专业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突破与蜕变。  相似文献   

16.
<正>躬耕高校学生工作十五载,研究生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困惑始终伴随于我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后发现,采用职业规划的科学方法能够成功破局。卓有成效的职业规划能够厘清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的目标及路径,促进取得发展成果。一、科学职业规划指引专业化发展我按照“探索自我认知-探索职业环境-明确目标定位-制定生涯方案-开展生涯行动-生涯评估优化”的职业规划流程促进个人职业目标实现。(一)科学探索自我认知,坚定职业发展方向。我通过多种途径综合探索自己的个人特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显示为社会/艺术/研究型;MBTI职业性格测试显示为外倾/感觉/情感/判断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相似文献   

18.
《八小时以外》2008,(5):68-68
历代心理学权威均认为,简单的图画可以表露人的性格特征及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的取向等;甚至有专家说:图画是一幅幅公开的隐私!而"屋、树、人"心理测试恰恰是心理学上最著名的图画测试之一!它起源于弗洛伊德派心理学,以经典的"屋、树、人"测试越发广泛地应用于一般性格分析,从而帮助普通人了解自己,改善和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实现理想就业,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然后提出了将MBTI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建议,包括加强MBTI平台建设;合理选择MBTI量表;将MBTI测评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心灵鸡汤     
本期嘉宾,是畅销书《成功心理学》《交际心理学》的作者、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詹启生博士,他将为有困惑的同学煲一钵原汁原味的“心灵鸡汤”。我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总像一个奉命潜伏在学校的间谍,不愿声张,不愿暴露自己,不愿与人过多交往,我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何欧阳)在心理学中,根据性格的差别把人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或者说好静和好动两类。你所提到的“不愿声张,不愿暴露自己,不愿与人过多交往”只不过是内向性格的一些表现,与自闭症是不同的。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前就可以觉察到,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言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