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总称为非智力因素".从狭义上看,"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组成".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许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有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活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解取得了一个共识,即非智力因素按系统论观点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从广义上讲,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总称为非智力因素;第二层次,从狭义说,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组成;第三层次,指具体的非智力因素而言,主要有动机、求知欲、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顽强性、自制性和独立性等十二项因素.本课题从非智力因素第三层次出发,通过对小学生的抱负、独立性、好胜心、坚持性和求知欲等五项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查研究,为有效地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提供依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于“非智力因素”,至今尚无确切定义,一般有广义、狭义和具体的三种说法.广义的说法,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叫非智力因素,也即天生禀赋、智力因素之外的在人成长成才有密切关系的诸因素,如思想品质、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习惯、方法等.狭义的则是指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稍具体一点就是“四个三”:三句短语(成就动力、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心(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性(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非智力因素愈来愈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取得的,大多数学生智力差异并不悬殊,而造成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电脑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可从“情趣”入手,①“清感”的开发———上好“绪论”课;②兴趣的开发方法:调控好“CAI”,宏观调控“TOP97”与“CAI”,利用“CAI”照顾好学生的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姚张华 《教育》2013,(2):50-51
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成绩差距会逐渐拉大,一些原本比较聪明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别。从“学”的方面看,。是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较大:二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性不明;三是学习方法不对,死记硬背套路多。从“教”的方面看,一是教育思想问题,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只重知识的结论,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成绩差的丰要矛盾在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唐月蓉 《考试周刊》2011,(27):97-97
大学英语学习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掌握了一门交际工具,但从深层价值上来看则是增添了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及能力。因此,英语学习应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无论从主干课程的地位上,还是从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影响上,都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课时安排上也较其他课程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分配和花的功夫也最大,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比其他学科好,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怕学数学。这既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智力因素香,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差,从非智力因素看,学生没有建立对数学课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更缺乏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的几个要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初一学生的理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非智力因素直接介入学生们的认知活动过程,并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初一学生存在明显的“三过渡”、“两特性”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育管理上,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着眼,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形成较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是指影响活动效率的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它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说,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组成。具体内容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自制性和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从低到高的智力水平中都蕴含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第二,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功能,但对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作用。二、非智力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非…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在心理学研究中,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也有人称之为人格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指的主要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人才的成长具有独立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教学中只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是片面的。其实,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沈德立说:“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然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也有理想、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就是说,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呼吁要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强调要从“智能中心”转向培养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并要求把“人的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仅就理想、兴趣、情感、意志等几方面在学习中的作用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就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 ,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是相互促进 ,相互配合 ,相辅相成 ,协调统一 ,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或只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偏激的做法 ,只有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行“双向开发” ,才能发挥人的潜能。1.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手段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成才的起点”。美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我认为可以包含三个方面。一、非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在学习者的心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从启发式的角度去考虑,就是指的“趣、志、情、气和格”。所谓“趣”,就是要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有道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实也正如此,只有乐学,才能善学,学习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