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提出要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坚持以自然为中心,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其实,不能简单地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也不能由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简单地推论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如果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就否定了人具有超越自我的本性.抹煞了人的社会性,反而不能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双武 《甘肃教育》2007,(11S):50-50
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科学史教育正从科学教育的边缘进入科学教育的中心。科学教育改革表达的一个共同思想是.科学的教育中应包括科学史内容。学习科学史.可以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历史地把握科学的本质.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彭克 《教育艺术》2009,(2):75-76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而,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同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所谓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间的关系,为后代开创一个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系统地理中的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关键是要协调好入地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而入地关系正是地理学科的中心环节和永恒主题;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了从整体上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就要求作为周世纪的合格公民.必须具备持续发展的意识.参与持续发展的战略。而中学地理教学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进行持续发展教育的重任。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增强,造成环境污染、土地退化、气候…  相似文献   

5.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文明之前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幼年期,这时人类还未脱离自然的襁褓,只能被动地依赖大自然的直接给予而生存.这是人与自然浑然未分的时代。农业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了依靠自身力量的生存斗争,从此人与自然的矛盾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从具体的数到用抽象的字母表示数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由算术跨越代数的桥梁,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字母表示数使得数学具有简捷的语言,能更普遍地说明数量关系,而代数式正是体现这一切的典范,下面就有关代数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归类,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根据中外典籍的有关记述.有意识、有组织的考试活动,大约产生于人类由野蛮时代步人古代文明社会之际”。“其演变发展的历史轨迹,贯穿人类社会古代、近代、现代文明发展的整个历程.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时至今天.“人类‘考试已经这样稳固地站定了脚跟.要废除它似乎比取消篝火节或者圣诞节更无可能’.  相似文献   

8.
《人类和环境》联系图示法教学设计马杏容本章在高中地理中的位置分析:《人类和环境》是高中地理的最后一章,是高中地理中人地关系主线的概括,是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从整体方面综合地、系统地阐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途径。教材内容分析:全...  相似文献   

9.
档案作为一种文政信息系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和开发档实资忍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医务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纵贯了古今许多历史阶段.记述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特定实践活动的过程,富有大量原始的具体材料,因而具有广泛的作用.1.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查考凭据各种党政机关、团体,为了有效地领导工作和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必须切实地准确地掌握有关材料.在熟悉材料,总结经验,制订计划,研究案例,处理问题时,常常需要从抽柔中查考先前的记载.否则,只凭…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中.人类与资源(包括能源)的关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人类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地理环境中索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概述”一节的内容正是从整体上阐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总纲.它是连接人类与自然资源的纽带.又是两者发生关系的媒介.本文仅京本节教学的两个重点内容的教法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指出地球是人类发展的母体,人类是地球的一分子.地球对人类活动有反作用力,人类必须赋予地球受保护、被尊重、环境被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等权利,且这些权利必须受全人类法律和道德维系。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主体角度看,人类生存发展系统存在着主体、调节力量、客体三个基本要素,而社会是由低层次人类生存发展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层次人类生存发展系统。所以,可以从主体、调节力量、客体等要素出发,分析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在社会内部,存在着“主客”、“主主”、“主客主”三类主客体关系,人类与自然客体的关系和与社会客体的关系,共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最直接地表现为调节力量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能够依照材料应用的要求来人为地设计、制造出相应的材料是人类材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合金设计的研究部分地提供了人类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材料显微组织设计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进一步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定量表达和模拟材料组织与性能定量关系的条件,使材料组织设计的研究成为可能.在讨论了材料显微组织设计的概念、发展的意义和现状后,着重讨论第二相粒子最佳几何因素的材料显微组织设计问题,给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粒子强化相的几何因素对材料性能影响的模拟方法和部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地理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李世林一、人对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日历上的最高问题1.对自然的思考,是东西方文化的源头人类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和自然界打交道。因而,古代东西方的圣哲大多是从考察自然、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来展开他们各自的理...  相似文献   

16.
王忠先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10):114-114,F0003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数学与物理学几乎始终是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数学和物理学这两门学科,一门的发展,都使另一门丰富起来。今天,我们仍然感到数学和物理学的关系密切,不过它们的关系比起二百年前已有相当大的改变。本文试从发展史的角度讨论一下两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陈天平 《时代教育》2007,(7Z):49-49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但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人们更加关注科技、关注教育、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环境.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自下而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树立大自然观。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看重自然。  相似文献   

20.
沈江 《今日教育》2005,(11):27-28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文件,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关注数量和发展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人口观,懂得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将之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