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该设想指出跨越卡夫丁峡谷需要一定的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 ,也是对马克思跨越设想的丰富、深化和发展。它说明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卡夫丁峡谷 ,但却不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2.
运用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 ,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落后国度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根本条件。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但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却背离了马克思的思想。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运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中国继续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具体途径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内容是指,社会主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影响和支持下,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到达社会主义。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由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所设定的前提都不存在,用这一思想来解释现实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之间的差异问题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晚年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关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是“跨越”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没有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曾提出过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根据马克思的本意,卡夫丁峡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所引起的经济危机及其灾难,二是指导致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阶段,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从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的四个稿本可以看出,尽管他在初稿和第三稿中提出了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但均是草稿,马克思之所以没有将其中的任何一稿作为正式的复信,表明马克思自己也认为对该问题的考虑并不成熟。马克思确实对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作过一定的酝酿,但最后没有提出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但不是任何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必然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本意中的“卡夫丁峡谷”不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某些阶段和导致的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灾难。无论是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还是有关“卡夫丁峡谷”问题的相关文献,马克思均没有提出“跨越”的思想,只是对该问题作了深入的有益的思考和酝酿。“跨越”是指俄国在落后的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不经过”是指俄国农村公社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通过其他的社会发展道路而过渡到社会主义,二者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是指生产力落后国家如何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如何立足本国国情实现传统现代化、如何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和现代化应该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发展等方面,成功实践了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中国式现代化从为发展中国家开辟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为当代科学主义发展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和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大创新成果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晚年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我党三代领导人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现了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接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生前根本没有正式使用过“卡夫丁峡谷”一词,这个词也不能正确表达他的思想。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意思是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俄国农村公社在种种前提条件下,可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但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人社会主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跨越理论”或者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也无法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是跨越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与此相反,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否定了“跨越论”,而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缩短阶段的观点形成了有力的互证。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互相补充”的思想,找到了首先胜利的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没有得到胜利的西方无产阶级帮助下,获取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晚年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我党三代领导人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现了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接力.  相似文献   

11.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落后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灾难,厕有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分析俄国问题时,预见俄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社会跳跃发展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形态更替是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的统一。社会主义中国也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也有着其本身的合理性、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早年和晚年分别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层研究,并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天才预言。从世界历史体系看,人类社会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而个别东方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是对五大社会形态理论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所讲的“卡夫丁峡谷”的确切含义 ,不是笼统地指资本主义制度 ,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灾难。“可以”是指可能 ,不是现实 ,而又绝不是不可能。从当时的外部条件和公社自身看 ,俄国都有“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同时 ,马克思也看到了公社所面临的矛盾。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要因各国具体历史环境的不同而不同。马克思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但不能做简单的对照。中国未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的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 ,并没有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从当时世界革命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不但从政治革命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而且将理论转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两次飞跃。重现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科学性。透视“卡夫丁峡谷”理论从提出到实现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了“起步”、“助跑”、“跳跃”、“着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第一次突破了历史形态发展顺序,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和享受资本主义一切积极成果的大胆设想。这个理论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和内在的联系。学习重温马克思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有着深刻的启迪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初稿)》中引用的一个故事。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期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且强迫他们通过“牛轭”地带。达被认为是对战败军的最大羞辱。“通过卡夫丁峡谷”一词即由此而来,意即遭受最大的悔辱。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曾使生产力得到神奇的发展,但现在它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4页)。马克思认为,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俄国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同上,第436、437,451页)。因此,“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由共产主义所有制取而代  相似文献   

18.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经济化的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级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以来,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经过探索,较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使马思的设想在中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设想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至于怎样跨越"卡夫丁峡谷",跨越之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成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只是见于他给查苏里奇复信的三篇草稿中的初稿,正式寄出的信件中没有这个提法。有关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的史料到1924年才第一次公开发表。在讨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时,应该把这些历史情节向读者有所交代,否则,读者会把“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一语误以为是马克思的一个明确论断。马克思给查苏里奇复信草稿中没有“跨越卡夫丁峡谷”字样。将原稿中“不通过”三个字换成“跨越”二字,与原文的词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