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7年3月,《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将“最佳创富节目”这一荣誉颁给了CCTV-2的《赢在中国》,其评语为:“把最市场化的创业与投资主题纳入全民选秀,以真金白银点燃中国人的商业梦想,使之成为真实世界里的PK——与其说它是一档电视节目,不如说它给全民开了一个创业的普及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2.
《欢乐喜剧人》是我国首档大型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由东方卫视、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共同打造.《欢乐喜剧人》第二季12期节目网络播放量超过10亿,蝉联12周冠军,它的播出使我们迎来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大狂欢.作为一档“后现象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不仅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放松、愉悦,也给当下纷繁芜杂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朱何萍 《东南传播》2014,(6):103-104
2014年1月8日,福建东南卫视推出了全国首档都市减压脱口秀喜剧节目《幸福压力锅》,节目播出后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幸福压力锅》是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下诞生的,它与传统脱口秀节目相比,形式更加新颖,话题更加热门、明确,元素、环节也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金珠 《视听界》2012,(2):69-72
2011年底,在异常热闹的江苏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档另类的节目——江苏教育电视台打造的《全民开考》。说它另类,因其不好归类,它既是益智节目、励志节目、娱乐节目,也是教育服务类节目、互动答题节目、脱口秀节目。节目播出后,反响不错,收视率和美誉度都令节目主创者有些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5.
《康熙来了》是台湾的谈话性综艺节目,2004年1月5日于中天综合台开播,节目播出至今已8年。作为娱乐界节目的成功案例,《康熙来了》与它背后的创意策划息息相关:精准的受众定位、巧妙的主持搭配、用心的嘉宾选择以及符号的出彩点缀等,构建了这样一档红火的娱乐类谈话性节目。与此同时,节目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司思 《传媒》2019,(1):66-67
2016年起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互动音乐综艺节目《我想和你唱》,至2018年7月收官,该节目已连续成功推出三季。节目每期邀请明星歌手与素人合唱,以素人真人秀的方式呈现,并与新媒体K歌平台深度合作。获赞数最高的素人将有机会由线上走到线下,受邀到电视台参与节目,与明星同框合唱,从而形成一档全民互动参与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在综艺节目同质化发展的今天,节目似一股清流,以“明星+素人”跨越时空的合作为基础,让素人真正参与到演唱中来,为受众带来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  相似文献   

7.
陈宏坤 《视听界》2011,(5):49-51
6月8日晚,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新栏目《非常了得》,本文以第一期节目为样本,从节目主题、节目形态、节目技巧和节目效果四个方面解读该栏目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11日周五晚上8点半湖南卫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脱口秀节目《快乐2008》,拉开了湖南卫视2008年节目规划的序幕。这是湖南卫视与英国独立电视台(ITV)以及下属的格兰纳达节目制作公司合作的一档节目.所谓“合作”.是指湖南卫视从英国独立电视台购入风靡英伦三岛的脱口秀节目《周末晚大放送(Saturday Night Takeawav)的版权,后者提供相关的技术与人员支持,包括节目流程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创意,湖南卫视打造出中国版本的《大放送》。  相似文献   

9.
王琼 《新闻记者》2007,(3):54-56
英国电视节目一直以创新闻名,它的创新并非只依靠个人,而是有一套成熟的流程。下面以笔者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电视节目创新和创意”课程时设计的一档篮球节目为例,看看英国电视人是如何用其创新流程来开发一个节目创意的。1.The Brief(任务说明)  相似文献   

10.
1997年6月,由董浩担纲的一档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悄然登场,这档挑战智慧、测试才学的少儿节目被命名为《芝麻开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少儿科普栏目,《芝麻开门》从未有过大红大紫的经历,但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央视播出,算起来已有15年之久。这个栏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勾勒出当代中国少儿科普节目的面貌,即生存依靠台里扶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收视率竞争,逐渐陷入越来越大的生存困境。造成少儿科普节目陷入生存困境的因素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因之一是电视行业在近10年的飞速发展和扩张。以当今世界最大的传媒机构之一的BBC为例,当今已用43种语言向外广播,拥有9个数字电视频道和多套全球节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是以2010年朝阳广播电视台依托评书连播创办的一档文艺参与类节目《听评书中大奖》为基础而创作的一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老名牌评书节目是否能推陈出新展开论证,通过该节目创办两年的实践证明了:只有将好的创意在优秀主持人的实施下,老名牌节目也能推陈出新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殷俊  殷瑜 《今传媒》2007,(6):33-34
2006年3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一档全新栏目--"赢在中国",它创造性地融合了大型选拔赛、电视访谈、电视专题等节目形态到真人秀节目中,辅之以现场直播,贯穿"励志、创业"主题,在全国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13.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14.
李翔 《新闻通讯》2014,(1):16-18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源于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为电视荧屏创新热点,主要得益于节目在参与者选择、主题设计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创新。而面对加强版“限娱令”的到来,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生产方面必须要重视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有创意且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体验”,这样电视真人秀节目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作为一档原创校园纪实真人秀节目,强势接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因其独特的节目定位,全新的节目模式,新颖的节目创意,强大的制作团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本文拟从节目分析、文化意义的延伸和全媒体平台的互动传播三个方面,对该节目的成功之道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受众素养的逐步提高,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主持人的“自我”与“非我”在节目中的作用直接影响一档节目的好坏。一档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好的创意、构思、结构,而且有一位合适的、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难发现,近年来,一些收视(听)率高的广播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是与主持人的魅力和能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李翔 《传媒》2016,(4):69-71
近年来,明星真人秀节目扎堆出现,但是雷同的形态设计、简单的游戏比拼和空洞的节目价值遭受了观众的诟病.与此同时,一批以普通百姓为核心的素人真人秀节目也逐渐大放异彩,凭借着出色的节目创意、深刻的节目主题、动情的视听表达、极具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与共鸣.本文以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和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两档家庭装修类真人秀节目为例,探讨其在节目形态、内容表达、价值构建等方面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素人真人秀节目的创作模式与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白鸽 《声屏世界》2017,(5):33-35
2016年的节目市场上有超过30档以音乐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多档节目突出重围成为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新强档,由此可见音乐元素对大众的吸引依旧不减.从总体情形来看,之前几档突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在形式和参与元素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和突破,各种新媒介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各种辅助作用.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境况势必造成众多音乐综艺节目在未来一年内更加激烈地竞争,但新媒介及其功能的不断强大也正在为节目本身提供更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季 《视听界》2009,(4):106-107
《阿福聊斋》是无锡都市资讯频道的一档大型方言新闻杂志类节目,节目开办四年多,从最初的每周两档,每档10分钟,到现在每周七档,每档55分钟,节目内容不断充实,节目形式不断丰富,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名列无锡地区前茅,形成了节目稳定的收视群体,成为无锡一档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20.
上饶电视台少儿栏目《金色童年》是小观众及家长喜爱的一档节目,而活跃在荧屏上的小主持人是该档节目的一个亮点。他们活泼生动、自然大方的主持风格以及孩子的身份拉近了节目与小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更加贴近小观众.因此,小观众更爱看、更喜欢参与了,不少小主持人也成了校园里的小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