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路径的研究,并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视阈,在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传播基本内涵与必然性的基础上,指明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并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媒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具体路径,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丽 《出版广角》2018,(7):55-57
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图书出版的对外传播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加强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对"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部分项目,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图书出版传播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田龙过 《传媒》2018,(12):91-93
"一带一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基于国际关系共识,挖掘丝路历史记忆,在多元差异的价值体系中求同存异,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基础,也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依托"母题"和"原型"等世界性的话语形态、文化元素和叙事框架,搭建起价值传播的"共识"之基,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策略.有了这两个共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价值目标、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才能得到有机统一,才能伴随着"倡议"的落实实现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雪松 《传媒》2018,(8):54-56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顶层战略设计.自从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该倡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并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澳大利亚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但到目前为止,仍未与中国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笔者试图全面考察澳大利亚主流纸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建构情况,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超越了地域和时空的界限,传播到世界各地,备受尊奉,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探究儒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历程、传播现状和共性特点,对于探讨新时代下中华经典文化如何进行对外传播,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同和接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隽然 《东南传播》2015,(12):57-60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更是中国向世界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全球战略,为中国和非洲大陆的共同发展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给中国和非洲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也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给"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西方媒体给非洲民众灌输的"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必须提升在非洲的传播力,在传播理念上要尽量和西方国家进行区隔,淡化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着眼经济和民生发展,要遵循"中国方式"的传播理念来传播中国和非洲,要用发展的眼光报道"真实的中国"和"发展的非洲"。本文旨在探讨在"一带一路"这一全球战略下,中国该如何提升对中非文化差异的重视,吸取过往传播经验教训和西方成功的传播策略,为新时期中国在非洲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及构建有利于中非共同发展的话语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艳 《东南传播》2021,(4):9-12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下,提出的亚欧非经济合作发展倡议,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意在打造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在西方媒体的恶意渲染和炒作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个别地区还缺乏有效诠释和深入理解.共情传播兼具情感感染与价值理性,它以协助理解、引导参与为导向,应用于"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在破解传播困境,重塑国家间理解和信任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对外传播理念,共情传播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指向以文化敏感激发个体文化共情力、以空间视角叙事凝聚群体情感、以赋能公共交往汇聚共识的多维策略,这对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及实践转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多个国家纷纷响应。"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创造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关系和新安全框架,内外兼修,影响深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港澳特区融入国家全新发展大局提供了历史发展新机遇;以"一带一路"报道为契机,创新报道方式,加强议题设置,内合外联,多元传播,助推港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央台对港澳广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方格格 《传媒》2018,(1):70-73
本文以2016-2017年中外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从微观话语修辞手法、词频统计和话语风格等方面分析了外媒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和看法,从而了解该倡议在国际传播中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国外媒体普遍赞同"一带一路"道路正确性和可行的经济合作设想,但对其"共享性"存在一定程度上忧虑.  相似文献   

10.
张家翰  朱丹红 《东南传播》2021,(10):141-14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案,如何更好地宣传"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相关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问题,央视纪录片《一带一路》以独特的空间叙事手法,获得良好的口碑.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为视角,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三方面,分析《一带一路》中的空间叙事思路及其深层内涵.研究得出《一带一路》所用的空间并置的叙事手法以及"一体三面"的空间叙事逻辑,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领域中,空间线索下纪录片的创作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已成为带动国家和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要求从顶层设计层面上重视推进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文以福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为背景,阐述福建影视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在实施"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下深入推动福建影视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6,(4):41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和文化机构2016年4月18日在北京成立"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倡议打造文化精品,致力国际传播,共同弘扬丝路文化和精神,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在当天举行的"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五洲传播中心,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历史频道,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蒙古国国家公共电视台等17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各国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是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与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文化传播仍然面临困境,因此急需对文化传播路径与合作模式进行完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一带一路’网"中有关"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活动涉及议题以及参与地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作议题侧重经济领域,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重要传播内容;参与主体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了中日主流媒体关于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的报道框架,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云  曹金 《传媒》2021,(11)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光彩.中国声乐艺术印刻了传统文化的标记,体现了民族艺术创作者的非凡智慧,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助力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海外传播.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探讨了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阐释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预测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现状,提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该书重点突出、结构完整、理论性较强,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出版基金自2015年开始对以"一带一路"为选题的出版项目予以资助,持续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文化支持。本文从申报指南、立项数量、项目分布、项目所属学科以及资助项目热点等方面对2015-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一带一路"出版项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以"一带一路"为选题的出版项目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影艺术自诞生之初,就是作为娱乐大众的商品形式出现的,作为最具观众缘的类型电影之一的喜剧电影一直活跃于国内外电影市场。在"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外合拍电影在国家文化传播、表现和建构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试图在习近平文艺思想理论视角下,以两部中印合拍喜剧电影为案例,重点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外合拍喜剧电影如何通过文化符号与价值观的呈现来建构人文内涵进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梦,实现"放之四海而皆准",以期在科学的思维指导下进行影视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共创繁荣》公益广告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播出,意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文以《一带一路共创繁荣》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从整合传播营销和跨文化传播两个维度对该公益广告的内容创作及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公益广告的创作和传播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对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双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学术水平较低、办学实力较弱,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尚显不足,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和"英+汉"的单一教学模式更是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做好"英+汉"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现"1+1"的英汉双语模式到"N+1"多语种模式的拓展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