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访谈节目是一种清谈类的节目。这类节目要想锁住听众的耳朵,一靠选题要好,二靠立意要高,三靠对话精彩,四靠配角运用得当。配角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次要角色。广播访谈节目中的配角是指:与新闻主题的表现、发展与推进存在逻辑关系的次要角色。本文拟就黑龙江省新闻访谈类二等奖作品《传承手艺匠心归来》为例,浅析广播访谈节目中对配角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不断积累的广播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指引笔者找到答案: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呼唤记者型主持人.一、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是记者型主持人施展才能的最佳平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秦风热线》栏目是一档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它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以及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以嘉宾访谈的形式展开30分钟的讨论.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作为连接听众、传情达意的主导人 物,一言一词都会对节目、对听众产生 影响,所以主持人必须找准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3.
李宏 《中国广播》2014,(3):95-100
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杀·迷途》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网瘾背后》两个广播特写分别获得2013年、2010年亚广联奖新闻类大奖。这两个作品有许多共同点:一是都选择了青少年问题题材;二是都以广播特写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分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背后的原因;三是都从解决问题的立意出发采访、制作节目,都并给以希望,让听众从悲剧中感受到光亮。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作为节目架构的主要搭建者、文字和音频稿件的核实、删改和把关者、听众、记者和主持人的中间联络者,需要保持稳定、积极、符合新闻规律的心理状态.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广播新闻编辑的心理应该是媒体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细节之一,因此广播新闻编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需要摸索和寻求最佳的编辑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7.
昃昱 《新闻战线》2012,(3):24-26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城市零距离》,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打造的一档新闻类直播访谈节目。节目主要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就当前广受关注的政策、法规、民生需求等与听众直接沟通互动。节目独创"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8.
郭秀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 《法律直播室》、《海楠说农村》节目监制。她担任编辑、监制的《法律直播室》节目,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光荣称号,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1996--2000年全国广播影视系统'三五'普法先进集体";先后三次被浙江听众投票推选为"浙江电台名牌节目",连续四年被评选为"浙江电台品牌节目"。2003年又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栏目奖。她担任编辑、撰稿的广播新闻专题《一起因劳动争议而引发的特大纵火案》、《讨回清白》、《羊鸭之争》等六个节目,先后获得五个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一个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和一个全国对农节目一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第二届飘萍奖(人物)。  相似文献   

9.
陶然 《记者摇篮》2009,(7):99-99
近年来,有这样一些节目,每天吸引着无数人的倾听。这里有权威论述,有官民对话,更有百姓故事。形形色色的新闻当事人,从多侧面分析事实,全方位透视新闻,让听众在交流中分享喜悦和感动。这就是广播新闻访谈节目,抚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从2006年开办了一档30分钟的访谈节日《周日会客厅》,并获得辽宁省广播十佳栏目,这类节目为什么能够繁荣起来?这与节目营造的良好的情境和氛同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赵萱 《记者摇篮》2012,(12):53-54
近几年来,为增加栏目的信息量,很多电视台开办了以资讯为主的《新闻快报》或者叫《一句话新闻》小栏目,搜集整理国内外资讯,每天两三分钟,可以说这是个小编辑小制作的节目,但怎样把"小快报"做好、做强、做大,是每个编辑值得考虑的问题。每天发生的新闻很多,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新闻资讯中找到我们节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诗人陆游曾经写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句话用在广播现场直播节目的制作上,恰如其分。一档现场直播节目呈现在听众耳边的,可能如行云流水、珠圆玉润;但是,节目开始前和进行中,结构和内容或许一直在调整之中,这种调整与变化听众无法感受,却是成功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主要以2006年7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直播节目《穿越青藏高原》为例,分析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6篇广播访谈节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有3篇。这是访谈节目在国家级大奖评选中获得最多的一次。一档广播访谈节目要吸引听众无非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主题的选择、访谈对象的安排、提问方式和配乐的选择。主题的选择在访谈节目中尤为重要,它是节目的一根主线,所有内容和音乐的配置都要与主题搭配。在获奖的6篇作品中,并非都是重大题材,其中大部分是关注民生,以小见大的作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节目的时间有限性与信源提供相对无限性之间形成一种供需矛盾,将电影蒙太奇理念应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可作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尝试,通过对《60分钟》和改版后《新闻联播》联播快讯版块的分析,将新闻编辑从"聚合"阶段推进到"融合"阶段,并对蒙太奇理念应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可行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992大家帮》是河北电台交通频道一档具有鲜明创新意识和显著广播特色的新闻服务节目。创办于2011年1月1日,每天上午9:00~11:00播出,节目首创受众生成节目理念,通过"及时帮、应急帮、维权帮、公益帮"几种模式,传播"大家帮助大家"、"行动改变社会"精神,为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三年来,通过听众互助解决问题12000多个,通过舆论监督为听众解决问题3000多个,发起公益活动50多场,为有特殊需要的困难听众募集善款200多万元。节目创办以来共有十几件作品获得包括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奖项。  相似文献   

15.
打开电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咏乐会》和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还有深受大家喜欢的《鲁豫有约》等。而在郑州收听广播的听众,很少能够说出郑州本土的人物访谈节目。这是因为广播和电视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按广播规律用音响讲故事,以声音的魅力唤醒耳朵,直抵心灵"荣获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部作品展示了广播业者对声音的追求,值得学习借鉴。本文以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为样本,解读广播如何塑造听觉形象,为广播新闻提升节目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闻类广播节目作为广播的一种节目形态,一直以来多以严肃、方正的姿态示人.由于广播只能以声音作为传播介质,如何将新闻编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就成为新闻类广播节目是否被听众接受、接受多少的关键.修辞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对广播语言编辑的指导意义非凡.北京新闻广播《资讯早八点》是一档早高峰时段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对它的语言编辑既有广播新闻类节目的一般性规律,还要力求增进广播语言的美感,拉近广播节目与听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唐建满 《东南传播》2012,(3):107-108
电视新闻访谈作为电视工作的创新成果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种新闻栏目的重视,尤其是在民生新闻栏目中,这种形式则更经常的被采用。虽然,访谈有着吸引力强、可塑性高的优势,而且节目内容的深浅度也可根据需要灵活的把握。但是,由于很多实际问题的困扰,比如时长有限、主题严肃、内容枯燥等,让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操作难度很大,想做的"好看"并不容易。本文以福州电视台《民生面对面》"比学赶超跨越发展"—福州各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大型系列访谈节目为例,从节目策划、制作、受众角度分析了节目策划要点,探讨新闻访谈节目制作手法和创新技巧。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会客厅》节目是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一档直播新闻访谈节目。如何在访谈话题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间寻求最好的访谈效果,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策划、主持、制作节目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专题近些年来愈发受到听众的喜欢,当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众的视线时,专题类的新闻更加有针对性的被听众所选择。那如何选择好的广播新闻专题的素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采写和编辑,本文将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以及国家广电总局优秀新闻作品为例进行浅析广播新闻专题的采编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