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言稚语     
《家教指南》2007,(10):35-35
保证不丢失母亲对儿子说:"凡是重要的东西都应该锁在箱子里,才能保证不丢失。"儿子记住了这句话。过了几天,母亲要开箱取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操持着这个家,刚上中学的儿子也很懂事,从不让母亲为他的生活和学习操心。一天放学回来,儿子眉头紧锁,闷闷不乐,晚饭也没吃几口。细心的母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只有我一个人走,常常迟到!”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集锦     
正找气球汤姆:"您能用这个望远镜看到天上的每一样东西吗?"天文学家:"是的,我的孩子。"汤姆:"那么,请您帮个忙,看看我早上飞走的气球在什么地方呢?"不遗失母亲对儿子说:"凡是重要的东西都应该锁在箱子里,才能保险不遗失。"儿子记住了这句话。过了几天,母亲要开箱子取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儿子连忙说:"妈妈,钥匙在箱子里面呢!您说钥匙总该是重要的东西吧?所以我把它锁起来了,这样不是保险不会遗失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封在美国指导者频道播出的信,是一个儿子在2001年写给他母亲的。五年后,也就是2006年12月20日,他的母亲去世,人们在母亲放贵重物品的箱子里发现了这封信。信封上,母亲写着一句话:不要丢弃,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5.
吴念 《初中生》2012,(4):24-26
正她是香港著名的影、视、歌三栖明星。2010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后,她捧出一个箱子。这是父亲送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她说,她要把这礼物收藏一辈子,再传给儿子,还有孙子……其实,箱子里装的并非什么金银珠宝,而是父亲从2004  相似文献   

6.
四枚鸡蛋     
这是一个贫穷农民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辛辛苦苦地维持着生活,儿子也很懂事,从小就帮母亲下地干活。这天,儿子踉踉跄跄地从地里回来,母亲关切地问:“是不是病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妈,我不想种地了!咱们咋这么穷?连肚子都填不饱。”母亲沉默了,心想:咱们不种地,还能干什么?但看着儿子那失落的眼神,她一字一顿地说道:“是啊,孩子!咱们不该穷,是咱们没有改变命运的办法啊!”望着母亲,儿子吃惊得半天没有说话。母亲默默地摘下儿子那顶帽子,细心地抽打儿子身上的灰尘,然后慢慢地把篮子里的四枚鸡蛋一个个放进帽…  相似文献   

7.
母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每天早上天刚泛白便起来,洗衣做饭,利索地为家人准备好一切。不一会儿,父亲、儿子便会准时地从各自的房里出来。早餐后,父亲去工作,儿子去上学。出门前,母亲总是站在门前帮父亲理理衣衫,不忘说一句:"资料别忘带了!"然后转过身,对  相似文献   

8.
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在超市购物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那么,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儿子陷入了沉默。短暂的沉默之后,母亲插言道:"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课前欣赏MTV《北国之春》]师:上课。(师生问好)刚才我们欣赏了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现在,再来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一碗阳春面》。(投影演示课题及插图)这篇小说已经布置大家课前预习了,哪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生(1):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孩子的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大儿子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子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过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她刚结婚不久的时候,丈夫死了,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对儿子倾尽所有,总是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后来儿子大了,娶媳妇了,然而这个儿媳妇看婆婆极不顺眼,想尽一切办法虐待婆婆。终于有一次,儿媳妇挑拨丈夫要婆婆的心,儿子早已习惯对母亲予求予得,于是,他向母亲提出要她的心。可怜的母亲毅然开膛捧出自己的心。满心高兴的儿子捧着母亲的心一心想拿回去给媳妇,不料一块石头拌住了他,他重重地摔倒了。这时,传来了一个焦急而心疼的声音“孩子,你没摔疼吧!”原来是母亲那颗热平乎的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常常撕咬着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正在写作业,徐老师在一旁巡视。"梁风!"听到声音,大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拎着一箱物品出现在教室门口。原来是梁风同学的母亲来为儿子送生活用品了。徐老师示意梁风出去。梁风出去后接过箱子就催促母亲离开。可他的母亲仍然关心地叮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便就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着自己似乎也已成了一个小商人。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点事的报酬。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为取回生活用品20美分为把信件送往邮局20美分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20美分共计:60美分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晚…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那么,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母亲叫我把楼上的箱子拿下来。我站在楼梯口,看着手里笨重而结实的箱子,手一松,箱子便顺着楼梯鼓咚鼓咚地滚了下去。同时从客厅里传来拖鞋噼哩啪啦摩擦地板的声音,紧跟着是母亲的女高音:“当心点当心点!怎么了?怎么回事?”看见母亲拿着梳子披头散发地冲进来,惊慌失措地冲着滚下来的木箱大喊:“慢点!摔疼了没有?赶快揉……”母亲终于定了定神,疑惑的目光顺着楼梯向上移。四目相对的刹那,我竟莫名其妙地冲母亲微微一笑。母亲孩子似的拍着胸口大大松了一口气:“我的天!”然后气急败坏地冲我大喊:“死丫头!一天到晚吓人!”大…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爱的盛宴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成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已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  相似文献   

17.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回答:"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这位记者惊呆了,因为他想不到杜鲁门总统的母亲会这么说,从中他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博大胸  相似文献   

18.
王国军 《高中生》2008,(8):61-61
母亲带着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那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朝儿子笑,"不过你先等等。"女人早就准备好了,女人有恐高症,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儿子也笑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他们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中学,学生每…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抱母亲》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从标题来看,"抱"是一个很温暖的动作。"第一次"说明了"我"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是第一次爱的表达。母亲把我们抱大,我们却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这第一次的"抱"凝聚着"我"的歉意、愧疚以及感恩之心。课文先写母亲身体的"轻",再转到母亲用弱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