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创造性地用教材、做课程,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习惯。教育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顾菊 《甘肃教育》2014,(18):43-43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  相似文献   

3.
王跃 《考试周刊》2014,(31):32-32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与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教师也要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倡导个性化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用陈旧的观念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高萍 《考试周刊》2009,(45):57-58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课程改革将给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不要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  相似文献   

10.
徐莉 《宁夏教育》2007,(11):44-45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下面就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古玉凤 《学子》2013,(6):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培养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建设、应用和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又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实施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优势、作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优势分析信息技术环境是借助现代…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在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尽力让信息技术"装扮的"更像课程教学,而是要超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环境等条件性要素,从学生发展这一本质性要素出发来考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和路径。聚合和推送优质课程资源,解决课程资源匮乏及共享问题;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机分工,提升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中的贡献力;创建适合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为教与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环境支持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语文能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一、激活兴趣,主动参与1.创设情境,激活参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主动学习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是课改的前沿者和实践者,深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扼杀了语文教学的创新性,不会在今后课改教学中有生根的土壤了。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为主。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  相似文献   

17.
苑春霞 《新疆教育》2013,(7):158-158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班级授课,统一组织的教学环境下,语文个化学习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通过研究个化学习的"土壤""工具""内核""支撑""内驱"系统,构建语文个性化学习策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张善丽 《新疆教育》2013,(15):110-110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主要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与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重视个性化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那么如何在各学科中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呢?一、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为学生个性化学习铺路架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兼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