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的画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形式亦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既有传统技法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探索、研究、总结是为了促进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分支同样具有“意”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意”是工笔画的灵魂和生命,是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述。“意”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和深化。画家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和反复绘画实践,继承和发扬传统工笔技法,升华感受、提练形象,创作蕴涵深广。意境丰富的工笔作品。  相似文献   

3.
正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研究第一节工笔人物画的产生与发展概述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物画,并没有什么工笔和写意的区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绘画材料的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和技法愈来愈丰富,独立出许多画种,因此,技法风格产生了工笔画和意笔画。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早在先民制作的岩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已初露  相似文献   

4.
对工笔花鸟画的教学与研究,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工笔花鸟画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将西方的水彩画与水粉画表现技法溶入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教学之中,形成独具特色创作与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探索。通过整合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改良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措施,以形成现代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五代到清代,传承已逾千年,其样式与风貌,在历代大师手中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画中的瑰宝.本文注重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表现做以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李际科是著名的工笔画家。他画工笔尤着重于对“意”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存意”风格。他“好马成癖”,创作了许多既有深厚传统又有创意的中国画骏马图。他的画风高古、雅淡、清灵,绝不让繁复精细的技法淹没大格局的情趣和意境,从传统中来,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装饰意味。  相似文献   

7.
学过画画的同学都知道,不管是学西画的素描、色彩,还是中国画的工笔、写意,入门都要从“临摹”开始。掌握到一定的技法,知道别人是怎么画的了,才可以自己写生或创作。  相似文献   

8.
线型结构与色彩是工笔人物的基本结构。线型结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色彩在服务于线的前提下,更有自己的形式要求和美感。它们在“色不碍形,线不碍色”的合作之中共同形成了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线描结构和色彩结构的技法研究.对于学习工笔人物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笔花鸟画是古老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绘画之一,如何合理地安排课程设置和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学生能否学好工笔花鸟画的关键所在。工笔花鸟画的学习内容包括概述、白描勾勒练习、工笔临摹设色练习、花鸟写生、创作和展览评比六个方面。概述主要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概况、艺术特色、表现形式、技法演变和优秀作品欣赏及工具材料的性能和用途等,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白描勾勒练习通过摹写或对临白描花鸟画范本,主要是训练白描勾勒技法,解决好白描勾勒的用笔,用墨即用线造型的基本问题,并能领会白描艺术中线的气质、情感。本阶段是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要求完成白描作业四尺六开纸20-30幅。  相似文献   

10.
课型 技法课 课时 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介绍工笔人物画及绘画步骤,点出线造型的美,学生练习勾出线描稿。 教材分析:中国美术历史悠久,人物画成就璀璨,技法多样,学生无法在两个课时内掌握其精髓。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理解、欣赏、感受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美及其作画过程,而不是以“画”为主进行专业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绘画步骤。 3.使学生感受到线造型的美及其所反映的传统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均有所拓展。其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运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是结合当下工笔画艺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需要而进行多方位探索的根本途径。藉此摆脱工笔画在一般意义上"写实"、"工整"、"严谨"等思维模式的束缚,激活工笔人物画在当下艺术空间的顽强生命力,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以维吾尔族部分装饰艺术为例,结合其历史、宗教、族群文化心理等相关背景,从艺术材质的选择、图案经营设计及赋色偏好等三个层面,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论文认为,维吾尔族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感,体现出族群文化、西域本土与波斯、阿拉伯等外来艺术元素的融汇和谐,其边线清晰、赋色鲜明、繁密有序的图案组合,表达了他们对富丽堂皇、丰富细腻之美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民间美术和现代装饰绘画的关系,分析了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视觉思维、造型方式及色彩观念在现代装饰绘画中的体现,以及民间美术对现代装饰绘画艺术的渗透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晋南木版年画始于宋、金,盛于明、清,是木版年画的鼻祖。其内容所体现的历史脉络清晰,是一项完整的民间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商品式的民间美术,其内容通俗,形式实用,雅俗共赏,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晋南木版年画无论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包容了百家之长,传承了各类艺术之精华。如今,晋南木版年画更借鉴了现代多元化的艺术手段,拓宽了其实用功能,再次成为人们的新宠。  相似文献   

15.
剪纸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间艺术家的抒情诗,是我们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样式。本通过对剪纸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探讨了深藏其中的装饰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同一绘画体系下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其艺术理念与技法材料都应当是在同步发展的。可是工笔画发展到宋代这一文学艺术全盛之时,人物、花鸟、山水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不同,山水画因其表现对象特殊性导致与人物花鸟不同的技法与风格,但是同为勾线染色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却在造型法则上发展不平衡。花鸟画呈现出精致人微的高度写实的造型法则,而人物画是一种相对概括与提炼的装饰性的写实法则。二者同样生在“皇家”出自“院体”却出现了“同体不同法”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传统、各自的绘画理论、封建礼教的影响、题材的功能有所侧重、以及尺幅大小的几个方面原由使然。  相似文献   

17.
工笔重彩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周、秦、汉、唐的绘画深沉博大;魏、晋、隋、唐时代是工笔重彩画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宋、元文人画的兴起,明、清以来绘画的主流水墨至上。20世纪多元文化的交融,工笔画振兴;现代重彩画传承民族艺术之精神,借鉴西方绘画之手段,具有综合性、兼容性、装饰性的艺术追求及特征,使这一画种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闽浙木拱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其精致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中国装饰艺术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围绕闽浙木拱廊桥建筑装饰,运用图像学方法对其材质、工艺、构件、色彩、题材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装饰图像反映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系统研究木拱廊桥的装饰特征,对深入探究闽浙地区人文、民俗、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一定价值,也为研究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浚 《家教指南》2016,(5):63-70
筇竹寺五百罗汉人物造像,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飞灵神动的艺术性并非偶然,与杭州灵隐寺、四川宝光寺在姿势、形态、服饰、体量等都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传承过程中又不断创新,最终集夸张写意性、装饰民俗性、生动叙事性于一体。这些罗汉造像一反同时期五百罗汉造像的程式化风气,创造出自由多变、内外合一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美术造型属于独立的视觉符号系统,它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着人类原始的思维特点。民间美术深受民俗意识影响和心理制约,其采用直抒胸臆、自由时空、象征寓意、阴阳观念等方式别出心裁地传达主题思想。动态剪影造型法、装饰变形法、几何造型法和文字表现法这些多元的造型方式都有可以借鉴运用的地方,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