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夏有“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之举。颜师古注以为其地在中山国。根据大量文献记载分析,颜注显误,安民县与呼池苑之属地,不在西汉中山国,而在安定郡安定县,即今甘肃华亭县一带。呼池苑是《汉书·地理志》失载的边郡六牧师苑之一,王文涛《西汉“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属地考》一文认为“安定属巨鹿郡”的考证,因对史料引用和理解有误,故结论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2.
在老庄道家思想视野中,“以物观之”以道、物相互割裂为前提,是一种隔绝天地万物玄同关系、滞留于世界表相的思维方式;“以道观之”则以道、物融贯合一为基点,是一种提升到大道高度看待宇宙世界和天地万物的道性思维方式。“以道观之”思维方式从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本体与表相、人性与物性四个向度超越了“以物观之”思维方式,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学科领域思维方式的坚实思想基础,更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哲学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3.
■公盨铭之“■”即“遂”,为虞舜之后,两周时期旧地为今宁阳西北鹤山、伏山及周围地区的诸侯小国;遂公在遂即今宁阳铸造此盨,以缅怀大禹之事,载记祖宗之德,自勉和勉励后人在宁为崇德无悔之业,或有因其以大禹为遂人即今宁阳人的可能;“■”即“宁”为古地名,指今宁阳,“宁阳”之“宁”得名必在先秦西周之初或更早的商代,其本义为恭顺、安顺。由■公盨铭文结合古遂国在宁阳考证,“宁阳大禹”即宁阳为大禹故里和治水重地之一说值得认真关注。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中的“技艺”、“明智”与“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运动训练从操作角度看是“技艺”,而“技艺”又是“专项化”和“个体化”的;运动训练实践的智慧包含着“非理论的智慧”和“理论的智慧”;“非理论的智慧”即属于“明智”,唯“明智”达“技艺”,竞争和协作促进专业“明智”的发展,“理论的智慧”则达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体育智慧,提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一致的自然体育概念:“自然体育”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思想为终极依据、以“守自然之道,顺自然而动”为方法论原则、以“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为终极目的的体育观或体育形态。“自然体育”的方法论包括:运动负荷“自然”、运动动作“自然”、运动时机“自然”、运动心理“自然”等内容。“自然体育”概念的提出,能够充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多元化的体育社会提供一种本土化的体育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兴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但大体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刘勰为代表“物感说”。二是以宋樵为代表“声兴说”。两派论说的分歧集中在兴语是否与后文相关联。笔者认为兴的艺术功能涵盖两派论说的观点。即,两派的观点都是兴说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们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  相似文献   

7.
“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之相应而生的是大量的“解经文体”。在先秦时期,“解经文体”的阐释目的大多都是解经,但其阐释方式各有不同,因此构成了具有不同文体特征的“解经文体”。刘勰的文体研究方法对先秦解经文体“经传体”进行了研究:首先,“原始以表末”关注“传”的发展历程;其次,“释名以章义”阐释“传”的体名称;最后,“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结合具体“经传”体篇目并将其与“经说”“经解”两种先秦解经文体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创造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它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金钥匙,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因此作为开启人类智慧金钥匙之一的音符与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19世纪著名音乐家瓦格纳曾说:“音乐的最久远、最真正、最美满的机关,就是人们的歌声,音乐有了人的歌声,然后才得以永久地存在。”  相似文献   

9.
由一系列的考证可知,“赋”的本义即敛其所有,贡其所有,而不假于外,“赋比兴”、“断章赋诗”与“辞赋”之“赋”皆由此得名。所谓“断章赋诗”乃指一种不假于乐的吟读方式,它不仅不同于“歌”,而且与“诵”相较在与音乐的关系上也是更疏远的。前人常常认为它与音乐的关系较“诵”更密切,甚至完全把它与“歌”混为一谈,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动力之源,其动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新的时代,要实现“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要“作新民”,即必须完成“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途径与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医院也不例外。为提高医院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大医院加快了智慧医院建设步伐,将智慧医院作为医院信息化的重点建设目标。本文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首先对“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医院建设的背景进行概述,其次按照“智慧医院”建设需求,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阐述智慧医院建设的实践,最后就智慧医院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吉金”考     
“吉金”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很常见,是学术界对于商周以来的彝鼎之类古器物的统称。随着古代器物的不断出土和发现,在宋代发展成“吉金学”,各代学者一直在研究。对“吉金”一词本身的含义,多数人认为与“吉礼”有关,并释为“吉祥”之义。但通过古文字和文献的佐证,我们可以认为“吉金”一词中的“吉”应取其本义,即坚固之义。  相似文献   

13.
六、“有(无)……者”“有(无)……者”格式的“有(无)”,具有四种意义,即“含有(不含有)”、“存现(不存现)”、“具有(不具有)”、“设有(设无)”等四种意义。“有(无)……者”格式的“者”,在两种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即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的作用。“有(无)……者”格式,实际上包含“有……者”与“无……者”两种格式。四种意义的句子,一般都具有这两种格式,只有表“含有”意义而其“者”为表提顿语气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有关哲学的教科书上对认识的发展过程持有这样一种说法:“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是“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还是“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待”与“必须”两字之差别并不影响坚持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但“有待”两个字用在此句子中,对于认识的真正任务,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整个认识  相似文献   

15.
摘要: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在经历了“Education of the Physical”(即“针对身体的教育”)和“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即“通过身体的教育”)两种阶段后,目前出现了第三种解读和认识,即“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为探寻“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背后的教育理念、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等,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印证法等,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短语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解析,阐明了“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对人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等问题,最后总结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的意义与进步,并抛出了三种中译方式供后续研究者参考。研究揭示了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背景。解读出了在“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口号中蕴含的“全人教育”、关注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和理念。研究结果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理念设定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则在于:“人禽之辩”通过“共情”,彰显了人类可以跨越种族、肤色、国界、意识形态等,建立起彼此间的情感呼应和人性诉求;“义利之辩”则说明个体、群体与他者可以实现“共赢”,达到利益均衡与协调;“王霸之辩”则强调在多元世界的政治冲突中,各国之间应当立足构建和谐稳固的多边关系,将“王道”作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心统性情”说是朱子心体用说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心性说的实质所在。“心统性情”说虽然来自张载,但真正将其变成系统学说的是朱子。朱子曾说过,程颐的“性即理也”,张载的“心统性情”,这两句话“颠扑不破”。朱子之所以高度评价这两句话,是由于前者从心体上说性(理),表现了理性主义特征;后者从心之体用关系说性情,表现其情感特征。这两点真正体现了朱子心说的主要特征,即情感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然而,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收放”掌握不当,就很容易演变成“教师控”或“学生控”,这都是与课改理念的初衷相背离的。本文即从关注这两种现象出发,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反思课改过程中如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白毛毡”即李自成余部“忠贞营”部队。联明抗清入驻广西期间,因受南明党争影响及内部矛盾而两度分裂,分离之部转战楚粤界上,坚持抗清数载,最后汇合于大西军余部。“白毛毡”本义为“白毡帽”。“白毛毡”旧事可证大顺军联明抗清而称“忠贞”的历史事实,并可纠旧史家记述之偏。  相似文献   

20.
朱璟 《美育学刊》2021,(4):61-68
关于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研究者们已多有关注与探讨,但对于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国艺术对生命的尊养之功,却少有系统的论述。其实,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有以艺术来养护生命的思想观念与生活理念,即“游艺尊生”的价值观。先秦儒道二家在道的本体层面思考艺术与宇宙自然、人类生命的同根共生,其论说构成了“游艺尊生”的思想渊源。两汉魏晋以后,随着文士们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关注,他们越来越重视现实生活中身心状态的自得自足,类似表述构成了“游艺尊生”的主要话语。及至明代,随着参与养生的文人群体的扩大与养生需求的增加,高濂完成了把艺术物事融入养生专书的创举,标志着“游艺尊生”思想及内容建构的明确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