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对学生具有权力性影响力难以实现的影响作用。善用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应重视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开展轻松互动的教学模式;实行综合性教学评价;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提升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自觉自愿状态下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教师的品格、知识、能力、情感等综合因素产生的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对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就要提高人格素质,强化人格感召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扩大教师作用的空间,加强作用扩张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强化磁性吸引力;重视学生主体需要,强化贴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为了解当前初中教师非权力影响力了解与运用现状,课题组根据自身调查结果并分析得出,初中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因学校、教师不重视,各方主体投入不够导致其作用未充分发挥.针对于此,深入研究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切实提升教师的自觉意识、品格示范、情感投入、教学艺术、作用空间等方面的能力,以增强初中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及行为的能力。教师影响力则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改变学生心理及行为的能力,使学生能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就湖南省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余钦 《广西教育》2014,(39):106-107
高校辅导员传统的权力影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而高校辅导员的非权力影响力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则越来越强。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分析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育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者个体的影响力,一方面是权力影响力,是外在属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非权力影响力,是自然属性的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能将合法权力所具有的命令与遵丛关系转化为依赖、服从关系,将权力性影响力的那种强制力量转变为亲合的力量,从而使其广泛、持久地发挥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性格和行为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努力培养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教师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力分为两个方面,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属于辅导员自身的影响力,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通过内在渗透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诚服尊敬的心理基础上自觉地接受教育者的影响以改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做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需要注重培养非权力性影响力,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传统的权力影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而高校辅导员的非权力影响力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则越来越强。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分析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大学生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辅导员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应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升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以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为辅导员的成长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课堂权力是教师课堂管理权力,是课堂教师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的结合与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良好驾驭能力.提高教师影响力的策略是有效管理时间、让学生负责任、制定课堂规则和正确应用强化原则以及关爱的态度、可信性、一致性和坚持性.  相似文献   

11.
校长的威信不仅受职位赋予的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而且更受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不仅要充分运用职位赋予的合法权力,发挥权力的影响力,实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应善于发挥自己的品格、才能、学识和情感等方面构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与权力性影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校长要使自己的学校管理工作卓有成效、树立较高的威信,就要努力提高和增强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即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业务素养和身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大学生人格政治素养、道德素质成型的关键阶段,而高校辅导员能够通过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有效干预和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状态。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需要从辅导员人才选拔时期对质量就有严格的要求。辅导员要积极参与专业能力、情感智力的持续性培训,在增强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能力之外,也要持续增强思政理论阐释能力,维系学生管理时的理论底蕴。辅导员要发挥影响作用,则需要深入学生群体,利用亲和互动和榜样示范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教化,与思政教育形成合力,有效提高大学生对思政工作的认同度,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基于此,阐述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概念与组成要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及其发挥的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领导影响力是指能够有效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行为和心理的能力。从性质上看,可将其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者的辩证关系影响了领导影响力在领导实践中的效能。领导影响力的发挥可给领导活动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果,领导者应将非权力影响力和权力影响力有机结合,努力提升领导影响力,积极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理想状态的人格魅力是影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积极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权力影响力的有效补充,对搞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影响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主要指职务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包括品格、知识、能力、情感四个因素.教师的职务性影响力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对学生起到吸引、感染、导向、效仿等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增强教师影响力的关键.教师特别要注意发挥教师影响力的作用,以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和教育作用,分析制约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路径,包括加强理论修养,增强政治敏感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格影响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的是源自其政治素质、学识能力、人格魅力、心理素质、人文关怀、仪表形象等建立在学生崇敬和信服基础上的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相比,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效率,班主任应充分重视和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与管理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影响力一般分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大学专科、本科(非博士,硕士)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强大的内驱力。目前大学教育中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有弱化倾向,学生对教师非权力因素的关注呈增强趋势。大学教学及管理现状证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其非权力影响力,对提高大学教学管理效能具有向心力、吸引力、感召力、信服力。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越强,教学管理效能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校长对教师具有两类影响力,即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带有强制性,主要是由校长的职位、职务、资历等因素所产生的使教师必须服从的推动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影响力,由校长的人格、知识、才能等因素所产生的使教师自觉追随的吸引力。在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要素之中,“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是深刻而持久,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指导性、多因性和交互性特征.培养中学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有利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文章从教学过程、知识拓展和与师生情感互动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