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故事表演,是指将具体形象的文学作品(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与原创音乐相融合,以帮助幼儿体验音乐舞蹈作品,并通过创编动作和表演,充分表达对音乐舞蹈作品的理解。这种活动可以降低幼儿因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感,给幼儿学习音乐和舞蹈带来更大的快乐。一年来,我区幼儿园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初步总结了一些音乐故事表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点。  相似文献   

2.
音乐表演区活动是幼儿喜爱的区域游戏,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兴趣、活动表现与问题困难,调整活动的材料与目标,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引导,推进幼儿在表演活动中不断提升兴趣,帮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音乐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活动构成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幼儿园音乐活动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音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同时也获得情感教育上的陶冶。所以,音乐游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活动,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评论》2007,(1):146-147
幼儿期是幼儿音乐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园音乐表演区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启蒙和启智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音乐表演区域创设的探索。幼儿喜欢进行敲打,制造声音,创造出各种类型的节奏。他们经常是在有意或无意中把听过的歌曲完整准确地进行演唱,他们更乐于  相似文献   

5.
翁颖慧 《生活教育》2012,(16):86-87
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是幼儿学习音乐重要的途径之一,要让幼儿去快乐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创编音乐,和同伴相互合作、相互分享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的天空中快乐飞翔。  相似文献   

6.
郭颖 《家教世界》2023,(33):36-37
<正>由于音乐知识比较抽象,幼儿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教师结合具体的绘本故事,在故事中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最终形成内容丰富的绘本音乐剧。教师可以组织多元化绘本音乐剧活动,提升教学活动质量,激发幼儿的绘本表演兴趣,实现幼儿表演多元化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包括幼儿朗读、声乐、表演、形体塑造等,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按节奏仿编填充歌词。学习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2、根据仿编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和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所以我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游戏说明:幼儿在活动场地上任选一个位置站好,老师弹琴担任伴奏。音乐起,幼儿随音乐表演各种动作。老师从第三乐句开始,可选择适当时机停止伴奏,幼儿听到伴奏声停,应保持原来的表演姿势不动。此时,各种动作造型就像静止的万花筒,会引得大家发  相似文献   

10.
韵律活动是让幼儿听着音乐做有节奏的动作,教师常会用此活动方式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幼儿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和脱离幼儿实际生活的表演内容给了笔者深深的思考,这些与《纲要》中所要求的精神相吻合吗?于是,教学活动中,我对幼儿韵律活动进行了大胆尝试:即引导幼儿创编生活中的韵律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音乐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寓教于乐,让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之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欣赏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其动作的协调性,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在乐曲的节奏感上有创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倾听和欣赏音乐的习惯;能通过仿编、表演动作,理解、记忆歌词;在音乐活动中,能有节奏地进行律动表演。以达到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总体目标,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13.
教幼儿舞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幼儿跳舞时,教师常会因幼儿把握不准舞蹈动作而烦恼。我通过学习和实践,感到教师教幼儿舞蹈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要教好舞蹈,首先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如教幼儿跳《小木偶舞》前,我操作着术偶表演各种动作,并放起音乐,让幼儿在观看木偶表演的同时,对音乐表现的内容有初步的印象。幼儿看完表演后,我再次放音乐,鼓励幼儿学木偶表演,此时有很多幼儿伴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  相似文献   

14.
打击乐活动充分的结合了听觉,视觉,肢体运动使幼儿获得艺术体验,是发展幼儿音乐潜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对幼儿的素质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用幼儿熟悉的儿歌、有趣的图谱、音乐表演以及生活中的乐器来带入,寓教于乐,促进手、脑协调发展,提升音乐素养,促进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ABA的曲式结构。 2、幼儿大胆想象,用创编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小老鼠感冒及治感冒的情节和音乐。 3、幼儿能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六、表演与游戏参与程序举例简单的表演和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方式,让幼儿以这样的方式参与音乐欣赏,更容易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快乐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和获得音乐感的发展。当然,在这种活动中,感受音乐仍是第一重要的前题。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活动中要创设与乐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幼儿富有感情地表演,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使他们在"情""境"相融的教学环境中施展个性,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语言、动作、手势、表情)再现作品内容的创造性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的需要。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在表达上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尝试将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用整合的方式来呈现,能让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中和熟知的背景中,进一步体验音乐旋律的变化以及人物情绪等,实现音乐欣赏的真正价值,并能凭借表演游戏渗透美,在潜移默化、深入浅出的游戏中,萌发了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启蒙期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的,以及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即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乐一乐的过程中,让幼儿去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在客观接受和主动创造的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萌发幼儿去认识美、感觉美、表现美。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教师共分了三个领域,一步步将活动内容让幼儿自己主动接受,首先语言课中,教师根据音乐情节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狮王的一天》,结合本幼儿园近期举行的全园活动“阅读节”,幼儿主动要求根据故事内容表演童话剧,在分小组合作表演中,孩子们自然地根据故事情节配上了合适的动作。接着美术课中,教师根据音乐情节将故事分成六个层次,请幼儿小组合作绘画《狮王的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