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学是人学。在现实主义作家那里,这一命题便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尤其是典型人物的塑造上。美国当代美学家凯伦·马蒂森·赫斯博士在考查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时,运用几何抽象的方法,提出了“圆人物”(圆形人物)  相似文献   

2.
一“塑造人物是艺术家的一项重大任务”(阿·托尔斯泰语),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的方法和角度是各式各样、不拘一格的,或从政治经济角度,或从历史与现实交错角度,或从人情世态、伦理道德角度,或从文化心理角度……。老舍谈创作经验时说,他对他笔下的人物,“不是仅仅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而更主要的是“理会了他们的心态”(《老舍选集·自序》)。因此,从文化心态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是老舍把人写活的奥秘所在。面世于30年代中期的《骆驼祥子》,就是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写出罪恶社会怎样把一个人逼成“鬼”的过程,并且非常成功地塑造了有血肉之躯和复杂情感结构的人物形象,为新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几个不曾见过的角色。这些新角色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大都避免了性格的单一化倾向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也力求同中求异 ,各显千秋。高中教材选用的《阿Q正传》和《祝福》里的两个人物赵太爷与鲁四老爷的塑造就是如此。我们在分析这两个人物时 ,应该把握这一特点以免误解了鲁迅先生创作他们的真正意义。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 ,赵太爷与鲁四老爷的形象有着许多共同点。比如 ,在政治上他们都代表着反动的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老太爷的不准“革命”到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 ,就可以清楚看到他们极力维护着他们作为“人上人”的阶级地位之思想观念 ,骨子里他们又都是…  相似文献   

4.
在 20世纪的 60年代到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E· D· Hirsch和P· D· Juh1,以文本的含义就是作家的意图来捍卫作家的地位。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文学理论家坚持“作家已经死去”,代表人物是William·K·Wim-satt和Monroe·C·Bearlsley,他们的观点被称为“反意图论”。双方各执。端,展开论战,对我国的文学理论界产生不小的影响。该文主要是针对双方观点,分析他们的利弊,对于文学意义的解释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有几个是形影不离的“对”。除三对夫妻外,余者多是兄弟或叔侄等。这两两出现的人物,只有少数写得各有特色,例如张横、张顺,其余大多是模糊形象,读者很难区別出各自的面貌来。在这类人物中,有一对既非亲属,又各有特色,且性格特征呈对比状态,在众多人物形象中占居重要地位,这就是杨雄和石秀。  相似文献   

6.
亨德森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塑造的人物形象,他被称为是“具有优秀品质的荒谬的探索者”,在索尔·贝娄的“流浪汉”形象系列中,他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他以自愿流浪者的身份、骑士式使命和“优秀品质的荒谬探索者”这些特点使我们联系到了另一部西方文学经典——《堂吉诃德》中给我们塑造的经典人物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7.
种族歧视是美国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正是一部反映这个问题的小说。作品不仅揭露了种族歧视的各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个由种族歧视到种族融合的过程。这两方面 ,都赋予了小说非同寻常的意义 ,奠定了作者在美国文学史上“文学之父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彼涅金的婚事》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斯塔纽柯维奇(1843—1903)于189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彼涅金和拉伊莎的婚事为中心事件,从日常生活入手,成功地塑造了彼涅金和围绕在彼涅金周围的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一 构成《彼涅金的婚事》人物体系的主体,不是俄国文学中经常出现的贵族、资本家和小市民,而是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的市侩、官吏。他们不象资产者那样占有一定的资金和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它以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物见长,又以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情节取胜。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构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构了广阔多面的人生图画。阅读一本小说,你会有“观古今于须臾,笼天地于形内”之感,我们会随着主人公或叹惋,或哭泣,或欢笑,或无奈。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演义》的关羽形象,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在整个作品的肯定性的人物形象体系中,它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毛宗岗将诸葛亮、曹操和关羽,称作全书的“三奇”、“三绝”——说关羽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是“千古第一名将”。长期来,关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且“羽”字被避讳了,尊称为“关公”或“关云长”。在历代统治者的提倡下,关羽越来越升级,一直升到和称作“孔圣”、“宣圣”的孔子那样相提并论的“关圣”、“武圣”的地步。据徐珂《清稗类钞·戏剧  相似文献   

11.
小说写到今天,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大一统地位开始松动.在一些作品中,触发和丰富人们审美感知的不再仅仅是人物,氛围、意念、情调、文体等诸多因素都在借人物这个载体体现出自身的审美内涵,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说”。不过,“文学是人学”的观念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规律性价值。小说在近年的实验探索中既注重自身文本的建设,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对“人”这个斯芬克斯之迷的  相似文献   

12.
似作又不是作的人物形象“我”,在鲁迅短篇小说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丰富了短篇小说的人物画廊。分析这个人物,对于研究鲁迅及其短篇小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蕾 《语文学习》2023,(4):57-61
<正>2023年上海语文春考第一篇文言文选取了明代辛广恩的人物传记《董三齐传》,第19题为: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董三齐坚守原则这一品质,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5分)这是一道小的写作题,题干两句话,第一句说明人物短评的形式和写作意图,第二句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围绕人物形象的某一具体品质进行评论,要求考生能准确概括人物“坚守原则”这一具体品质的所有表现,在此基础上评论人物形象。这道题暗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文学鉴赏和第三单元的文学评点。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的传记文学名著,并且它还具有历史散文和文学散文的特色——无论是描摹人物,还是记叙史事、运用语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史记》创立了从写人物为中心去铺演历史的方法,即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这不仅系统地完整地描述了人物的一生,而且用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调和多样的表现手法,更充分更集中地刻化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可谓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它以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物见长,又以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情节取胜。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构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构了广阔多面的人生图画。阅读一本小说,你会有“观古今于须臾,笼天地于形内”之感,我们会随着主人公或叹惋,或哭泣,或欢笑,或无奈。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它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小说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古今中外,大凡优秀的小说。正是因为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而获得巨大的生命力。而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以及主题中,人物处于中心地位。语文教学中着眼“鉴赏典型人物”,既可以避免仅停留于情节表层的肤浅,又能为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综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作家的创作,几乎都有各自的突破口,都能选取自己熟悉的最佳角度,创造出一组乃至数组人物形象系列,再现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生活与斗争,给予了读者以思考、回味和鼓舞.而这一切,往往又都具有开拓性与首创精神,并且,影响与启迪了后代作家们.诸如:鲁迅小说中“发疯”的知识分子与愚昧无知的农民形象系列;郁达夫小说中惊风骇俗的“零余者”形象系列;老舍笔下的可悲可笑的北京市民形象系列…….他们使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学中的“硬汉”人物由来已久。“硬汉”人物的基本特征。各种类型的“硬汉”形象分析。海明威把“硬汉”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向光辉的顶点,《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文学中“硬汉”形象的稀有及其原由。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两个“硬汉”神话人物。“五四”运动后,我国现代文学中出现的“硬汉”人物。我国当代文学中,《迷人的海》中的老海碰子和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这两个老渔人“硬汉”的比较。“硬汉”人物在今后的文学发展中,其所占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今天我们研究这类人物的社会现实意义,文学上的价值和社会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厄纳斯特·海明威,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反战的士兵、反法西斯的战士、斗牛士、拳击手和渔夫等.虽然其人物年龄,性别,职业各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厄运,表现出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海明威塑造的这种艺术形象,已被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以硬汉形象所普遍接受.本文试图浅析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