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与军事     
海湾战争、印巴冲突、科索沃危机无一不牵动着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神经 ,同学们也时刻关注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战争是其中的焦点之一 ,那么化学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有何作用呢 ?让我们来看看军事武器中的化学知识 .一、武器的灵魂———火药火药最早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发明制造的 ,当初主要用于医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 ,火药有去湿气、除瘟疫、治疮藓的作用 ,从火药两字中的“药”字即可见一斑 ,后来火药传至欧洲才用于军事 .军事上黑火药的成分是 :75 %的硝酸钾 ,1 0 %的硫 ,1 5 %木炭 (有时火药也呈褐色 ,也叫褐火药 ) .黑火药极易剧烈燃烧…  相似文献   

2.
杨润平先生《中华造纸两千年》一书,作为华夏青年文化丛书之一种,1997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一本物质文化史专著,该书颇有独到之处.一、引经据典,考索造纸术的发明源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于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但据考古学家新发现的新疆罗布泊古纸残片推测,则始于西汉时期.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于是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被吵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散布“造纸术不是中国发明”的论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作者认真考索了造纸术发明的源头.首先,以《说文解字》中关于“纸”字的演化过程为其正身,肯定纸在汉代既已出现.认为东汉人许慎是虔诚的经学家,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他著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公认的最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57页称其为“满洲镶黄旗人”,《教师教学用书》第80页说她是“满洲正黄旗人”。据《二十六史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慈禧太后乃“满洲正黄旗人”。不敢确信,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又赫然写着慈禧太后“满洲镶蓝旗人”。一不做,二不休,查阅了《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上海辞书出版社),则为“满洲镶蓝旗(咸丰十一年十二月招入镶黄旗)人”。课本不知何据?慈禧太后究竟是满洲镶黄旗人?还是正黄旗人?抑或镶蓝旗人?$重庆市兼善中学@王坤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函授教育始于何时?据《辞海》(教育分册)云:“中国商务印书馆曾于1914年创设函授学社”,认为这是中国函授教育实施机构之起点。我们认为,中国函授教育应始于商务印书馆1910年创办的师范讲习社。  相似文献   

5.
“老人家”一词,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于对老年人和长辈的尊称,但是它并不是汉语的土产。 据《宗教词典》载,“老人家”一词是解释前中国伊斯兰门宦教徒对教主的一种尊称,是阿拉伯文“穆尔西德”一词的意译。它源于“道路(指修炼过程)”,意为“引路的人”。13世纪后期,伊斯兰教随着部分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迁居传入中国,并发生语言的融合。从此“穆尔西德”被译为“老人家”,出现在元代及以后的汉语和文学作品中。(摘自2000.4.28《中国剪报》)“老人家”来自何处?@永和  相似文献   

6.
“1、2、3、4、5、6、7、8、9”,谁都知道这是阿拉伯数字。不过,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印度人。古印度人发明了这套数学符号后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人将这套数字传入欧洲。于是,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故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炼丹术最早的国家。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炼丹术著作,就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据有关文献考证,中国的炼丹术始于秦汉之交,在唐代达到全盛时期。在7~9世纪传到阿拉伯。到了12世纪阿拉伯人的炼金术传入欧洲。众所周知,7世纪时产生了新的宗教——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作为思想武器,开始了征服运动,出现了连结东西方的阿拉伯大帝国。到了8世纪时,由于阿拉伯人的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  相似文献   

8.
按照数学界的惯例,我们常将第一个发表的某项数学成果冠以作者的大名,如“欧拉公式”。“哥德巴赫猜想”等等。然而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数学成果“张冠李戴”者也不在少数。现选取六例供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参考。例1 “阿拉伯数码”。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数码其实发源于印度。在公元1~2世纪婆罗门碑文与公元4世纪巴克沙里手稿上部可见到这种数码的雏形。经过几个世纪发展演变,这套数码在773年被印度天文学家带到中亚细亚阿拉伯一带。十二世纪意大利斐波那契在《算盘书》里将它们连同记数制介绍给欧洲,于是欧洲人以为这是阿拉伯人发明的,称之为阿拉伯  相似文献   

9.
《陈涉世家》中有句话:“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新编人教本初中语文教材却将这句话中的“九百”写成了“900”(见新编人教本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P197),我们认为,这样处理古文献中的数词是不慎重、不科学的。理由如下:一、中国古典文献中没有阿拉伯数字。清代以前的古文献中,涉及数字的概念是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甚至连标页码都不用阿拉伯数字,而是用汉字表示,这才与中国古代数字书写方式相符,是科学的。《史记》中就写成“九百”,采用的是古汉语的写法,是符合历史习惯的。二、阿拉伯数字是近代才从西方…  相似文献   

10.
答读者问     
问:今年的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和《教參》、均说唐诗人岑参是江陵人?樵摹洞呛!?文学分册)和《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均“南阳人”。而武大编《唐诗选注》和武汉教育学院编的《中国古代学作品选》又把二说并存,到底岑參是哪儿人呢? (周德旗) 答: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卷四·集部·岑嘉州集八卷:“参·南阳人·为文本曾孙”。查《  相似文献   

11.
提起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是由阿拉伯人首创,并被阿拉伯民族一直沿用。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实际上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的首都巴格达.把带来的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阿拉伯国王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不加思索”这一成语,好多人认为它用错了,是“不假思索”之误,如朱旗先生的《“不假思索”与“不加考虑”》(见《语文知识》1991年第8期)、《“不假思索”能作“不加思索”吗?》(见《语文月刊》1996年第5期)、朱兆功先生的《是“不假思索”,不是“不加思索”》(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视野     
汉字起源种种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源于何时呢?据战国时期的《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人因此认为结绳是汉文字的起源,一切文字由“ ”繁衍而出。但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字源始于八卦。而我国古代最通行的说法是“仓颉造字”,这在战国末年就已经在学者中广为流传;据考仓颉是传说中炎帝、黄帝时候的人。根据这些说法,汉字当起源于上古时代。  相似文献   

14.
《邯郸大学学报》2010,(3):63-63
据中发协字[2010]32号文件《关于表彰“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的决定》,我院在2010年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1项金奖、3项铜奖、3项优秀奖,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版)第5册第7课《发问的精神》里,有这么一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我也在很多文章里见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看见壶盖被蒸汽顶开而研究蒸汽”的句子。看来这些文章的作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但我们的历史课本《世界历史》上却说“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世界史通俗演义》上也写着“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人类的故事》一书写道,“一位格拉斯哥机器制造者詹姆斯·瓦特改造了纽科门的发明”。这些都说明瓦特并没有发…  相似文献   

16.
赵州桥建于何时 ?历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大体上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认为建于隋炀帝在位期间 ( 6 0 5 -6 16年 ) ;二是《中国赵州桥》和《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均标为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 ( 5 91-5 99年 ) ;三是 1991年中美两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在赵州桥建立铜牌纪念碑和石刻卧碑 ,把建桥年代标为“公元 5 95 -6 0 5年” ;四是《中国土木百科词典》认为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 (公元 6 0 5 -6 17年 )”。1994年 7月 ,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中国赵州桥志》 ,对于建桥准确年代 ,当时我还没有考证清楚。事后 ,经过六年的书海查寻 ,在宋代…  相似文献   

17.
公元5世纪至11世纪,欧洲处于黑暗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数学和数学家可言.直到菲波那契诞生,欧洲数学才出现了希望之光.菲波那契(1170?——1250?),出生在意大利的商业中心比萨城.其父莱昂纳多·邦那乔在此经商,以后又担任海关管理人员.所以菲波那契又被人们称为“比萨的莱昂纳多”.他从年轻时起,就常随父亲到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各地活动,以后又单独到埃及、希腊和叙利亚等地旅行,接触到阿拉伯和东方数学文化,学到了经过阿拉伯人改造过的印度数码及其计算方法.1202年,他从东方游历回来不久,发表了著名的《算法之书》(以前曾被误译成《算盘书》.该书封面上即印有九个印度—阿拉伯数码,并说:加上阿拉伯人称作“零”的符号0,就能写出任何数.以后他又著《实用几何》(1220年)、《象限仪书》(1225年)等数学书.他的这些数学著作,成为以后200年中欧洲人学习数学的主要教材,使得印度—阿拉伯的数码及其算法,推广到整个欧洲,逐渐改变了欧洲数学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你有没想过,和你在网络上聊天一年多的“朋友”竟是一台机器?或者说只是一段网络程序?据英国广播公司、《苏格兰人报》报道,英国科学家设计发明了一个在线聊天机器人,它名叫“乔治”。乔治是如此聪明,以致于许多和它进行网络聊天的人都误将它当成一个“真人”。据悉,网络聊天机  相似文献   

19.
在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传到中国后,中国数字深感后生可畏,担心地问:"你们是谁?是从哪里来的?"阿拉伯数字回答道:"我们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你们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相似文献   

20.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59页说:“小说《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曾将阿拉伯国家称做“天方之国”,西方国家也有将本书译作《阿拉伯之夜》,因此,20世纪初,我国有人据西文将本书译作《天方夜谭》,这个译名与《一千零一夜》之名一直同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