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新闻的标题写得好或丑,效果大不一样。近从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曰:“43岁女子卖淫供儿女上大学”,说的是“1月11日在福建永安市南门某出租屋内发现一具半裸女尸,死者是一个约43岁的女子,据称在卖淫过程中遇害”,“据警方介绍,遇害女子卖淫收入,主要是为了养育在泉州一大学念书的女儿,以及尚在念小学的儿子”。看了如此标题觉得有些不自在,究其原因,就在于太“裸”了!如此“裸”,就把事情的实质——“被害”舍弃了,突出的是“卖淫供儿女上学”。如此“裸”,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展示给读者的只有丑恶现象!有的读者说,标题如此露骨,这让死…  相似文献   

2.
一条新闻的标题写得好丑,新闻效果不大一样。怎样给新闻写个好标题.无疑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近年来。笔者发现一些见诸纸媒的新闻标题往往让读者觉得不是滋味,个中原因虽然有许多,但突出的一个便是因为标题“裸”得离了谱!近从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曰:“43岁女子卖淫供儿女上大学”。  相似文献   

3.
近来,网络词语"给力"成为许多报纸追逐的一个热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1月11日全国有约十家报纸的标题中出现"给力".笔者经常阅读的一家报纸,接二连三在标题中用"给力",有一天竞有两个大标题中出现"给力".如此赶时髦滥用一个词语,"不给力"!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张在网上蹿红的照片,几天内不胫而走,引发同友的热烈围观.照片上的主人公是武汉一位50岁出头的供电抢修工,脖子紧贴着脏水,在摸索水底出故障的电绳.网友不吝美誉,素切地称他"彪悍抢修哥".7月29日,"抢修哥"赢得了我们"国台"的致敬,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报道形式是"新闻特写",标题是<致敬,抢修哥>,播出时间长达2分14秒.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身处基层的通讯员,谁都想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采写出几篇"带响"的作品,业内通称为抓"活鱼".而能否抓"活鱼"不抓"死鱼",就得看自己有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的敏感强,能在平凡中发现惊奇,而新闻敏感差,遇到新闻却"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6.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8):83-83
新闻标题既来自新闻,又对新闻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脍炙人口的标题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记忆犹新。而文体新闻的标题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样需要精心调动一些细节性的"小"技巧,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标题来。一个文体版面是否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标题制作的成败。标题制作得法、得当,就可以在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兴趣;相反,标题制作得失败,就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来谈如何从"小"处着手做出文体新闻的"大"标题。  相似文献   

7.
"与众不同,乃众所求."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新闻事件要新,同时要求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要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享受同样的新闻资源时,要做到"与众不同".<牡丹晚报>常常要求记者"要做菏泽最好的新闻".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运作过程中,在"策划"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生活闲暇减少,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对媒体上的每一条新闻都从头到尾地阅读,而是先看新闻的标题,标题有吸引力,读者就会往下看,反之则弃之一边.这就是"读题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新闻媒体要想赢得读者,就必须在标题制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刘同江 《青年记者》2007,(21):64-64
《郑州晚报》10月12日刊登了一则新闻《从五楼撵到大街上,把他赶下出租车,把他逼进建筑工地(引题)弱女子追得持刀撬门贼哭着求饶(主题)追赶途中歹徒摔倒,双手摁在刀刃上,鲜血淋漓(副题)》,说的是郑州一名女子对撬门贼穷追猛打并终于将其送进警察局的事迹,从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这名女子勇敢、坚韧,和一见歹徒就花容失色、不知所措、任人摆布、委曲求全、忍气吞声的弱女子形象实在画不上等号。可作者不仅在标题上用"弱女子"来形容故事主人公,而且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弱女子不可欺!"这很有点措辞不当,其背后则是僵化的思维定势和错误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报纸的眼睛。《说文解字》曰:题,额也;目,眼睛。眼睛是否闪现灵气,是给予受众的第一印象。 新闻标题是根据新闻事实对主题思想提炼浓缩后,以最简捷明快和生动形象的文字,给新闻稿件起的名字。 自述标题是以最简洁的"关键词"直接浓缩新闻事实和主题,而为新闻稿件起的名字。在体现"准确"、"鲜明"和"生动"这3个要件上,突出强调的是"准确",但也十分强调"鲜明"和"生动",从而问世了许多凝聚着记者和编辑的智慧,迸发着人类思维灵感的"幽默标题"。 一、"幽默标题"与一般标题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把真实性比作新闻的"里子",那么艺术性就可以看作是新闻的"面子".许多论著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阐述已经比较全面而且科学,在此笔者想对新时期电视新闻的"面子"--艺术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标题做得更"抢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题要抢眼,就要求编辑的眼光有穿透力,能够洞察稿件的"新闻眼",把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体现在标题上。巧用修辞,使标题生动传神在标题中运用修辞要正确使用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准确表达新闻主旨,力求把标题做得简约鲜明,出神入化,言虽尽而意无穷。如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 (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 (主)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副)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 (《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 主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做得可  相似文献   

13.
"看标题就知道不是中国的新闻",这是一位网友在一条新闻后边的留言.新闻的标题是--<男子外出旅游故意遗落相机 考验他人诚信>,边上还有一行小字说明:最终相机回到手中.  相似文献   

14.
张耀祥 《传媒》1999,(3):29-30,21
标题在报纸新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是读者选择新闻的向导、阅读理解新闻的纲要,而且是满足读者扩大新闻信息需求的"浓缩铀".制作得当的标题往往就是新闻的主题和"眼睛".鉴于标题在报纸新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尤其是编者必须花苦功下气力,构筑能对读者产生巨大视觉中击力的"核反应堆".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素材中寻找新闻点,并将新闻点做到标题中去,这是每一位编辑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但是,最近几年,有一个热词成为一些媒体人,特别是一些新媒体人在做标题时最强调的,那就是"爆点",所谓的"爆点"就是能使新闻刊播之后能够"像炸弹一样嘭的一声爆炸"的新闻元素.除此之外,还有"矛盾点"敏感点",甚至还有生造新闻点.这些标题手法频繁使用是产生"标题党"现象的主要原因,也影响到新闻的品位、价值,甚至导致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6.
苏进跃 《今传媒》2007,(3):25-25
新闻阅评是一门艺术,其最大的艺术性就在于对度的把握.所谓"度",从哲学上分析,就是客观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界限,也就是说,当量变达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新闻阅评中的"度",就是新闻阅评的"界限",也即"分寸".阅评意见如果达不到这个"界限",就会"不到位".阅评意见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过了火".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读者拿到报纸,总是先看标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目的、印象、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进一步阅读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报纸编辑人员总是煞费苦心地制作标题,以吸引读者、影响读者和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求得更好的宣传效果.由于标题在报纸上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它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制作标题的功夫,也被称为一种"艺术".一、标题的种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角度,本是新闻写作的"老生常谈".正因为是老话题,才有必要"常谈",才更显得重要.缘由在于:现实生活千差万别,决定了新闻事实千姿百态,报道角度也必然千变万化.但是,不管怎么"变",总有规律可循.拙文想探讨巧选角度能出新的"门道".  相似文献   

19.
一、引号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在"读题时代"的今天,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尤为重要.在新闻标题的写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引号.引号的合理使用,既可以点亮新闻的"眼睛",又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睛". 首先,新闻标题的引号,使引用部分成为标题中相对集中的重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去集中理解标题,并进入正文.  相似文献   

20.
最近媒体上又有沸沸扬扬的"郭晶晶耍大牌".新闻,是说世界杯女子单人三米板决赛获得亚军的郭晶晶,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耍大牌",忙着为一件小玉器穿绳,忽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